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不認為(wei) 現在是一個(ge) 惡性競爭(zheng) 的市場,成長性依然是有的。”代銷手機矽膠套的上海乘通數碼公司一位員工說。蘋果有自己的3年、5年計劃,作為(wei) 配件商,應該與(yu) 其是共贏的。
蘋果靠自己的拉風產(chan) 品iphoness、ipads最近幾年大賺特賺,與(yu) 此同時一些傍蘋果生存的配件廠商、渠道及分銷商也跟著喝到了味道鮮美的頭啖湯。
酷瑪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公司一位管理層王先生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當2009年11月酷瑪特進軍(jun) iphoness配件行業(ye) 時,真沒想到這個(ge) 市場會(hui) 這麽(me) 大。”該公司做的是iphoness矽膠套這門生意,他們(men) 發現這一項就有上百億(yi) 元的市場空間。
原先酷瑪特是做硬盤盒、底座、USB連接線等電腦外設產(chan) 品,2009年蘋果iphoness 3全球麵市後,酷瑪特決(jue) 定投資研發適合iphoness 3的矽膠套、皮套、外殼。當時,將觸角從(cong) 其他領域伸入矽膠套產(chan) 業(ye) 的還有總部設在美國的怡敏信公司(Imation),他們(men) 主要從(cong) 事蘋果產(chan) 品的安保、音頻播放擴展、設備充電等業(ye) 務,但2010年同樣也有矽膠套上市。
以目前媒體(ti) 公布的數字看,iphoness銷量已突破9000萬(wan) 台,保守估計中國占比約10%,即900萬(wan) 台。市麵上現在流行的很多矽膠套其實是委托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企業(ye) 來生產(chan) 的,按30元/個(ge) 的價(jia) 位保守估計,相關(guan) 企業(ye) 就有百億(yi) 元左右的市場空間。這還沒有算上200萬(wan) 台銷量的ipads矽膠套市場。
“在蘋果手機的外殼配件領域,我們(men) 會(hui) 把矽膠套分在軟材類型裏,另一種PTU清水套也屬於(yu) 軟性材料,但要比矽膠產(chan) 品硬一點,硬材主要是生產(chan) 一些色彩鮮亮的硬殼等。”手機配件商Moshi的內(nei) 部人士付先生表示,軟材產(chan) 品在香港、廣東(dong) 、福建一帶極為(wei) 暢銷,而硬殼類則在華東(dong) 地區較流行,“矽膠套、皮套以及其他配件都在2010年創出了驚人的銷售額增長幅度,相比2009年增幅高達100%以上。而矽膠套可能還要更高一些。”
酷瑪特的王先生也表示,現在公司其他產(chan) 品銷量遠遠不及蘋果矽膠套、皮套等,其中矽膠套大約占公司去年數億(yi) 元銷售額中的20%,2011年預計還會(hui) 增長。
對酷瑪特這樣一個(ge) 產(chan) 業(ye) 新進入者來說,如何定價(jia) 是關(guan) 鍵。
目前大陸市場能看到的矽膠套分為(wei) 幾類,100到300元以上的屬高檔,30元到100元的屬於(yu) 中檔,此外一些雜牌、無牌貨遍布大街小巷。酷瑪特的矽膠套定位在18元到30元。
一位銷售商告訴記者,他曾做過一個(ge) 實驗:把兩(liang) 隻很便宜的手機分別套上30元和100元左右的矽膠套,讓其空中落體(ti) ,兩(liang) 者都把手機保護得很好。一家數碼旗艦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高價(jia) 位的產(chan) 品確實有暴利,“矽膠並不是一個(ge) 非常稀缺、昂貴的原材料。可以說,一個(ge) 100元甚至更高價(jia) 格的矽膠套,應有100%到300%甚至更高利潤,而渠道商、分銷商的利潤在30%左右。”
不過,作為(wei) 生產(chan) 商的付先生認為(wei) ,中高低檔產(chan) 品的差距還是有的,比如模具不同,決(jue) 定矽膠套外觀的精細程度,而選材、顏色搭配、耐用程度等方麵,高檔貨也更有優(you) 勢。有些設計出眾(zhong) 的產(chan) 品,還可以防止刮痕和灰塵入侵。
不管掙多掙少,總之跟定蘋果,就有利可圖。這些配件廠商們(men) 今年最關(guan) 注的是,蘋果何時推出iphoness、ipads新品。2010年6月蘋果宣布售賣iphoness 4時,酷瑪特就忙著為(wei) 新手機準備新裝了,不到2個(ge) 月皮套、矽膠套、支架等全係列產(chan) 品就全麵上市。此外酷瑪特也計劃今年展開大規模的分銷商招募計劃,實行配送、服務一體(ti) 化,一開始公司不會(hui) 設立什麽(me) 門檻,但隨後將采取“賽馬”形式,根據銷量實行末位淘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