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麵粉增白劑時代將終結 加工企業直麵成本壓力

  衛生部日前發函,就2011年12月1日禁止在麵粉生產(chan) 中使用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征求社會(hui) 意見,多家麵粉加工企業(ye) 表示,可以通過使用更加優(you) 質的小麥(2599,-2.00,-0.08%)和引入配粉工藝提升小麥本身的亮白度,不過企業(ye) 成本最高將增加一倍左右。

  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國內(nei) 麵粉加工企業(ye) 使用增白劑的現象較為(wei) 普遍,國家有專(zhuan) 門的標準進行規定,隻要符合國家標準並不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造成傷(shang) 害。

  1986年,根據糧食部門的申請,經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安全評審通過,有關(guan) 部門將過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允許作為(wei) 麵粉處理劑、漂白劑在小麥粉加工中使用,最大使用限量為(wei) 60mg/kg。

  中國不是唯一使用過氧化苯甲酰作為(wei) 食品添加劑的國家。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hui) (CAC)和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我國台灣、香港地區均允許在麵粉加工中使用,歐盟等地區則不允許使用。CAC規定的麵粉中過氧化苯甲酰最大使用限量為(wei) 75mg/kg。

  江蘇新陽春麵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紅軍(jun) 表示,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都沒有使用過氧化苯甲酰,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進入麵粉加工業(ye) 。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麵粉的原生態,特別是北方市場的消費者,由於(yu) 以麵粉作為(wei) 主食,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食用沒有增白劑的麵粉;在南方市場,麵粉不是主食,主要拿來做饅頭和餃子皮,銷售商重視賣相,對添加增白劑的麵粉仍有一定需求。

  多家麵粉企業(ye) 的負責人表示,停止使用增白劑後,可以通過配粉的方法提升麵粉的亮白度,一位負責人說:“打個(ge) 比方,河南有些地區的小麥加工成麵粉後,本身的白度就很高,可以將這些地區的小麥與(yu) 其他地區小麥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整體(ti) 麵粉的亮白度就可以提高。”

  配粉工藝需要企業(ye) 投入一定的資金改造工藝和設備。上述企業(ye) 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同等規模的麵粉廠,如果引入配粉等工藝加上其他的技術設備,一家工廠的投資要1億(yi) 元以上,如果不引入這些工藝和設備,用傳(chuan) 統的增白劑來實現麵粉亮白的效果,投資3000萬(wan) ~5000萬(wan) 元就可以了。”

  王紅軍(jun) 認為(wei) ,配粉並不是提升麵粉亮白度的唯一解決(jue) 辦法,加工優(you) 質小麥也能獲得較白的麵粉,但是優(you) 質的小麥收購價(jia) 格較高,有些還得進口。以今年7月14日拍賣的國家臨(lin) 時存儲(chu) 進口小麥為(wei) 例,拍賣成交價(jia) 2350元/噸,而同一天拍賣成交的國產(chan) 白小麥成交均價(jia) 隻有1878元/噸,進口小麥每噸比國產(chan) 小麥高出472元。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增加麵粉的亮白度,從(cong) 經濟上來說,使用增白劑很劃算,1噸增白劑隻要1萬(wan) 元左右,而1公斤麵粉隻要添加60mg就可以了,1噸麵粉使用增白劑多出的成本隻有幾元錢,但是取消增白劑是麵粉加工業(ye) 的趨勢,現在有些企業(ye) 片麵追求麵粉亮白度,超過國家標準使用增白劑,還有部分企業(ye) 違法向麵粉中添加甲醛或者熒光劑,這些物質對人體(ti) 極其有害。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