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剛剛跨入而立之年的中國租賃業(ye) ,開始了全麵複興(xing) 之旅。
截至目前,內(nei) 、外資租賃公司以及金融租賃公司的潛在租賃資產(chan) 承載能力可高達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以上。
然而,中國融資租賃市場遠未得到充分發展,租賃優(you) 勢尚未完全發揮。
經曆了三十年的發展起伏,特別是在後危機的時代,融資租賃業(ye) 對於(yu) 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被重新挖掘和審視,機遇已經清晰而明確地擺在了麵前。
剛跨入而立之年的中國租賃業(ye) ,幾起幾落之後,開始全麵複興(xing) 。統計顯示,內(nei) 、外資租賃公司以及金融租賃公司的總數量已近200家,注冊(ce) 資金合計超過800億(yi) 元,潛在租賃資產(chan) 承載能力可高達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以上。
一般而言,租賃公司的類型可按其控股股東(dong) 的類型劃分:金融機構(金融資本)所屬類型為(wei) 金融租賃公司;專(zhuan) 業(ye) 廠商(產(chan) 業(ye) 資本、商業(ye) 資本)所屬類型,即廠商係租賃;獨立機構(投資機構主導的投資資本、中介機構的中介資本和財務投資人的混合資本)三種類型。其中,金融租賃公司盡管數量較少,但其總的注冊(ce) 資金高達455億(yi) 元。
從(cong) 增速上看,租賃業(ye) 自2007年年末金融租賃公司異軍(jun) 突起以來,呈現飛速發展態勢:統計顯示,2009年,融資租賃業(ye) 新增業(ye) 務額達到2800億(yi) 元,預計2010年將超過4000億(yi) 元人民幣,這其中,由銀監會(hui) 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將占據一半的市場份額。
但若從(cong) 存量角度考量,中國租賃業(ye) 依然停留在初期的發展階段,在交易規模、租賃市場滲透率以及對GDP貢獻等指標方麵,與(yu) 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換言之,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中國租賃業(ye) 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金融租賃崛起:
須破同質化
發達國家現代意義(yi) 的租賃業(ye) 已有近60年的曆史,直到今天仍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全球的租賃年交易額從(cong) 2900億(yi) 美元,發展到了7600億(yi) 美元,年均增長超過了10%,遠遠地高於(yu) 同一時期全球GDP的增長。
與(yu) 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租賃業(ye)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曆經起伏,混亂(luan) 無序多,繁榮穩健少。這種情況在2007年得以扭轉:2007年,銀監會(hui) 下發並實施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此舉(ju) 為(wei) 商業(ye) 銀行開辦金融租賃公司掃清了障礙。
從(cong) 2007年11月開始,先後有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銀行[5.14 2.19%]等多家商業(ye) 銀行籌備的金融租賃公司相繼開業(ye) 。
統計顯示,金融租賃公司在2010年前三季度租賃投放金額達1409億(yi) 元,實現營業(ye) 收入108億(yi) 元,利潤總額達35.32億(yi) 元。與(yu) 2009年年底1507億(yi) 元的租賃資產(chan) 餘(yu) 額、77.79億(yi) 元的營業(ye) 收入、22.36億(yi) 元的利潤總額相比,2010年各項指標幾乎增長一倍。
工商銀行[4.30 0.00%]行長楊凱生曾撰文稱,從(cong) 對租賃業(ye) 發展貢獻來看,2007年3月,銀監會(hui) 頒布了經修改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商業(ye) 銀行試點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我國金融租賃業(ye) 由此進入了一個(ge) 新的發展階段。
國銀租賃總裁於(yu) 順明認為(wei) ,與(yu) 其他租賃公司相比,銀行係租賃公司有共同的優(you) 勢,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注冊(ce) 資本較大;依托母行的優(you) 勢。
一般而言,在上述兩(liang) 個(ge) 優(you) 勢支撐之下,金融租賃公司資本充足率較高、抵禦風險能力較強,其服務對象大多定位於(yu) 大型高端客戶,並且主要集中在航空、基礎設施、IT產(chan)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的設備租賃等方麵。
但正因服務對象定位在航空、基礎設施等少數領域,金融租賃公司的業(ye) 務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不過,一位金融租賃公司高管則認為(wei) ,這是行業(ye) 發展的必然過程。隨著市場機製不斷健全、企業(ye) 競爭(zheng) 壓力存在,金融租賃公司也將不斷調整自己的業(ye) 務定位,開發專(zhuan) 有技術,打造自己的核心板塊,實行差異化的戰略。
從(cong) 已成立的金融租賃公司股東(dong) 背景看,有9家商業(ye) 銀行和3家資產(chan) 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為(wei) 主要出資人設立了金融租賃公司。此外,以中石油為(wei) 主要投資人設立的昆侖(lun) 金融租賃的加盟,使產(chan) 業(ye) 資本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增至5家。
廠商租賃:
擺脫“促銷工具”束縛
廠商係租賃公司主要是由廠家或商家為(wei) 投資背景成立的租賃公司。投資目的是為(wei) 了促銷和從(cong) 事產(chan) 品的租賃經營服務。國外許多規模較大的生產(chan) 廠商,都擁有自己的租賃公司,並成為(wei) 其國內(nei) 租賃市場的重要參與(yu) 者。
中聯重科[14.18 0.00%]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萬(wan) 鈞表示,中國的廠商係租賃公司本身覆蓋的行業(ye) 不是很多,但是在重點領域的普及率卻非常高。
事實上,這正是廠商係依托生產(chan) 廠商帶來的結果。凡事有利有弊,依托廠商背景,也給廠商係租賃公司提出了一個(ge) 現實問題:自身究竟定位於(yu) 利潤中心還是生產(chan) 廠商的促銷工具。
“與(yu) 銀行係租賃公司交流時,他們(men) 羨慕廠商係租賃公司不用考慮業(ye) 務的來源,自然而然就會(hui) 產(chan) 生。”萬(wan) 鈞表示,但是廠商係租賃公司則羨慕他們(men) 堅持自己的原則。
原因很簡單,作為(wei) 廠商係租賃公司,當市場有任何一個(ge) 反應、要求,製造商認為(wei) 租賃公司必須滿足。但這點對租賃公司而言是很難平衡的。
“作為(wei) 融資租賃公司,不會(hui) 放棄利潤中心,但廠商不會(hui) 放棄讓你成為(wei) 促銷工具的努力,所以兩(liang) 者永遠在打架。”萬(wan) 鈞表示,廠商係的租賃公司一定要堅持自己作為(wei) 利潤中心或者半利潤中心的地位,否則會(hui) 淪為(wei) 廠商的附庸,租賃公司的創新最終得不到支持。
“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需要探索基於(yu) 資產(chan) 管理能力的創新的融資方式。”萬(wan) 鈞認為(wei) ,廠商融資租賃公司需要一直把資產(chan) 管理能力作為(wei) 其核心競爭(zheng) 力。廠商係租賃公司一開始就管理資產(chan) ,而且對行業(ye) 非常了解,有這方麵的優(you) 勢。
獨立租賃:
多樣性創造合作機會(hui)
獨立租賃公司的股東(dong) 多為(wei) 大型外貿、物流、綜合性企業(ye) 集團和各類專(zhuan) 業(ye) 投資機構。也可以由兩(liang) 家或更多家的金融機構、製造廠商投資設立,或是由各種類型的財務谘詢、融資中介服務機構設立的獨立的融資租賃公司。
山東(dong) 融世華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紅表示:“銀行係不缺錢,廠商係不缺市場,獨立租賃公司應該說市場是最難的。”
“銀行係租賃公司是資金驅動型為(wei) 導向的租賃的模式;廠商係租賃公司則以銷售設備為(wei) 模式。”中國環球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衛平認為(wei) ,獨立租賃公司由於(yu) 業(ye) 務選擇的獨立性,在風險控製和運營管理上有一定優(you) 勢。
郭衛平還表示,此外,獨立租賃公司常常有不同的背景。股東(dong) 類型的差異、不同背景的獨立租賃公司對市場判斷不同,經營領域、管理體(ti) 係、市場控製風險模式呈現不同的特點。
從(cong) 現狀來看,此類租賃公司要麽(me) 有廣泛的客戶群體(ti) ,要麽(me) 有長期資金來源的優(you) 勢,再或有明確的行業(ye) 定位,有一定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
獨立租賃公司的重要優(you) 勢在於(yu) 它既不附屬於(yu) 提供資金的銀行,也不附屬於(yu) 提供設備的製造廠商和承租客戶,是服務於(yu) 銀行、廠商和客戶的獨立的負債(zhai) 、投資和資產(chan) 管理的平台。
郭衛平認為(wei) ,分析租賃業(ye) 的曆史可知,追求發展速度是導致當初陷入租賃業(ye) 停滯的原因之一。他表示,前車之鑒使租賃公司建立了穩健發展的思路,設定了風險管控、合理的運營機製,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內(nei) 控建設,減少不良資本,規範信息等。
租賃業(ye) 分析人士表示,高效、創新是獨立機構租賃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靈魂。獨立租賃公司需要在經營模式、管理上順應市場變化,實行優(you) 化創新,保障企業(ye) 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