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黃小希)“工業(ye) 特別是高耗能的重化工業(ye) 發展過快、比重過高,帶動了能源消耗的強勁增長。”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華建敏20日代表執法檢查組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八次會(hui) 議作關(guan) 於(yu) 檢查節約能源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表示。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工業(ye) 能耗占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的71.3%,其中高耗能行業(ye) 占工業(ye) 能耗的80%左右。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業(ye) 生產(chan) 能力過剩,工藝、技術和設備落後狀況較為(wei) 嚴(yan) 重,增加了能源消耗。
與(yu) 此同時,2009年,第二、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wei) 46.3%和43.4%。第三產(chan) 業(ye) 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個(ge) 百分點,第二產(chan) 業(ye) 的比重遠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全國重工業(ye) 占工業(ye) 產(chan) 值比重從(cong) 2000年的60.2%提高到2009年的70.5%,超過日本、德國、美國等在工業(ye) 化過程中曾達到的峰值。
華建敏指出,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進展緩慢,給節能工作帶來很大壓力。我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chan) 業(ye) 特別是重化工業(ye) 的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在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中,第二產(chan) 業(ye) 比重偏高,第三產(chan) 業(ye) 比重偏低;在工業(ye) 內(nei) 部結構中,高耗能行業(ye) 所占比重過高。
此外,近年來,交通運輸結構中道路、航空等能耗較高的運輸方式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滯後,大中城市小汽車發展過快,耗油量增長迅速。
“從(cong) 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看,調整和優(you) 化經濟結構是進一步推進節能工作的突破口。”華建敏說。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建議,要把結構調整作為(wei) 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製定與(yu) 節能減排相適應的結構調整目標,毫不動搖地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提升結構優(you) 化對節能的貢獻率。大力發展服務業(ye) 和高技術產(chan) 業(ye) ,不斷提高服務業(ye) 比重,抑製重化工業(ye) 過快增長,嚴(yan) 格限製高耗能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