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風投“加碼”現代農業

事實上,多利農(nong) 莊似乎已經更進一步,目前正在積極發展“物聯網農(nong) 業(ye) 應用示範基地”,即用信息化技術將土壤監測、自動灌溉、冷鏈物流、產(chan) 品溯源等環節高度整合,張同貴介紹,這也是新農(nong) 業(ye) 的一個(ge) 主要方向。

農(nong) 業(ye) 部副部長陳曉華日前透露,目前全國各類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組織總數達到25萬(wan) 個(ge) ,帶動農(nong) 戶1.07億(yi) 戶。他認為(w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在推進工業(ye) 化城鎮化與(yu) 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中蘊藏著新機遇。值得注意的是,嗅覺靈敏的風投機構早已紛紛加大力度挖掘可投資的農(nong) 業(ye) 項目。鬆禾資本投資副總監徐立新與(yu) 多利農(nong) 莊總經理張同貴接受本報采訪時,都認為(wei) 中國新農(nong) 業(ye) 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體(ti) 製障礙漸除 農(nong) 業(ye) 發展加速

在徐立新看來,風投對於(yu) 農(nong) 業(ye) 領域的關(guan) 注其實早已有之,之前的例子就有雙匯和蒙牛,還有聖農(nong) 發展[35.05 -0.43%],而近來農(nong) 業(ye) 投資漸入佳境,與(yu) 政策等配套機製的逐漸成形密不可分。“農(nong) 業(ye) 需要大投入,對資金規模有較高的要求,而之前很多配套的東(dong) 西還沒有成熟,比如基建、土地流轉等,現在這些內(nei) 容已經逐漸成熟,而且風投方麵的資金量這些年也有很大的增長,所以農(nong) 業(ye) 投資必定會(hui) 越來越熱。”徐立新對記者如此表示。

翻查去年以來的業(ye) 界動態,證實了徐立新的上述觀點。事實上,近年來黑石、KKR等國際知名風投機構都在考察農(nong) 業(ye) 項目,而就在去年年底聯想控股總裁柳傳(chuan) 誌就表示,聯想控股以後的方向是要做“大農(nong) 業(ye) 體(ti) 係”。去年鬆禾資本投資了超過10個(ge) 項目,其中一半資金在新農(nong) 業(ye) 和節能環保領域。徐立新告訴記者,並非隻有鬆禾資本才有這樣的比例,業(ye) 內(nei) 同行業(ye) 都在投資農(nong) 業(ye) 項目。

而作為(wei) 在業(ye) 內(nei) 耕耘多年的企業(ye) ,多利農(nong) 莊張同貴對政策扶持的積極效果似乎體(ti) 會(hui) 更深,“政府連續七個(ge) ‘一號文件’聚焦農(nong) 業(ye) ,打破了很多體(ti) 製上的瓶頸,必將帶來農(nong) 業(ye) 的大發展。”張同貴告訴記者,“最近農(nong) 業(ye) 投資的加速,一方麵是由於(yu) 政策放開打破了許多農(nong) 業(ye) 企業(ye) 的發展瓶頸,比如融資問題的解決(jue) 和土地流轉機製的放開。另一方麵則是由於(yu) 近幾年下遊市場,尤其是中高端市場逐漸啟動,隨著人們(men) 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愈發重視,對中高端農(nong) 產(chan) 品[15.46 0.19%]的需求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良好的市場前景對資本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對企業(ye) 和風投都是一樣的。”所以對於(yu) 農(nong) 業(ye) 發展的加速,張同貴並不感到意外。

而據權威專(zhuan) 家透露,近期將出台的“一號文件”的主題將首次聚焦水利建設,說明政府將加大力度改善農(nong) 業(ye) 設施。在張同貴看來,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五年內(nei) ,政府對農(nong) 業(ye) 的投入力度將不斷加大。

農(nong) 業(ye) 現代化 投資空間大

對於(yu) 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徐立新認為(wei) 以“新”和“大”為(wei) 特征的現代農(nong) 業(ye) 是必由之路。“農(nong) 業(ye) 要獲得大發展,就必須打破過去靠天吃飯、條塊分割的小農(nong) 經濟方式,而向新農(nong) 業(ye) 和大農(nong) 業(ye) 方向發展。”而隨著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線的不斷延伸和產(chan) 業(ye) 鏈的不斷完善,投資機構能夠選擇的領域也非常多,投資空間巨大。

在徐立新看來,新農(nong) 業(ye) 並非隻是新的農(nong) 產(chan) 品,更重要的是新的服務模式、新的流通方式和新的培育技術等,而大農(nong) 業(ye) 則主要以機械化、規模化的生產(chan) 為(wei) 特征,“土地流轉的放開,使得大農(nong) 業(ye) 成為(wei) 可能。”“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非常長,可以投資的領域也很多,甚至可以說,沒什麽(me) 領域是不能投資的,關(guan) 鍵是看企業(ye) 能否真正在自己的領域裏做好。”

以種植業(ye) 為(wei) 例,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就包含了種苗繁育、種苗產(chan) 業(ye) 化、種植、加工、配送、零售等環節,加上每個(ge) 環節又有各自的專(zhuan) 業(ye) 服務環節,細分的領域就更多,“所以農(nong) 業(ye) 裏麵其實可以投資的領域非常多,關(guan) 鍵是風投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像我們(men) 這樣的中小型風投機構,比較適合投資於(yu) 一些高端細分領域的企業(ye) ,重在‘新’,比如我們(men) 最近就投了育種、花卉和肥料等新農(nong) 業(ye) 公司,而聯想控股這樣的大型機構,更適合布局‘大農(nong) 業(ye) ’,事實上農(nong) 業(ye) 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很多項目小型的機構沒法投,聯想這樣的機構介入大農(nong) 業(ye) ,對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加速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徐立新如此表示。

張同貴也認為(wei) 要完成向現代農(nong) 業(ye) 的升級,實現裝備、設施、管理等方麵的現代化,是個(ge) “高投入、長周期”的過程,而與(yu) 做大相比,創新是張同貴更為(wei) 看重的現代農(nong) 業(ye) 特征。

除了技術以外,張同貴還對記者提出了發展模式的創新,“不同農(nong) 業(ye) 應該有各自差異化的發展模式,比如郊區的農(nong) 業(ye) 就應該向都市農(nong) 業(ye) 方向轉型,承擔起‘休閑農(nong) 業(ye) ’的功能,以一產(chan) 帶動三產(chan) ,三產(chan) 反過來促進一產(chan) ,而東(dong) 北的大米種植基地就應該實現規模化和機械化種植,做大做強”,張同貴對記者介紹,台灣的農(nong) 莊收入中隻有三分之一來自土地產(chan) 出,另外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都市休閑和體(ti) 驗等服務業(ye) 收入,“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新農(nong) 業(ye) ,是發展模式的創新。如果有企業(ye) 真的可以做好,融資肯定不是問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