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lin) 近春節,淘寶、攜程、去哪兒(er) 等幾家電子商務旅行網站之間愈發較起勁兒(er) 來。
近日,有業(ye) 內(nei) 人士微博爆料稱,部分酒店在接待通過攜程網預訂的客人時,勸客戶退掉攜程的預訂,改以酒店會(hui) 員的方式入住,酒店並承諾價(jia) 格不僅(jin) 不會(hui) 比攜程高,還能更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該線索聯係到了部分當事人,了解到酒店此舉(ju) 的目的是發展自己的會(hui) 員,從(cong) 而建立獨立渠道。
對此,攜程方麵認為(wei) ,這僅(jin) 僅(jin) 是個(ge) 別酒店、個(ge) 別人員的違規行為(wei) 。不過,由於(yu) 當前淘寶網、去哪兒(er) 等都成為(wei) 各個(ge) 酒店招攬顧客的平台,一旦經濟型酒店“挖牆腳”的行為(wei) 進一步蔓延,作為(wei) 國內(nei) 在線預訂的老大攜程網將麵臨(lin) 更大挑戰。
低價(jia) 拉會(hui) 員
在與(yu) 淘寶網的數輪口水戰後,微博又爆出“新料”:酒店勸退攜程訂單,辦會(hui) 員卡價(jia) 格可以比攜程價(jia) 更便宜。
親(qin) 身經曆此事的王先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元旦期間他與(yu) 家人赴港旅行,途徑深圳時,發生了一件讓他哭笑不得的事。原本通過攜程網,他已預訂好當地一家快捷酒店的房間,不料到達前台後,酒店工作人員卻力勸他辦一張酒店自己的會(hui) 員卡,並退掉在攜程上的預訂。
“酒店前台小姐說,如果你們(men) 能辦一張我們(men) 的會(hui) 員卡,直接入住,預訂的兩(liang) 個(ge) 房間就可以在攜程的價(jia) 格下再給優(you) 惠30元,但是必須先要退掉在攜程上的預訂。”該工作人員強調酒店是全國連鎖,承諾今後會(hui) 給入住會(hui) 員以更多優(you) 惠。
王先生透露,該酒店是漢庭快捷中的一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一家深圳的漢庭快捷酒店預訂電話,接線員隻是表示空房無多,建議先行預訂,但他又說,現場辦理會(hui) 員卡,房價(jia) 會(hui) 更便宜。
記者隨後又致電湖南長沙的一家漢庭快捷谘詢。攜程網上顯示,該酒店在1月13日的大床房門市價(jia) 為(wei) 169元,通過攜程的預訂價(jia) 為(wei) 155元。接線的漢庭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沒有通過預訂隻能給予正常門市價(jia) 格,“攜程簽的是協議價(jia) ,比門市價(jia) 低一些。不過你不用攜程的預訂,直接來辦理我們(men) 的會(hui) 員卡也是一樣的。現場辦理就可以享受折扣,普卡92折,與(yu) 攜程價(jia) 一樣,另外有電子優(you) 惠券、雙倍積分、早餐等更多活動。”
攜程:僅(jin) 為(wei) 個(ge) 別現象
這樣的“擦邊球”行為(wei) 顯然與(yu) 攜程的協議精神相悖。依靠11年的耕耘,攜程網已在國內(nei) 旅行業(ye) 中有不小的話語權,甚至發出《攜程酒店最低價(jia) 承諾書(shu) 》,宣稱隻要發現酒店前台現付價(jia) 或其他網站公開價(jia) 高於(yu) 攜程的,攜程願以3倍賠付。承諾書(shu) 發出不久,緊接著爆出了所謂“24家酒店黑名單”事件,指攜程涉嫌封殺其他低價(jia) 銷售。
據悉,攜程與(yu) 漢庭酒店是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關(guan) 係,兩(liang) 家的創始人都是季琦,有著“血親(qin) ”關(guan) 係。漢庭快捷勸用戶退訂攜程,著實讓人看不懂。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理解,現在的大趨勢是酒店希望擺脫對第三方預訂的依賴,更多擴展自己的直銷渠道。“現在網絡信息那麽(me) 發達,消費者用搜索引擎登錄官網獲取信息越來越多,酒店業(ye) 競爭(zheng) 激烈,經濟型酒店的用戶群體(ti) 對價(jia) 格比較敏感,它們(men) 需要培養(yang) 自己的忠誠會(hui) 員,漢庭也不例外。”這位人士認為(wei) ,已聽聞不止一家經濟型酒店有此類行為(wei) 。
昨日(1月12日),攜程旅行網公關(guan) 人士就此現象初步判斷稱,“可能是個(ge) 別酒店、個(ge) 別人員的違規行為(wei) ,按照協議和以前的合作,無論是勸退訂還是給予更低價(jia) 等行為(wei) 都是不允許的。希望消費者先預訂,這樣有保障,尤其在旺季。”
B2C平台化助酒店“獨立”
有消費者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了香港之行住宿時的另一個(ge) 有趣現象。“我女兒(er) 住的那家酒店,在攜程網上訂每晚要1500元,後來發現通過淘寶網訂每晚1000元,住兩(liang) 晚就能省1000元。最終我們(men) 在淘寶上訂了,並用支付寶付了款。”但中途發生了一個(ge) 波折,“到達入住時,酒店承認有預訂卻說沒付款,我女兒(er) 立刻給賣家打電話,過了10分鍾搞定。不知是哪裏出了差錯。”
曹小姐是某網絡時裝品牌的創始人,她元旦前後在香港訂房時也發現,自己在攜程上預訂的價(jia) 格比現場房價(jia) 高出不少。她通過微博說了自己的“遭遇”後,攜程方麵對此事給出的解釋是,“最低價(jia) 賠付承諾僅(jin) 針對內(nei) 地,不包括港澳地區。”攜程人士表示,攜程之所以能和內(nei) 地的酒店談好協議價(jia) ,是地情決(jue) 定的,而港澳地區的行規完全不同,“港澳地區酒店采用的是‘海鮮價(jia) ’,即價(jia) 格動態,依據供求情況隨時變動,差價(jia) 比內(nei) 地離譜多了。”攜程人士稱,這樣的動態價(jia) 格無法把握,而通過攜程預訂的好處在於(yu) “長期穩定”。
攜程對於(yu) 王先生通過淘寶網訂到了差價(jia) 500元房間的解釋是,“攜程為(wei) B2C平台,淘寶旅行是C2C,對方平台上的賣家可能通過促銷活動、優(you) 惠券等獲得優(you) 惠。渠道是不一樣的。”
業(ye) 內(nei) 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兩(liang) 起案例都是個(ge) 別事件,卻顯示出商旅預訂B2C新的競爭(zheng) 態勢。如果每家酒店都大力開店到第三方B2C平台,或者開發自己的在線直銷平台,酒店作為(wei) 產(chan) 品提供方完全可以給出更低價(jia) 格以招攬會(hui) 員。固守第三方預訂,依賴“抽成”或差價(jia) 的攜程就麵臨(lin) 更大挑戰。事實上,攜程前一陣收購永安和易遊,就有更多把控終端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