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汽車業喜迎苗圩升任 新能源車政策或生變

  55歲的苗圩25日“接棒”李毅中任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第二任部長。汽車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苗圩在大學學的是農(nong) 機係內(nei) 燃機專(zhuan) 業(ye) ,且在中國汽車工業(ye) 總公司、機械部汽車司、東(dong) 風汽車(5.07,0.03,0.60%)公司等單位工作過,可以說一直在汽車行業(ye) 摸爬滾打,屬於(yu) 汽車業(ye) 的“老法師”,其不僅(jin) 對汽車行業(ye) 十分了解,也對汽車行業(ye) 有相當的感情。因此苗圩升任工信部部長,對汽車行業(ye) 是一大喜訊。

  “治堵不能限製汽車業(ye) ”

  苗圩升任工信部長,業(ye) 內(nei) 認為(wei) 與(yu) 汽車業(ye) 近兩(liang) 年的爆發式增長不無關(guan) 係。2008年3月,工信部被批準成立,時年53歲的苗圩從(cong) 武漢市委書(shu) 記一職上奔赴工信部,成為(wei) 當時工信部排名第二、也是最年輕的副部長。

  彼時,擺在主抓汽車等工作的苗圩麵前的,是呼嘯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衝(chong) 擊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一改過去十年每年兩(liang) 位數的增長速度,2008年全年中國汽車銷量938萬(wan) 輛,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僅(jin) 為(wei) 6.7%。

  2009年,國務院出台“汽車產(chan) 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行5%的購置稅優(you) 惠,當年汽車銷量達到1364萬(wan) 輛,比上年增長46%,中國成為(wei) 超過美國的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今年,工信部還對2004年國家發改委製定的《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進行了修訂,正式成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政策製定的主管部門。

  2010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長依舊。根據權威預計,今年中國汽車銷量鐵定超過1800萬(wan) 輛,比去年增長逾30%,繼續穩居全球第一。

  隻不過,此時汽車業(ye) 的“老法師”苗圩顯然已麵臨(lin) 抉擇。

  12月23日,北京出台關(guan) 於(yu) “限製購車”的治堵政策。汽車業(ye) 內(nei) 普遍擔憂,其他地方很可能效仿北京,通過“限製購車”的方式,治理擁堵這一社會(hui) 問題。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購置稅優(you) 惠、汽車下鄉(xiang) 、以舊換新等鼓勵政策明年同時退出,明年的車市甚至有出現負增長的可能。

  中汽協方麵24日已發布書(shu) 麵聲明,表示支持北京市綜合治理擁堵問題,但對北京市限製購買(mai) 汽車的做法“持保留態度”。

  這一“口徑”與(yu) 苗圩三個(ge) 月前的表態頗為(wei) 類似。

  今年9月29日,苗圩在出席東(dong) 風汽車公司和台灣裕隆企業(ye) 集團合資簽約儀(yi) 式時曾表示,近幾年隨著汽車產(chan) 銷量和保有量的增長,也出現了用車階段的社會(hui) 問題,但要解決(jue) 這些問題不能依靠“限製汽車發展”的方法,而要用創新方法和手段加以解決(jue) 。

  曾批“借電動車彎道超車”

  在工信部同時主抓節能減排的苗圩還隱約透露了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的看法:“要發展新能源汽車、提高傳(chuan) 統汽車的經濟性。”

  更早之前的2009年4月,苗圩還一度在公開場合謹慎提醒,“在重視發展研發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千萬(wan) 不要忘了對傳(chuan) 統能源汽車的節能降耗。這一塊有很大的空間,有成熟的技術,也有現成的產(chan) 品。”

  苗圩當時不點名批評一些電動車企業(ye) “忽悠”所謂“中國借新能源車彎道超車”論。他認為(wei) ,由於(yu) 中國電池、電機、電控技術不完善,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就是在2020年以前”,真正所謂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隻會(hui) 占很小比例,大約“10%~15%”。

  分析人士認為(wei) ,工信部和提倡電動車的科技部之間,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方麵,或將產(chan) 生微妙角力。

  此前,混合動力轎車未能列入新能源車的目錄中,車企一哄而上將電動車列為(wei) 研發重點。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