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鋼貿業淪為騙貸圈地行業

“鋼貿行業(ye) 基本上每年都會(hui) 有幾筆比較大的壞賬,不乏上億(yi) 元的。但監管部門統計的鋼貿業(ye) 壞賬率很低。這不僅(jin) 因為(wei) 聯保和拆東(dong) 牆補西牆,更是因為(wei) 一般的大額壞賬,可以最終轉變為(wei) 政府債(zhai) 務。到了政府這個(ge) 層麵上,基本沒有解決(jue) 不了的問題。現在,企業(ye) 都懂這個(ge) 套路,融資能力越大,越牛。所以這些壞賬就在圈子裏自行消解。還沒等大家知道,就已經被人們(men) 忘記了。”上海某鋼材貿易企業(ye) 主王良(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據上海市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鋼鐵貿易商會(hui) (以下簡稱上海鋼貿商會(hui) )統計,上海有1萬(wan) 2千多家鋼貿企業(ye) ,是全國最大的鋼貿商聚集地。鋼貿產(chan) 業(ye) 2009年對上海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貢獻度近3%,同時每年為(wei) 上海的財政收入提供3.4%的增值稅貢獻和12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是上海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

上海銀監局在2009年對滬上幾家銀行調研後的推算是,鋼材貨壓業(ye) 務約占上海地區信貸總額的3%,而鋼材貨物抵押融資在鋼貿商們(men) 看來是最不劃算的方式。他們(men) 更願意組成聯保體(ti) 向銀行融資。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保守估算,每年有上千億(yi) 元資金流向上海的鋼貿行業(ye) 。但巨額的信貸資金很大一部分被挪作他用:炒股、囤地、炒期貨,甚至放高利貸。上海鋼貿行業(ye) 日漸淪為(wei) 騙貸、圈地的空殼化行業(ye) 。

這注定是一場危險的遊戲。

兩(liang) 億(yi) 元巨虧(kui) 藏風險

某股份製銀行信貸員張毅(化名)介紹,上海的鋼貿圈裏以四個(ge) 地方的商人為(wei) 主:福建人、溫州人、浙江(除溫州外的其他地區)人和上海人。其中,福建人占到了80%以上,福建鋼貿商又以福建周寧人最多。他們(men) 是最早從(cong) 事鋼貿行業(ye) 、積累資本最多的群體(ti) ,也是信貸資金挪用情況最嚴(yan) 重、風險最大的群體(ti) 。

張毅介紹,2010年曾發生過一起鋼貿企業(ye) 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炒期貨,巨虧(kui) 2億(yi) 多元的事件。

上海宏冶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宏冶)注冊(ce) 資金5000萬(wan) 元,年銷售額超10億(yi) 元。圈子裏的人都知道,宏冶的實際控製人是繆文、繆武、繆全三兄弟,福建人,據傳(chuan) 身家上億(yi) 。

單靠鋼材貿易,企業(ye) 已經很難盈利。和越來越多的福建鋼貿商一樣,繆氏兄弟開始參與(yu) 鋼材期貨交易。但2010年鋼材現貨、期貨市場始終如“溫吞水”般不見起色。許多鋼貿老板反映,賺錢的時間隻有3個(ge) 月,有6個(ge) 月都在賠錢,另外3個(ge) 月不賠不賺沒事情做。而棉花、橡膠等大宗商品則上演了一輪強勢上漲的行情。於(yu) 是,繆氏兄弟開始涉足自己並不熟悉的領域——棉花和橡膠期貨。從(cong) 最初的小打小鬧,到後來大進大出,繆氏兄弟在期貨市場投入的資金約有2000萬(wan) 。在棉花期價(jia) 最頂峰時的賬麵浮盈估計高達億(yi) 元。

到了2010年11月中旬,連續上漲近10個(ge) 月的棉花期貨價(jia) 格突然下跌。並且經曆了長達一周之久的暴跌。繆氏兄弟被深度套牢,期貨賬戶上的浮虧(kui) 達2億(yi) 多元。

巨虧(kui) 後,宏冶的庫存、銀行賬號和一切能質押的資產(chan) 被全部凍結,企業(ye) 主一度消失。宏冶陷入極度困境。

事發後,為(wei) 了保持福建鋼貿商的信譽,讓他們(men) 能繼續從(cong) 銀行借錢,福建周寧商會(hui) 出資約5000萬(wan) 元,再加上變賣宏冶的鋼材存貨、擔保公司拆借等,銀行的貸款基本被還上。因為(wei) 最終沒差銀行的錢,所以這起“壞賬事件”作為(wei) 秘密,被銀行和鋼貿業(ye) 者保守著。

張毅介紹,作為(wei) 專(zhuan) 注鋼貿行業(ye) 的信貸員,他接觸的幾乎所有的鋼貿公司都在參與(yu) 鋼材期貨和電子盤交易。保守估計上海的1萬(wan) 2千家鋼貿企業(ye) 中有一半以上,也就是至少五六千家在從(cong) 事鋼材期貨、電子盤交易。目前,上海鋼材電子交易市場已經有了斯迪爾、大宗、歐浦等近十家。

“現在隻出現了宏冶一家巨虧(kui) ,還可以騰挪一下,將來如果同時有幾家巨虧(kui) 呢?”張毅覺得宏冶的事情一點都不意外。他認為(wei) 風險才剛剛暴露。“我們(men) 銀行對這部分風險比較了解。但是新進入上海市場的中小銀行,剛開始為(wei) 了把存貸款規模做上去,肯定會(hui) 從(cong) 鋼貿行業(ye) 開始的。”

挪用貸款成通病

除了炒期貨、電子盤,信貸資金還被福建鋼貿商們(men) 大規模挪用於(yu) 投資房地產(chan) ,甚至放高利貸。上海鋼貿商會(hui) 相關(guan) 人士介紹,周寧人自稱兩(liang) 個(ge) 業(ye) 務做得最好,一個(ge) 是金融,另一個(ge) 是鋼材市場。

在金融方麵,上海有80多家擔保公司,其中有30多家,即將近40%是周寧鋼貿商開的。這些擔保公司不僅(jin) 為(wei) 鋼貿母公司提供融資擔保,還用從(cong) 銀行借來的錢放高利貸。由於(yu) 小型房產(chan) 開發商資金緊張,同時能承受比較高的資金成本,鋼貿商的高利貸通常就放給了這部分客戶。

地產(chan) 方麵,周寧鋼貿商以建鋼材市場為(wei) 名圈地,一下子就是幾百畝(mu) 。兩(liang) 三年之後土地升值了,但鋼材買(mai) 賣如預計的那樣難以為(wei) 繼,鋼材市場就順理成章地轉為(wei) 商業(ye) 地產(chan) 。周寧人通過圈地、囤地、轉賣,收益率可以達到100%甚至更高。而且,周寧鋼貿商以鋼材市場為(wei) 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拿了錢以後就做短貸,做拆借,再到其他的地方建市場,如此滾動。

周寧商會(hui) 會(hui) 長周培建在公開場合表示,近年來福建周寧人先後在全國各地創建了150多家鋼材市場,經營鋼貿企業(ye) 近兩(liang) 萬(wan) 家。

“鋼材又不是生活必需品,鋼材市場根本沒必要像菜場那樣到處都是。他們(men) 的目的是炒地。”鋼貿商會(hui) 相關(guan) 人士指出。

近兩(liang) 年來,福建的鋼貿商們(men) 還大手筆投資房地產(chan) 和金融股權。上海市聯合產(chan) 權交易市場某會(hui) 員單位負責人許成誌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代理的一個(ge) 房產(chan) 項目,四套商業(ye) 房產(chan) 及地下車位競拍底價(jia) 近2200萬(wan) 元。“三個(ge) 受讓方中有兩(liang) 個(ge) 是福建周寧的鋼鐵老板,最後也是被他們(men) 拿下的。我手頭現在還代理一個(ge) 福建資金舉(ju) 牌200萬(wan) 股的國泰君安股份的項目。”

“這些金融、地產(chan) 股權還可以抵押給銀行。比如他們(men) 花1000萬(wan) 買(mai) 了這些股權,再把股權重新評估後抵押給銀行拿回800萬(wan) 。而他們(men) 買(mai) 股權所花的1000萬(wan) 可能就有一部分是銀行資金。”許成誌分析。

可見,大規模投資金融、地產(chan) 股權不僅(jin) 不影響這些鋼貿企業(ye) 的現金流。而且這部分投資會(hui) 給他們(men) 帶來超額收益:金融、地產(chan) 股權都有上市預期,每年還可以得到數目不少的分紅;商業(ye) 地產(chan) 有租金收益,加價(jia) 轉賣的利潤也很高。

收購了金融、地產(chan) 股權後,鋼貿商們(men) 的資產(chan) 組合會(hui) 更符合銀行要求,以便貸出更多的錢。

因為(wei) 貿易額大,貸款需求大,報表又符合銀行貸款審批的要求,大型鋼貿商的貸款項目銀行都歡迎。某大型鋼貿企業(ye) 的業(ye) 務負責人透露,某股份製銀行的信貸員基本上每個(ge) 月都會(hui) 到大型鋼貿企業(ye) 一次,追著他們(men) 放貸,甚至還會(hui) 把企業(ye) 的報表帶回去“潤色”。

對鋼貿商挪用信貸資金的做法,很多銀行都是心知肚明,但依然爭(zheng) 相放貸。“因為(wei) 量大,業(ye) 績好完成。”上海某地方性銀行公司金融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而且他並不認為(wei) 挪用信貸資金有什麽(me) 問題。

“首先,逐利是資本的屬性,什麽(me) 賺錢投資什麽(me) 這很正常。其次,鋼貿商用銀行的錢投資房地產(chan) 銀行可能還更放心,尤其是大型鋼貿商。因為(wei) 除了銀行的錢,他們(men) 自己也要出錢的。所以他們(men) 的投資會(hui) 很慎重,虧(kui) 損的概率就會(hui) 減小。”這位金融專(zhuan) 業(ye) 人士的說法有點出人意料。

弄虛作假潛規則

王良並不避諱自己不算光彩的發家史。

王良的企業(ye) 從(cong) 虛假注冊(ce) 開始。他介紹,市場上有提供從(cong) 虛假注冊(ce) 到驗資一條龍服務的公司。隻要花2.5萬(wan) 元左右,就能“注冊(ce) ”一家注冊(ce) 資本為(wei) 100萬(wan) 元的企業(ye) 。要想讓自己皮包公司的注冊(ce) 資金從(cong) 100萬(wan) 元增加到600萬(wan) 元,也隻要花1.3萬(wan) 元左右。

當這些虛假注冊(ce) 的鋼貿企業(ye) 成立之後,就會(hui) 通過親(qin) 戚朋友的渠道,“借來”鋼材出售。有了資金再購進鋼材轉賣。貿易額達到一定規模後,可以把鋼材抵押給銀行,貸出資金。這些鋼材不僅(jin) 可能被多次抵押,而且買(mai) 賣雙方相互開票、虛假貿易的情況時有發生。

“不少鋼貿企業(ye) 都是這樣從(cong) 小做大的。而且鋼貿企業(ye) 裏初中文化程度的業(ye) 務員做個(ge) 幾年,都會(hui) 按照這個(ge) 套路自己開公司。” 王良說。他也是從(cong) 最初的業(ye) 務員開始,四五年後有了自己的鋼貿企業(ye) ,現在已經購房置業(ye) 身家幾百萬(wan) 了。

但王良覺得自己發家的速度在圈子裏算是慢的。“最大的障礙在於(yu) 不是福建人。”王良大笑。上海的福建鋼貿商可以說是一個(ge) 非常嚴(yan) 密的圈子,外人很難進入。“我幹鋼材貿易這行已經有七八年了,卻始終沒法進入福建人的圈子——他們(men) 和我稱兄道弟,但是不會(hui) 借錢給我。福建鋼貿商又細分為(wei) 周寧、寧德兩(liang) 個(ge) 圈子,這兩(liang) 個(ge) 圈子甚至都不相互借貸。”

實際上很多來自周寧、寧德的鋼貿商都是家族企業(ye) 。父子的公司之間、兄弟姐妹的公司之間都會(hui) 相互聯保。圈子裏熟識的同鄉(xiang) 也會(hui) 彼此合作欺騙銀行,聯保形同虛設。

當鋼貿企業(ye) 做大之後,往往會(hui) 在名下成立名目繁多的子公司,例如房產(chan) 中介、擔保公司、物流公司等等。當鋼貿母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這些子公司可以很方便地提供擔保。子公司與(yu) 母公司之間相互擔保、互通資金,很難監控信貸資金的真實流向和用途。

可見,由於(yu) 上述弄虛作假行為(wei) ,銀行的信貸資金基本上得不到抵押物的有效擔保。但這並不影響大型鋼貿企業(ye) 的融資。

據一家年貿易額60億(yi) 元左右的大型鋼貿公司業(ye) 務負責人介紹,他們(men) 從(cong) 銀行得到的8000萬(wan) 貸款1月份就會(hui) 陸續到賬。盡管這家大型鋼貿商2010年的鋼貿業(ye) 務賠了500多萬(wan) 。“我們(men) 拿了錢主要是投資商鋪。”該人士透露。這家大型鋼貿企業(ye) 甚至沒有專(zhuan) 職財務人員,而是外聘的。

王良介紹,財務不實、財務造假現象在鋼貿企業(ye) 中相當普遍。鋼貿企業(ye) 甚至直接把財務報表等交給銀行,讓銀行按照貸款要求隨意製作。但這些財務不實的鋼貿企業(ye) 提供給銀行的財務報表恰恰是最規範、最合乎銀行要求的。“這個(ge) 現象有點諷刺。”

他總結,在這個(ge) 圈子裏發家無外乎兩(liang) 條規律:借銀行的錢賺錢;不能欠銀行的錢不還。

因此,每年年底鋼貿企業(ye) 都會(hui) 拆東(dong) 牆補西牆把銀行的錢還上:如果年底鋼價(jia) 剛好上漲了,則把一部分存貨賣掉,還錢給銀行;如果不巧鋼價(jia) 比自己的進價(jia) 便宜,就要把鋼材先押給“托盤公司”,借出資金先還上銀行貸款。等年初銀行的貸款一到,再把貨“贖”回來。所謂的“托盤公司”就是市場上名目繁多的投資公司、谘詢公司、擔保公司之類。

規範管理待建立

曾經在擔保公司供職四年的袁一鳴沒有想到自己會(hui) 在鋼貿這個(ge) 行當因膽怯而退出。而他擔任某鋼貿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隻有兩(liang) 年。

兩(liang) 年的時間觀察下來,袁一鳴覺得鋼貿行業(ye) 正在快速積累巨大的金融風險:鋼鐵的真實需求不足。鋼貿企業(ye) 從(cong) 銀行借來的錢都是短期貸款,但放出去的高利貸相對期限較長,且以投向房地產(chan) 為(wei) 主。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而王良甚至清醒地意識到,總有一天這個(ge) 行業(ye) 的金融風險會(hui) 爆發;總有一天銀行會(hui) 關(guan) 上向鋼貿企業(ye) 放貸款的大門。他也發覺一些曾經在鋼貿行業(ye) 上投入很多精力的銀行已經開始遠離鋼貿,轉而關(guan) 注其他行業(ye) 。但他也同樣堅信資本追逐利潤的能力。“到那個(ge) 時候我們(men) 可能已經找到了更好的生存模式。”王良仍然安心地經營著他的鋼貿企業(ye) ,騰挪著他所有的資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上海鋼貿界專(zhuan) 家則指出,目前鋼貿行業(ye) 裏基本沒有國有企業(ye) 參與(yu) ,是市場化比較充分的行業(ye) 。但這個(ge) 行業(ye) 沒有被恰當重視,從(cong) 而沒有規範管理,使這個(ge) 行業(ye) 的風險不斷積累。

該人士介紹,全國一年有6億(yi) 噸的鋼產(chan) 量,其中有將近四分之一在上海銷售。如果以4000元/噸的價(jia) 格估算,上海每年的鋼鐵銷售額在4000-6000億(yi) 元左右。而且這隻是一次性銷售的價(jia) 值。除了餐飲之外,單品能實現這麽(me) 大產(chan) 值的行業(ye) 是屈指可數的,所以從(cong) 政府、社會(hui) 層麵,都應當重視這個(ge) 行業(ye) 。

但這個(ge) 行業(ye) 現在基本處於(yu) 管理欠缺狀態。目前我國有三、四十家省、市級以上鋼鐵貿易或者鋼鐵流通商會(hui) 。但是全國工商聯下麵並沒有鋼鐵貿易商會(hui)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hui) 、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hui) 也都不管這個(ge) 行業(ye) 。這就導致沒有全國統一的鋼貿行業(ye) 規範,行業(ye) 裏出了問題沒有說話的地方。上海有鋼貿商會(hui) ,是全國成立最早的,規模最大的。但是也沒有相應政府部門與(yu) 之對口溝通。

為(wei) 了從(cong) 根本上防範鋼貿行業(ye) 金融風險的爆發,該人士認為(wei) ,應從(cong) 兩(liang) 方麵著手。首先從(cong) 政府層麵應當製定切實可行的扶植中小企業(ye) 的基本法。比如規定政府對中小企業(ye) 促進采取什麽(me) 樣的方式,銀行怎樣參與(yu) ,比例多少等等。要有合適的中小企業(ye) 法規,讓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ye) 在正確的法規指引下進行正常的信貸和金融活動。其次,要建立全國性的鋼貿商會(hui) ,設定企業(ye) 準入門檻,進行人員培訓,實現行業(ye) 自律。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與(yu) 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指出,鋼材電子盤比鋼材期貨的起步還要早,也為(wei) 鋼材期貨的推出積累了有益的經驗。目前鋼材電子盤和鋼材期貨的品種不同,有一定的互補性。而電子盤能有這樣強大的生命力、如此廣的參與(yu) 度,本身就說明市場是有真實需求的。

但參與(yu) 鋼材電子盤交易無疑是有風險的。首先,我國對於(yu) 鋼材電子盤交易沒有統一的監管法規,也沒有監管部門。其次,上海鋼材電子交易市場有了七八家,有些超大型鋼貿企業(ye) 還在躍躍欲試建立電子交易市場,這本身就說明沒有監管的市場存在無序競爭(zheng) ,而無序競爭(zheng) 會(hui) 破壞市場。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