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長的中國體(ti) 育服飾行業(ye) 正在放慢步伐,繼中國動向[3.34 -2.91%]2011年第二季度訂單低於(yu) 國內(nei) 同業(ye) 和市場預期之後,李寧(02331.HK)2011財年第二財季的訂單也同樣讓人失望,呈現顯著放緩的增長態勢。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由於(yu) 受到分銷商和零售端銷售和庫存的壓力,內(nei) 地體(ti) 育用品零售行業(ye) 可能在明年提早步入寒冬。
體(ti) 育服飾二季度訂單疲弱
李寧日前公布消息顯示,在剛結束的2011年度第二季度李寧牌產(chan) 品訂貨會(hui) 上,服裝、鞋產(chan) 品平均零售價(jia) 格上漲均超過8%,訂貨數量則分別下降超過7%和8%,總體(ti) 訂單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6%。
此前,KAPPA在中國的運營商中國動向也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績單,中國動向2011年第二季度訂貨會(hui) 訂單金額同比僅(jin) 增長2.8%,遠低於(yu) 往年的增長幅度和市場預期。分析人士指出,由於(yu) 受到分銷商和零售端銷售和庫存的壓力,中國動向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訂單也將不甚理想。
分銷商開店模式現弊端
對於(yu) 訂單出現下滑態勢,李寧行政總裁張誌勇表示,今年體(ti) 育用品行業(ye) 的零售環境明顯遇到更大壓力:一方麵由於(yu) 零售運營成本正快速上漲;另一方麵則是因為(wei) 過度依賴分銷商開店推動增長,“很明顯這個(ge) 模式不能持續”。張誌勇還表示,接下來2011年兩(liang) 個(ge) 季度訂貨情況仍可能麵臨(lin) 壓力。
運動品牌過度依賴分銷商開店推動增長,在二三線的運動品牌表現得尤為(wei) 明顯。曾任某二線運動服飾品牌銷售總監的劉鬆(化名)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大部分運動品牌經銷商均靠分銷商開店來推動業(ye) 績增長,而近兩(liang) 年來分銷商的開店速度明顯放緩。“據我了解,某品牌今年就出現大規模的經銷商撤出行為(wei) 。”劉鬆表示,受開店成本不斷攀升以及銷售收入放緩的雙重影響,經銷商數量普遍呈現下滑態勢。
中資運動服公司股價(jia) 均受挫
受訂單下滑消息拖累,昨日李寧股價(jia) 大幅下挫跌15.86%。受此影響,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運動服飾、男裝和鞋類生產(chan) 商類股均受到連累,包括安踏體(ti) 育[12.64 -0.94%]、匹克體(ti) 育[5.41 -1.99%]在內(nei) 的其他體(ti) 育服飾類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跑輸大盤。
此外,投行紛紛調低李寧的目標價(jia) 。摩根大通最新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李寧2011年第二季訂單表現疲弱,將目標價(jia) 調低22.7%至19.4港元。星展唯高達將李寧目標價(jia) 由33.00港元下調至22.90港元,將該股評級由買(mai) 進下調至持有,並將李寧2011財年收益預期下調15%,“預計李寧2011年銷售額將下降,下半財年訂單仍將麵臨(lin) 分銷架構重組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