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或許會(hui) 因身在歐洲或美國之外而感到慶幸。經濟狀況改善與(yu) 資產(chan) 需求旺盛,表明印度政府的未來減債(zhai) 計劃已不再包含“嚴(yan) 厲削減開支”一項。
近期印度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增,原因是該國的煤炭巨頭Coal India對部分股權進行了私有化。該公司的首次公開招股(IPO)規模創下印度之最,更令人對今後的資產(chan) 出售翹首以待。這會(hui) 帶來讓政府或投資者皆大歡喜的結果嗎?
2010年,股市收益或因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增長前景暗淡而受影響,但印度股市的需求卻熱火朝天。海外投資者2010年為(wei) 印度股市注入290億(yi) 美元 ,創曆史新高。
這股資金流中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Coal India等此前由政府擁有的企業(ye) 集團。印度政府在去年11月出售該公司10%的股份,募集資金超出預期的1520億(yi) 盧比(34億(yi) 美元)。股票發行獲15倍超額認購,成為(wei) 印度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招股,上市首日該股一路勁升,超出發行價(jia) 40%,為(wei) 投資者獻上大禮。
Coal India掌控著世界第二大能源市場中82%的煤產(chan) 量。該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煤炭企業(ye) ,擁有471座礦山,雇傭(yong) 員工達397138人,每年產(chan) 煤4.6億(yi) 噸。看到這一串統計數字,也就無怪乎此輪售股會(hui) 引起各方如此大的興(xing) 趣。
Coal India的目標市場雖為(wei) 國內(nei) 發電商,但該公司仍不斷尋求國際機遇。印度國內(nei) 能源需求有增無減,預計到2030年以前需求量將翻兩(liang) 番。為(wei) 應對這一情況,Coal India已著手研究收購澳大利亞(ya) 、印度尼西亞(ya) 和美國境內(nei) 五座煤礦的可行性。公司主席Partha Bhattacharyya表示:“我們(men) 擁有充裕的資金和龐大的國內(nei) 市場” 。
該公司快速開展盡職審查程序,並開價(jia) 10億(yi) 美元收購美國煤礦巨子Massey Energy旗下公司Sidney Complex。Sidney業(ye) 務包括八座地下礦山和一個(ge) 選煤廠,此項收購無疑能為(wei) Coal India的產(chan) 量“錦上添花”。
2010年,政府將資產(chan) 出售納入赤字削減計劃,力求將赤字從(cong) 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6.9%降低至5.5%。然而,Coal India、Power Grid Corp. of India和Shipping Corp. of India等數家公司獲得的實際售價(jia) 遠超預期。僅(jin) 這三家公司就為(wei) 印度政府賺取淨收入2410億(yi) 盧比(54億(yi) 美元)——其減赤目標的60%。
2010年首發上市的國營企業(ye) 上市後表現都相當不錯,這為(wei) 隨後幾個(ge) 月另外七家國營企業(ye) 的上市奠定了穩固的需求基礎。日後類似Coal India的成功神話再現,在2011年初國民經濟核算結束後,政府財政會(hui) 有很大改觀。
減少政府債(zhai) 務屬明智之舉(ju) ,但印度國內(nei) 的長期投資者更希望看到出售所得收益用到實處,而不是落進政府官員的腰包。基礎設施發展亟待各方關(guan) 注——約40%的印度人用不上電,而由於(yu) 飲用水不幹淨,每年有近40萬(wan) 名兒(er) 童死於(yu) 水致疾病。印度政府承諾在2012年以前實現全國通電,而這需要對現有產(chan) 能進行大規模升級。
然而,印度是幸運的,因為(wei) 該國擁有良好的待售資產(chan) 以及來自海外投資者的穩健需求,為(wei) 其增長注資。
市場對印度資產(chan) 的熱捧從(cong) 2010年盧比對美元升值便可見一斑,這也為(wei) 各家公司(如Coal India)帶來進一步優(you) 勢,即其可以較低的價(jia) 格購買(mai) 美國資產(chan) 。貨幣升值也提升了印度國內(nei) 11億(yi) 消費者的購買(mai) 力,他們(men) 在刺激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