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lin) 近歲末,對於(yu) 一些內(nei) 外銷兩(liang) 條腿走路的服裝企業(ye) 來說,盡管今年外銷訂單快速增長,但因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加上匯率波動,忙碌了一年卻幾乎無利潤可談,利潤增長主要還是靠國內(nei) 市場來拉動。
樂(le) 天童裝負責人王毅生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目前出口訂單基本已停下,等過完春節後再準備接單,而內(nei) 銷的服裝還在繼續生產(chan) 加工中。
“渠道不一樣,國內(nei) 外市場消化成本的壓力程度也不同。今年內(nei) 銷業(ye) 績還不錯,掌握國內(nei) 品牌終端銷售渠道,通過設計、推出新款以及促銷等多種方式,基本能消化棉價(jia) 等成本上漲壓力,例如內(nei) 銷品牌的童裝價(jia) 格普遍上漲了20%~30%,在銷售過程中,偶爾會(hui) 推出附贈玩具的促銷,促進消費者接受漲價(jia) 。而出口代工在產(chan) 業(ye) 鏈條中所處的環節短,一旦提價(jia) ,客戶就可能將采購量減少,而且因遠程運輸也很難附贈其他產(chan) 品,無法使用促銷的模式。前一段因棉價(jia) 暴漲後提價(jia) 幅度稍大些,海外客戶立刻將采購訂單至少縮減20%。”王毅生說。
廣州文華羽絨製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夏南也反映,冬天是羽絨服銷售高峰,盡管進入內(nei) 銷時間不長,但品牌銷售增長比較快,內(nei) 銷已占到公司銷售業(ye) 績的10%左右,預計未來兩(liang) 年將上升到30%。而在勞動力和原材料等成本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加上招工難,該公司主動放棄一些大宗的出口廉價(jia) 訂單,基本不接中間商的訂單,而且在逐漸退出沃爾瑪、卜峰蓮花等大型海外采購客戶的供貨體(ti) 係,轉入生產(chan) Max&Co、PENNYBLACK、Juicy Couture、DVF等國際高端品牌的訂單,雖然這些品牌羽絨服訂單量較小,但一件在歐美市場普遍售價(jia) 為(wei) 幾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對代工廠要求極高,同時也給予工廠較大的利潤空間,這對文華羽絨來說是有效減輕當下成本壓力的方法之一。
據海關(guan) 統計的數據,今年1~11月服裝出口1169.4億(yi) 美元,增長21.2%,較前10個(ge) 月(下同)多1.7個(ge) 百分點。而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10月份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ye) 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長了28.6%,比9月份提高6.1個(ge) 百分點,國內(nei) 服裝市場表現出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零售額同比快速增長。
第一紡織網資深分析師汪前進表示,今年來,國內(nei) 服裝銷售增速明顯比出口高,未來兩(liang) 個(ge) 市場增速差距很可能進一步拉大。
汪前進分析說,今年來服裝出口如此高的增速主要有國際經濟複蘇、去年基數低以及出口價(jia) 格回升等幾個(ge) 原因,但目前出口市場不確定因素很多,尤其是匯率波動將進一步削弱中國服裝(9.19,0.11,1.21%)出口的競爭(zheng) 力,而且中國服裝在國際市場占有的份額已很大,為(wei) 30%~40%,上升空間非常有限,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服裝出口將放緩,年均增速為(wei) 5%~8%,而國內(nei) 服裝市場將可以保持兩(liang) 位數的增長,預計年增長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