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2011中國汽車市場前景不明朗

  日前,廣州車展落下帷幕,車展期間各大汽車廠商紛紛發布新車、新戰略,忙得不可開交。然而記者發現,部分廠家雖然設置了展台,但並沒有任何信息發布。其中,展台大屏幕上不斷播放劉德華廣告的謳歌展台的冷清,與(yu) 其旁邊英菲尼迪展台的火熱形成了鮮明對比。

  記者從(cong) 京城謳歌4S店了解到,由於(yu) 謳歌品牌銷售情況太差,廠家也沒有拿出讓經銷商重拾信心的方法,部分謳歌經銷商已經不向廠家進車。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謳歌相關(guan) 負責人,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該負責人仍未給出答複。

  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國內(nei) 豪華車市場高速增長的時代,謳歌都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明年在北京限購、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謳歌似乎失去了證明自己的機會(hui) 。

  經銷商抵製進車

  “我們(men) 店幾乎沒有庫存車,消費者訂車後,我們(men) 會(hui) 向廠家進車,新車都在廠家位於(yu) 上海的庫房裏。”日前,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京城幾家謳歌4S店,店裏的銷售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為(wei) 了能夠讓消費者盡快提到現車,保持生產(chan) 和銷售的通暢性,廠家會(hui) 要求旗下的4S店進一批車當做庫存車,國際通行的庫存車警戒水平是1-1.5個(ge) 月,也就是說,4S店裏必須有相當於(yu) 1-1.5個(ge) 月銷量的庫存車,這樣才符合廠家的要求。

  “廠家不是沒有車,隻是我們(men) 店不敢庫存那麽(me) 多車,資金壓力實在太大。”采訪中,一位謳歌4S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yu) 謳歌的銷售情況實在太差,4S店隻能與(yu) 廠家商定,在接到消費者確定的訂單後,才向廠家進車,這樣就可以避免資金方麵的風險。

  謳歌經銷商的表現與(yu) 國內(nei) 整體(ti) 市場簡直格格不入。據悉,今年年底,由於(yu) 消費者集中購車,幾乎所有主流廠家的經銷商都麵臨(lin) 沒有現車的尷尬,為(wei) 了能拿到更多的現車指標,經銷商們(men) 也是想盡了辦法。

  “謳歌目前的狀況十分危險,如果遭遇經銷商集體(ti) 抵製進車,那謳歌將更加被動。”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如此分析謳歌目前的現狀。

  據記者了解,緊隨雷克薩斯之後,2006年,本田高端品牌謳歌進入我國。進入我國初期的謳歌是高調的,其負責人曾表示要與(yu) 德係車一爭(zheng) 高下,並定了較高的銷量目標。但是,現實與(yu) 理想存在一定差距,進入我國4年來,謳歌的品牌認知度始終難以提升,銷量有些疲軟,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太好過。今年,德係、日係高檔車的競爭(zheng) 更為(wei) 激烈,謳歌的應戰措施明顯不足,不僅(jin) 車型沒有增加,而且品牌宣傳(chuan) 較少,品牌認知度不升反降。

  車型定位不明晰

  雖然謳歌相關(guan) 負責人曾認為(wei) ,謳歌在國內(nei) 的目標客戶群定位於(yu) “國內(nei) 有留學背景的海歸派,尤其是在北美有留學經曆的國內(nei) 精英”。

  但采訪中,一位謳歌4S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yu) 定位模糊,謳歌RL和TL的銷量十分慘淡。“我至今都沒有搞清楚謳歌RL和TL的具體(ti) 定位和消費人群到底是什麽(me) 。”

  據悉,之所以在進入國內(nei) 市場之初信心十足,謳歌的底氣來自於(yu) 其在北美極佳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表現。實際上,謳歌幾乎是專(zhuan) 為(wei) 北美市場而生的產(chan) 品,進入中國市場後,它並沒有在產(chan) 品和銷售策略上做出相應的改變。

  記者了解到,與(yu) 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相比,謳歌似乎對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提不起興(xing) 趣。  以電動折疊後視鏡為(wei) 例,雷克薩斯進入中國市場8個(ge) 月後,就將電動折疊後視鏡的技術裝配到了引進到國內(nei) 的車型上,而謳歌隻是在2010款MDX車型上才有了電動折疊後視鏡。

  “8個(ge) 月和4年,謳歌的反應速度太慢了。”一位謳歌4S店的負責人對謳歌的策略十分不滿。他告訴記者,其實消費者一直在提電動折疊後視鏡的問題,4S店也如實反映到了廠家,但是廠家就是拖著。“你能說謳歌重視中國市場嗎?”

  車型定位不清晰和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銷量的慘淡。由於(yu) 銷售不佳,目前謳歌3款主力車型的售價(jia) 都出現了大幅度的讓利促銷。

  在北京,2010款謳歌MDX的最高優(you) 惠幅度達到12萬(wan) 元;RL和TL的讓利幅度也達到10萬(wan) 元左右。

  這種大幅度的讓利促銷在一定程度上傷(shang) 害了品牌形象,而謳歌在產(chan) 品營銷和廣告推廣上也沒有給經銷商幫上什麽(me) 忙。在營銷方麵,謳歌除了舉(ju) 行常規的精英巡回試駕活動外,並沒有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邀請劉德華拍攝廣告也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廠家政策遲緩

  其實,謳歌也曾為(wei) 了加強中國市場有所動作。2月22日本田宣布,東(dong) 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倉(cang) 石誠司將於(yu) 4月1日起接替兵後篤芳,出任本田中國本部長兼本田技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

  據悉,倉(cang) 石誠司於(yu) 1982年進入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工作,2004年來到中國,出任本田技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8年1月,接替尾崎滿,出任東(dong) 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對中國市場非常熟悉,也帶領東(dong) 風本田以一款小眾(zhong) 車型CR-V成功打開了市場。

  但倉(cang) 石誠司上任至今已有近8個(ge) 月的時間,謳歌在國內(nei) 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動作,這也讓很多經銷商失去了信心。

  反觀日係其他豪華品牌車企,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都在進行積極開拓。今年,雷克薩斯對在華戰略進行了調整,推出了競爭(zheng) 力較強的3款3.0L以下新車,進入中國幾年來,雷克薩斯平均每年推出2-3款車。英菲尼迪的車型投放速度也很快。從(cong) 早期熱賣的FX係列,到近期上市的M係列,其進入我國以來已經將全係車型引進到國內(nei) 。

  很多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能根據市場需求以及消費者喜好及時推出相關(guan) 車型,是重視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是銷量能夠持續增長的原因。

  反觀謳歌,進入我國4年來,謳歌僅(jin) 靠3款車維持在華銷量,分別為(wei) RL、TL、MDX。2006年,謳歌將RL、TL引入我國;2007年引入MDX;2008年和2009年分別對3款車型進行了改款。在日係高檔車在華的激戰中,謳歌隻憑3款大排量車型打市場,顯得後勁不足。

  “謳歌進入中國已經4年了,依然隻有3款車可賣,所有車型排量都在3.0L以上。”一位北京謳歌經銷商告訴記者,入門級的TL車型由於(yu) 缺乏小排量幾乎賣不動,旗艦型的RL也少有人問津,“隻有SUV車型MDX一個(ge) 賣點”。

  不過,據相關(guan) 人士透露,謳歌正在經曆一場人事調整,其中謳歌中國事業(ye) 部部長清水保匡將回到日本國內(nei) ,其他職位也將有所變動。

  “或許人事調整完畢後,謳歌會(hui) 有所動作。”采訪中,已經非常無奈的經銷商們(men) 又給自己堅持做謳歌品牌種下了一個(ge) 虛無縹緲的希望。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