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庫存隻夠三天!麵對這樣的緊急形勢,安徽省某電廠負責人一籌莫展,因為(wei) 2011年的重點電煤合同還沒著落。
“不是我們(men) 不想簽,是煤炭企業(ye) 不和我們(men) 簽。”這位電廠副總經理12月22日對本刊記者道出無奈。
火電企業(ye) 的燃料吃緊,似乎每年冬天都呈季節性發作,而現今,政府部門意欲管住煤炭價(jia) 格的政策,更使煤電合同難以落實或走向他途。
12月1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guan) 於(yu) 做好2011年煤炭產(chan) 運需銜接工作的通知》,要求2011年度重點電煤合同價(jia) 格維持上年水平不變,煤炭企業(ye) “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漲價(jia) ”。
同時,國家發改委製定了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指導框架。按此框架,2011年鐵路係統需運輸煤炭合計9.32億(yi) 噸,其中供應電力用煤7.69億(yi) 噸。
發改委要求,供需企業(ye) 要在12月31日協商完成合同簽訂,供需企業(ye) 簽訂的全部合同,須在中國煤炭市場網煤炭網絡交易係統匯總。但是,距離發改委規定的期限還剩不到一周,煤炭和電力企業(ye) 簽約量還遠未達到預期目標。根據中國煤炭市場網數據,截至12月24日12時,2011年煤炭產(chan) 運需銜接初步匯總2.24億(yi) 噸,僅(jin) 占鐵路電煤運力配置的29%。
24日,發改委發布信息稱,“神華集團、中煤能源(11.23,0.22,2.00%)集團兩(liang) 家中央煤炭企業(ye) 表示,將發揮中央企業(ye) 帶頭作用,嚴(yan) 格執行國家產(chan) 運需銜接政策,加快銜接進度,確保銜接質量,保持價(jia) 格穩定。”但對於(yu) 國內(nei) 如此眾(zhong) 多的煤炭企業(ye) 及紛雜的價(jia) 格,中央政府部門的號令是否有效?
“發改委的文件,不像過去管用了,底下不當一回事。”一位行業(ye) 研究專(zhuan) 家對本刊記者說。
而實際上,電力企業(ye) 也各有各的招,隻是,這些招數均成功繞過了政府的價(jia) 格管製,也繞過了本應推進的資源性產(chan) 品價(jia) 格改革。
季節性之外的警報
在中部、北方多個(ge) 省份“電煤荒”似乎已現。
鑒於(yu) 全省電煤庫存隻有256萬(wan) 噸,已遠低於(yu) 冬季最低電煤庫存350萬(wan) 噸的警戒線,國家電網河南省電力公司12月16日通報稱,“電煤供應緊張問題已經蔓延到大容量骨幹公用電廠,對當前及冬季全省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將造成重大影響。”
國家電網調度中心的信息顯示,國家電網所屬區域內(nei) 陝西、山西、湖北等地電煤告急,陝西部分地區拉閘限電,14座主力電廠電煤存量平均不足五天。
國家發改委稱,11月煤炭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局部地區供應偏緊。
“電煤荒”的現象呈現結構性特點。從(cong) 全國來看,電煤庫存有17天,尚屬安全。但是電煤資源少,並且運力緊張的省份,電煤荒較突出。
由於(yu) 煤炭市場是賣方市場,目前煤炭企業(ye) “控製”煤炭價(jia) 格的空間很大。企業(ye) 界人士稱,比如,每年2月、3月,若煤炭企業(ye) 認為(wei) 價(jia) 格可能會(hui) 走低,就會(hui) 安排設備檢修或維護,用減產(chan) 來保價(jia) 格。
原因可能很簡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錢平凡認為(wei) ,電煤告急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和電力企業(ye) 在價(jia) 格上談不攏,而不是運力緊張。“電力企業(ye) 希望支付的價(jia) 格,煤炭企業(ye) 不同意。煤炭企業(ye) 想要的價(jia) 格,電力企業(ye) 覺得高,不願支付。”
而現在,供需雙方的談判、妥協之外,增加了政府部門力量的外來因素。
電煤限價(jia) 難奏效
發改委重新介入幹預煤炭價(jia) 格及運輸,其初衷是,盡管2011年預期煤炭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局部地區供應偏緊,更主要的目的則是,通過鐵路運力控製,希望達到煤炭限價(jia) 的願望,因為(wei) 考慮到“當前穩定物價(jia) 總水平、管理通脹預期的任務繁重”,煤炭和電力企業(ye) 需要“維護經濟發展大局”。
“重點電煤合同的價(jia) 格是國家發改委根據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來定的。”一位煤炭運銷企業(ye) 負責人這樣理解“計劃煤”的定價(jia) 機製。
所謂重點電煤合同價(jia) 格,是與(yu) 市場價(jia) 相對,又稱重點計劃價(jia) 格,通常是大型國有煤炭企業(ye) 和電力企業(ye) 之間簽署。由於(yu) 各地煤炭價(jia) 格不同,一般情況下,計劃價(jia) 比市場價(jia) 每噸低100元-200元。
錢平凡指出,國家發改委要求煤炭企業(ye) 不漲價(jia) ,是擔心煤價(jia) 太高,電力企業(ye) 難以消化,“一旦電力企業(ye) 承受不了就會(hui) 漲價(jia) ,電力漲價(jia) ,通脹壓力更大。”
但煤炭企業(ye) 顯然沒有簽約的積極性,而是想方設法繞過限價(jia) 措施,重點電煤限價(jia) 進展並不順利。
2009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文取消了2010年度煤炭視頻會(hui) 、銜接會(hui) 以及匯總會(hui) ,並提出從(cong) 2010年開始,煤炭和電力企業(ye) 將完全自主進行煤炭價(jia) 格談判。這曾被視為(wei) 電煤價(jia) 格改革、理順價(jia) 格關(guan) 係的重大進步。
而今年又重回限定價(jia) 格的起點。
上述安徽電廠副總經理表示,國家發改委要求煤炭企業(ye) 不得在今年初的重點計劃價(jia) 格之上再漲價(jia) 。這個(ge) 計劃價(jia) 格因地而異,例如,安徽4800大卡的電煤計劃價(jia) 是560元/噸。不過,他認為(wei) 煤炭企業(ye) 肯定不會(hui) 接受。
這位電廠負責人稱,目前,煤炭企業(ye) 可能有兩(liang) 種對策:一是簽兩(liang) 個(ge) 合同,一個(ge) 是計劃價(jia) ,一個(ge) 是市場價(jia) ,若國家發改委的限令不那麽(me) 嚴(yan) 厲,立刻按市場價(jia) 執行;另一種是確定價(jia) 格,但數量減少,比如降低合同兌(dui) 現率,本來是100萬(wan) 噸,隻給30萬(wan) 噸。
更普遍的則是膠著狀況,煤炭企業(ye) 拖著不簽。
錢平凡也認為(wei) ,國家發改委限定煤炭價(jia) 格對煤炭企業(ye) 沒什麽(me) 影響,企業(ye) 可以通過很多方式繞開管製。“7.69億(yi) 噸重點合同煤隻是一個(ge) 大盤子,是全年的鐵路運力,但是,具體(ti) 某家煤炭企業(ye) 供給電力企業(ye) 多少煤,國家發改委很難監測到。”錢平凡說,“7.69億(yi) 噸電煤的數量也沒有約束力,(最終)執行了多少就是多少。”
對於(yu) 缺電煤並且運力緊張的省份,重點合同煤顯得比較重要,比如山東(dong) 、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通過簽訂重點合同煤,這些省份可以拿到鐵路的運力。
有電力企業(ye) 人士透露,煤炭企業(ye) 有很多辦法突破價(jia) 格管製。比如,即使電廠有重點計劃煤合同,煤礦也不一定供煤,特別是山西、陝西等地,要想發煤,電廠需額外付一筆錢。或者,煤礦讓電力企業(ye) 找代理商,由代理商發貨,在代理商那裏,電力企業(ye) 又要增加另外一筆支出。
一位行業(ye) 研究人士也提到,電力企業(ye) 即使有苦但也告狀無門。即便簽了重點電煤合同,煤炭企業(ye) 也可能給它斷貨,或者另外收費。“合同兌(dui) 現率很低,大家都知道這中間的潛規則。”這位研究人士稱。
上述安徽電廠副總經理談到,從(cong) 安徽省外運進的煤,中間環節的費用占到煤價(jia) 的一半,“如此之高,很難想象,而運費又沒多少錢。”
進入12月下旬,煤炭價(jia) 格有所回落。12月15日-2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jia) 格指數環比回落0.63%,連續兩(liang) 周回落。而通過產(chan) 運需幹預價(jia) 格能否見效,仍待觀察。
資源品價(jia) 格改革走走停停
目前,電煤價(jia) 格呈現雙軌製,“市場煤”逐漸占據重要份額,但是電價(jia) 仍由政府定價(jia) 。煤炭價(jia) 格上漲,電力企業(ye) 無法向下遊傳(chuan) 導,這成為(wei) 電力企業(ye) 火力發電業(ye) 務虧(kui) 損的最主要理由。
據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的一份報告,煤炭價(jia) 格是火電企業(ye) 成本的主要因素,已占到70%左右,自2003年以來,中國煤炭價(jia) 格持續上漲,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累計上漲超過150%,而銷售電價(jia) 僅(jin) 上漲32%。
在2004年的電價(jia) 改革中,國家發改委啟動了煤電價(jia) 格聯動機製。按規定,以不少於(yu) 6個(ge) 月為(wei) 一個(ge) 煤電價(jia) 格聯動周期,若周期內(nei) 平均煤價(jia) 較前一個(ge) 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便將相應調整電價(jia) 。
中電聯報告指出,2004年以來,共實行了四次煤電價(jia) 格聯動,但調整幅度還有較大缺口。
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減慢,通脹也較低,隨著煤價(jia) 回落,國家發改委再次著手電力改革,讓市場決(jue) 定價(jia) 格。取消產(chan) 運需銜接會(hui) 就是一個(ge) 例子,目的是讓供需雙方自己談價(jia) 格。
在終端銷售電價(jia) 方麵,今年10月,國家發改委製定了對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jia) 的辦法,並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主要內(nei) 容是將現行單一形式電價(jia) ,改為(wei) 按照電力消費量分段定價(jia) ,用電越多,支付的電價(jia) 水平越高。改革機製的同時,帶來整體(ti) 終端銷售電價(jia) 的上升。
此外,今年6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統一提高了國內(nei) 天然氣出廠基準價(jia) 格,隨後,多個(ge) 城市醞釀居民用氣調價(jia) 方案或已通過了聽證會(hui) 。但是,11月20日,國務院穩定物價(jia) 16條措施出台後,各地調價(jia) 方案幾乎均緊急刹車,理順煤、電、氣等資源價(jia) 格暫時擱置。
去年中國經濟處於(yu) 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之下,通脹壓力不大。而今年最大問題就是通貨膨脹,穩定物價(jia) 水平成為(wei) 政府緊迫任務。
不過,錢平凡認為(wei) ,限製煤炭漲價(jia) 不會(hui) 起到什麽(me) 作用。“這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了。”他認為(wei) ,煤炭價(jia) 格高,主要是中間環節成本高,可以在淡季增加煤炭儲(chu) 備,建立像曹妃甸這樣的儲(chu) 備中心,預防旺季由於(yu) 運力緊張,煤炭價(jia) 格高企。
中國煤炭市場網研究員李朝林認為(wei) ,幹預過多,往往造成市場煤和重點電煤價(jia) 格差距過大。
如此,還須回到資源產(chan) 品價(jia) 格形成機製改革的軌道。
12月21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上調成品油價(jia) 格,這一決(jue) 定有些出乎預料,可見,即使存在通脹這個(ge) “天花板”,資源性產(chan) 品價(jia) 格改革也將考慮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