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手機“吸費”灰色產業將受整治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日前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整治手機“吸費”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及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加強監督管理,關(guan) 鍵要嚴(yan) 格規範手機內(nei) 置軟件,增值業(ye) 務不得製作、使用、提供各類“吸費”軟件,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用戶合法權益。

由於(yu) 手機“吸費”陷阱的存在,不少用戶在不知不覺中遭受了話費損失。此次聯合下發《通知》,對手機“吸費”進行整治,業(ye) 內(nei) 認為(wei) ,這次“來勢凶猛”的整治首次上升到全國性,工作涉及到手機“吸費”灰色鏈條上幾乎所有相關(guan) 主體(ti) ,將有助於(yu) 保護消費者利益。

灰色鏈條相互勾結

記者從(cong) 河南省工商部門了解到,手機“吸費”手段有三種:一是發來短信提示有增值業(ye) 務,但未經用戶二次確認即訂製成功,用戶被“強行訂製”、“強行消費”;二是隻要開機、關(guan) 機或者無意中碰到某個(ge) 鍵盤,手機就產(chan) 生費用;三是手機內(nei) 置定時發送程序,定時向外撥打電話或發送信息,扣除費用。

要說整治手機“吸費”的規定從(cong) 來就沒有停止過,早在2006年,原信息產(chan) 業(ye) 部就要求用戶服務申請後,需要進“二次確認”,可是並沒有從(cong) 根本上得到清除,甚至“吸費陷阱”越來越多。

河南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相關(guan) 人員表示:一方麵,手機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對增值業(ye) 務的需求程度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市場,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參與(yu) 者,另一方麵通信運營商在扣費監督管理方麵存在漏洞,未嚴(yan) 格按二次確認扣費的規定扣費。

中國通信業(ye) 知名觀察家項立剛認為(wei) :“之所以產(chan) 生吸費,主要原因在於(yu) 一些內(nei) 容服務商、應用服務商和手機廠商形成利益合作關(guan) 係,形成了一個(ge) 利益鏈。‘後門’內(nei) 置軟件被植入手機當中,消費者一開機,或者調用某個(ge) 軟件,就會(hui) 產(chan) 生費用。”

查源頭抓元凶

手機“吸費”,吸掉的不僅(jin) 是消費者的資費,還吸掉人們(men) 的安全感、信任感。

手機“吸費”陷阱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先進,從(cong) “暗阱”變為(wei) “明阱”,可是多年來從(cong) 沒見哪個(ge) 運營商為(wei) 此受到處罰,也沒見哪個(ge) 負責人受到查處。

2010年9月17日,就曾有過“吸費”問題整治情況的報道,聲稱“所抽查的增值業(ye) 務99%收費正常,整體(ti) 情況良好”,有知情者卻稱:運營商底下的人和手機廠商勾結得太厲害,隻有那些沒有關(guan) 係、不知道抽查消息的才會(hui) 被查出來。也就是說,運營商乃至相關(guan) 職能部門裏的“內(nei) 鬼”,讓一次又一次的整治行動都撲了空。

項立剛表示:“廠商和服務商真正要想把‘獵物’捕到手,最終實現還得經過通信運營商,通信運營商如果不幫忙扣費,縱然就是埋下再多‘陷阱’也無濟於(yu) 事。如果‘元凶’不揪出來,不僅(jin) ‘吸費’者可以與(yu) 工信部門打遊擊,而且其他各種違法、違規行為(wei) 都可以輕易地逃避打擊。”

整治焦點

《通知》對手機內(nei) 置軟件提出了新要求:手機生產(chan) 商在申請進網許可時要提交芯片商、軟件開發商及軟件版本等信息備查。工信部將對手機內(nei) 置信息進行抽查,發現問題的企業(ye) 將嚴(yan) 肅處理。

手機廠商也就是通過在芯片和軟件上的“後門”進行肆無忌憚地扣費。

其實工信部非常重視手機“後門”內(nei) 置軟件吸費的現象,每年都會(hui) 對一些地市的山寨手機進行抽查。此次整治的重心就是手機的內(nei) 附軟件。

河南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相關(guan) 人員表示:手機內(nei) 附軟件處置好了,也就不會(hui) 存在手機亂(luan) 扣費現象,這需要相關(guan) 部門的密切配合,對手機生產(chan) 商、軟件運營商、通信運營商加強監管力度,各自清查自己的環節,各自負起各自的責任。

“還應當加重處罰違規企業(ye) 力度,鼓勵用戶舉(ju) 報,實行舉(ju) 報有獎。”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

河南省國基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樂(le) 表示:“從(cong) 目前看,服務提供商違規受罰後利益所得遠大於(yu) 受損等現象,手機付費業(ye) 務屬於(yu) 新興(xing) 市場,還處於(yu) 初級發展階段,存在相關(guan) 立法缺失、欺詐認定過程複雜、同時服務商違規成本過低等一係列問題,形成用戶不易察覺、維權流程複雜。”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