對於(yu) 北京今年24萬(wan) 輛的限牌令,汽車業(ye) 內(nei) 表露出了擔憂,認為(wei) 如果全國大中城市都效仿北京做法,汽車產(chan) 業(ye) 將會(hui) 遭受重創。
業(ye) 內(nei) 擔心全國效仿
在新政頒布前,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就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議書(shu) ,對北京出台限製上牌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中汽協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董揚透露,中汽協主要是代表全國各大汽車廠家提出的建議,因為(wei) 汽車廠家擔心一旦北京實施總量限製,交通也存在擁堵問題的廣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可能會(hui) 效仿,而這些城市都是廠家銷售的主力城市,會(hui) 對汽車廠家的發展形成致命打擊。
東(dong) 風日產(chan) 副總經理任勇曾擔憂地表示,北京限牌的政策如果長期執行下去,或者被其他城市效仿,將對汽車工業(ye) 造成巨大的打擊。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秘書(shu) 長付於(yu) 武認為(wei) ,北京雖有350萬(wan) 輛車,但人均保有量遠不及其他國際大都市;中央政府鼓勵擴大內(nei) 需,而汽車是促進消費結構調整的最好商品,因此出台限製措施要慎重。
近日,廣州傳(chuan) 出擬征收擁堵費的消息,浙江則傳(chuan) 出呼籲限購的聲音。浙江省政協委員周建橋提交《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建議》,建議限製不納稅、偷稅、漏稅的居民購車,同時提高購車門檻,“隻有企業(ye) 或年納稅5萬(wan) 元以上的個(ge) 人才有購車資格。”
限牌之後出現消費缺口
目前,限牌對於(yu) 北京的直接經濟影響已經出現。豐(feng) 台區統計局相關(guan) 負責人日前表示,2010年豐(feng) 台區全區的消費品零售額是711億(yi) 元,其中的55%也就是將近400億(yi) 元來自於(yu) 汽車消費,隨著限牌令發布,初步估計今年豐(feng) 台區消費品零售額受到的影響可能在200億(yi) 元左右。
據介紹,截至去年年底,豐(feng) 台區具一定規模的汽車銷售企業(ye) 有103家。限牌令出台第二天,豐(feng) 台區統計局在103家企業(ye) 中選取21家企業(ye) 進行調查走訪,這些企業(ye) 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目前經過初步測算,約有50%的企業(ye) 受到波及。
近日,在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上,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長吉林表示,限製購車將是一項長期措施,而實施汽車“限購令”將給北京帶來500億(yi) 至600億(yi) 元的消費缺口,急需通過其他消費方式填補。
建議經銷商向服務轉型
與(yu) 上述觀點相比,流通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羅磊顯得較為(wei) 樂(le) 觀,“今年新車限牌24萬(wan) 輛,加上二手車置換新車數量,我預計新車銷量會(hui) 有50萬(wan) 輛左右。以北京按450家4S店計算,每家店的年銷量有1100輛左右,這個(ge) 數量還是能讓經銷商生存得很好的,不至於(yu) 直接導致經銷商倒閉。如果真出現問題,就是這些經銷商的經營本身有問題。前兩(liang) 年的情況那麽(me) 好,也有一些經銷商虧(kui) 損。”
羅磊認為(wei) ,不需要太過擔心,但如果不及時拿出應對的策略來,市場生存能力不強的經銷商的確會(hui) 麵臨(lin) 大考驗。因此經銷商必須要進行轉型,從(cong) 資源型企業(ye) 向服務型企業(ye) 轉型。“即使沒有這個(ge) 限牌政策,明年一係列刺激政策會(hui) 逐漸退出,車市經過高速增長之後,也會(hui) 回歸正常。以前經銷商的盈利模式是賣新車,現在這種模式難以維持了,必須要向服務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