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4部委清查3億噸鋼鐵違規產能 部分或被追認合法

  從(cong) 北京驅車沿著京沈高速向北,行駛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高速路旁豎立起了無數冒著或白或黃煙霧的煙囪。這是中國鋼鐵重鎮唐山市獨有的一景,冒煙的煙囪代表著一個(ge) 個(ge) 正開足馬力生產(chan) 的鋼廠。

  它們(men) 多為(wei) 民營中小鋼廠,在近十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大部分未經中央政府核準,被國家發改委稱為(wei) "違規產(chan) 能",俗稱"黑戶"。

  根據工信部統計,中國目前7.18億(yi) 噸鋼鐵產(chan) 能中,有3億(yi) 噸左右未獲中央政府批準。當然,這3億(yi) 噸"違規產(chan) 能"不僅(jin) 僅(jin) 包括民營企業(ye) ,一些國有企業(ye) 也隱藏著沒有完成審批或核準程序的"違規產(chan) 能"。

  對於(yu) 一直處於(yu) "失控狀態"的中國鋼鐵行業(ye) ,一場清理大幕早已拉開,現在正臨(lin) 近第一幕的尾聲。繼7月工信部發布《鋼鐵行業(ye) 生產(chan) 經營規範條件》(下稱《規範》)之後,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等在11月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清理鋼鐵項目的通知》。目前,工信部已經完成對上報鋼鐵企業(ye) 第一次審核,國家發改委要求在年底前完成鋼鐵產(chan) 能申報表的填寫(xie) 。

  麵對四部委的清查行動,3億(yi) 噸的違規產(chan) 能究竟何去何從(cong) ?誰能搶先獲得"合法"身份?現在是鋼鐵"黑戶"們(men) 最關(guan) 心的一個(ge) 問題。

  從(cong) "規範"到"清理"

  "工信部已經完成了對按《規範》上報的鋼鐵企業(ye) 的第一次審核。"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官員近日在電話中向本刊記者透露,第一批符合《規範》名單已送到環保部,環保部審核通過後將公示。

  "第一批名單肯定是沒有爭(zheng) 議的或者爭(zheng) 議較小的產(chan) 能企業(ye) 。"這位官員說。

  以"規範"來"追認"部分"違規產(chan) 能",原本是在工信部提議下開始的工作。早在2009年12月,工信部就出台了《現有鋼鐵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準入條件及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根據國務院2010年6月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ye) 結構調整的若幹意見》(下稱34號文)要求,7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了《規範》。實際上,《規範》是以前述《管理辦法》為(wei) 基礎,經征求各方意見形成。

  "《規範》主要針對當前鋼鐵行業(ye) 生產(chan) 過程當中存在的質量、能耗、環保、裝備,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規模方麵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執行,進一步規範鋼鐵行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秩序,抑製鋼鐵過快增長。"上述工信部官員解釋說。

  《規範》對鋼鐵企業(ye) 生產(chan) 規模、工藝與(yu) 設備以及環保標準都進行了詳細規定,具體(ti) 至排放標準、高爐容積都有要求。

  工信部公布的符合《規範》的鋼鐵企業(ye) ,是否就意味著獲得了鋼鐵行業(ye) 的"準生證",由違規產(chan) 能變成合法產(chan) 能?對此,上述工信部官員沒有明確作答,僅(jin) 表示《規範》公布的結果將作為(wei) 有關(guan) 部門核準和備案項目的一個(ge) 依據。

  不過,一家國內(nei) 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ye) 負責人對本刊記者透露,工信部出台《規範》是好事,更深層目的是想對之前違規的產(chan) 能進行追認。"工信部的觀點是這些違規產(chan) 能雖然沒批,但都建出來了,就好比小孩都生出來了,總要給戶口。"

  這對於(yu) 3億(yi) 噸鋼鐵"黑戶"而言不啻於(yu) 一次大赦。可是,當年拒絕給"黑戶"們(men) 上戶口的國家發改委答不答應呢?11月3日,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清理鋼鐵項目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對鋼鐵項目進行一次性清理,這讓鋼鐵"黑戶"們(men) 心中又蒙上陰影。

  根據《通知》要求,此次項目清理的範圍為(wei) 2005年以來開工建設的鋼鐵項目(包括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或未核準的全部鋼鐵項目),由各省級發展改革委牽頭清理,於(yu) 12月31日前報送上述三部委。於(yu) 是,很多鋼鐵企業(ye) 又收到了第二張申報表。

  清理內(nei) 容主要包括產(chan) 能總體(ti) 情況、項目核準情況、項目用地情況,以及項目節能環保等。"目前沒有公布審核的具體(ti) 標準,是因為(wei) 需要等各地上報的鋼鐵項目匯總後,再進行確定。"一位參與(yu) 發改委清查項目的研究機構專(zhuan) 家表示,對不同項目肯定會(hui) 分別處理,"我們(men) 的標準也會(hui) 參考工信部出台的《規範》。"

  鋼鐵業(ye) 內(nei) 資深人士分析,"追認"工作應該還會(hui) 繼續,隻是由工信部啟動的這項工作的主導權已轉移至國家發改委,這對於(yu) 誰能拿到"戶口"會(hui) 有微妙影響。

  "黑戶"因何而生

  中國冶金工業(ye) 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發改委和工信部的清查行動都是根據34號文的要求而開展,如果兩(liang) 者結合一起做效果應該會(hui) 更好。"比如可以減少企業(ye) 的申報工作。"

  更重要的,則是如何理解中國鋼鐵產(chan) 業(ye) 目前的"產(chan) 能過剩"和"黑戶"現象。"對產(chan) 能過剩概念的誤解和對需求的低估,落實在投資管理體(ti) 製或政策上,是導致所謂違規產(chan) 能出現的重要原因。"劉海民說。

  對過剩產(chan) 能的誤解,是簡單地把產(chan) 能減去產(chan) 量或需求量之差當做過剩產(chan) 能。這意味著隻有"產(chan) 能=產(chan) 量",也就是產(chan) 能利用率為(wei) 100%,才沒有過剩。但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的研究,鋼鐵行業(ye) 平均產(chan) 能利用率達到85%即屬正常,超過90%就意味著產(chan) 能不足。

  這符合中國鋼鐵行業(ye) 自身的經驗。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有兩(liang) 個(ge) 年份鋼鐵產(chan) 能利用率超過90%,分別是1993年和2003年,都出現了鋼材價(jia) 格成倍暴漲、進口鋼材大量增加的現象。

  政府對鋼鐵需求過分低估,是鋼鐵行業(ye) 內(nei) 人士近十年來的共識。2000年,中國鋼鐵工業(ye) 協會(hui) 參與(yu) 編製的"鋼鐵產(chan) 業(ye) 十五規劃"預測,2005年中國粗鋼消費量1.4億(yi) 噸,而該年實際消費量3.5億(yi) 噸;國務院2009年年初在《鋼鐵產(chan) 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中預測當年中國粗鋼消費4.3億(yi) 噸,結果實際消費5.7億(yi) 噸;國家發改委2005年發布《鋼鐵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預測中國2010年消費粗鋼3.2億(yi) 噸(±7%),而今年實際消費量肯定不低於(yu) 6億(yi) 噸。

  劉海民說,政府認為(wei) 既然產(chan) 能已經過剩了,就不用再增加產(chan) 能,於(yu) 是規定某些時期不新建鋼鐵產(chan) 能,隻有少部分大型國企的項目獲得批準,比如首鋼曹妃甸、鞍鋼鮁魚圈以及新餘(yu) 鋼鐵1580mm薄板工程等項目。

  可是,中國的實際鋼鐵需求仍在不斷增長,政府的產(chan) 能控製往往限製了國有企業(ye) ,給民營鋼企提供了發展機會(hui) 。

  1999年,當時負責調節國民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部門--國家經貿委提出鋼鐵工業(ye) 要控製總量,國家冶金局於(yu) 是要求大企業(ye) 帶頭限產(chan) ,淘汰落後裝備。時任國家冶金局計劃司副司長單尚華後來回憶,國家經貿委下文限產(chan) 後,實際上隻限製了國有企業(ye) ,尤其是大廠,"一些新興(xing) 的民營企業(ye) ,比如江蘇的沙鋼集團、山西的海鑫鋼鐵、複星以及目前唐山比較像樣的民營鋼鐵企業(ye) ,都是限產(chan) 期間發展起來的。"

  北京鋼聯谘詢資訊總監徐向春告訴本刊記者,在未批先建的鋼鐵"黑戶"中,大部分來自中小鋼鐵企業(ye)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年產(chan) 300萬(wan) 噸以上的大鋼廠產(chan) 量占中國的比重由2000年的48.3%降低到2001年的43.8%,而50萬(wan) 噸以下的小鋼廠產(chan) 量占中國的比重由9.6%上升到13.3%。

  導致企業(ye) "未批先建"的另一個(ge) 原因,是鋼鐵項目審批手續複雜,耗時漫長,有時要兩(liang) 年才能完成審批,企業(ye) 不願放過市場機會(hui) ,於(yu) 是未批先建或者邊建邊批。"建一個(ge) 高爐我們(men) 從(cong) 投建到運營不到一年就可實現,市場好的時候,當年就可有利潤。如果等著政府審批,可能市場就失去了。"一位民營鋼企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

  在這種無效的管製下,中國粗鋼產(chan) 能從(cong) 2000年的1.27億(yi) 噸,膨脹至目前的7億(yi) 多噸,其中半數左右是沒有審批的所謂"違規產(chan) 能"。

  "黑戶"的未來

  一位參與(yu) 發改委清查項目的專(zhuan) 家表示,由於(yu) 此次鋼鐵項目清理與(yu) "十二五"掛鉤,他認為(wei) 地方政府應該不會(hui) 虛報瞞報。《通知》提出,如實填報,嚴(yan) 禁瞞報和弄虛作假,一經查實,涉及的項目將取消下一步整頓核準資格,所涉及地區"十二五"產(chan) 業(ye) 布局將實行"區域限批"。

  不少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這次調控是讓一部分違規產(chan) 能"合法化"的機會(hui) 。"未經國家發改委核準的違規產(chan) 能中,其中不少技術裝備還比較先進,這些產(chan) 能如果達到或者經過整改達到標準,應該合法化。"劉海民表示。

  中鋼協亦持有同樣看法。中鋼協副會(hui) 長羅冰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不讚成將未獲中央政府批準的產(chan) 能都劃為(wei) 違規產(chan) 能。"在這3億(yi) 噸產(chan) 能中,雖然未得到中央政府批準,但大部分是經過各地方政府批準的,那些沒有任何手續的產(chan) 能極少。"羅冰生說。

  盡管工信部一再強調,此次規範公布的名單僅(jin) 作為(wei) 有關(guan) 部門進行項目核準和備案的依據,但工信部官員透露,即將公布的第一批符合《規範》的名單中,不僅(jin) 有國有企業(ye) ,也包括民營企業(ye) 。這無疑給了一部分鋼鐵"黑戶"一條最好的出路,但對於(yu) 多數鋼鐵"黑戶"來說,被兼並或者關(guan) 閉也許將是他們(men) 的最終之路。

  中信證券(13.13,-0.03,-0.23%)鋼鐵行業(ye) 資深分析師周希增認為(wei) ,此次清查對大中型鋼鐵企業(ye) 更有利。"大中型鋼鐵企業(ye) 違規項目較少,而被清查出的違規項目又將給大中型鋼鐵企業(ye) 提供兼並重組的機會(hui) ,有利於(yu) 提高行業(ye) 集中度。另外,未來環保標準的提高將削弱中小鋼鐵的成本優(you) 勢。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