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種工業(ye) 原料——稀土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特別是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尤為(wei) 神經過敏,有的指責,有的謾罵,有的威脅,有的還要訴諸世界貿易組織,個(ge) 中奧秘何在?(《半月談》2010年第23期)
無法替代的“工業(ye) 維生素”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工業(ye) 維生素”美稱的稀土全球年消費量從(cong) 3.3萬(wan) 噸增加到10多萬(wan) 噸。由於(yu) 特殊的原子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稀土不僅(jin) 是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和輕工紡織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光電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技術和新材料領域中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世界,幾乎每隔3~5年人們(men) 就會(hui) 發現稀土的一種新用途,每四項新技術就有一項與(yu) 稀土有關(guan) 。
神奇的稀土逐步被人類了解、掌握經曆了百餘(yu) 年的曆史。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馮(feng) ·威爾斯巴赫發明了用稀土做的汽燈紗罩,翌年獲得推廣,從(cong) 此誕生了稀土工業(ye) 。從(cong) 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men) 發現:稀土用於(yu) 石油工業(ye) 可提高原油(88.09,-0.19,-0.22%)處理量和汽油產(chan) 出率;鑄鐵中加入稀土可改善鑄鐵的性能;煉鋼過程中,因稀土與(yu) 氧、硫的親(qin) 和力大,稀土可脫硫、脫氧,淨化鋼液,提高鋼的機械加工性能。從(cong) 此,石油和冶金成為(wei) 大量應用稀土的兩(liang) 大傳(chuan) 統行業(ye) 。
近些年來,隨著光纖的發明、光通訊裝置的應用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使稀土應用範圍繼續擴大。此外,加入稀土的催化淨化器可以降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以及氧化氮的含量。用於(yu) 汽車的還有含稀土的防紫外線玻璃、精密陶瓷、發動機缸蓋和電動車用的鎳氫電池、釹鐵硼永磁電機等,使得汽車成為(wei) 與(yu) 稀土具有高關(guan) 聯度的行業(ye) 。
進入21世紀,各種電子信息產(chan) 品推陳出新,液晶彩電、等離子彩電、智能移動電話、數碼相機、掌上電腦,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數字化產(chan) 品都應用了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陶瓷材料、貯氫材料、磁致伸縮材料等新材料,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上升為(wei) 稀土應用的第一大產(chan) 業(ye) 。
中國稀土賣出“稀泥”價(jia)
當發達國家將稀土視為(wei) 戰略資源的時候,這種物資在中國卻被視為(wei) 換取外匯的普通商品。中國稀土占據著多項世界第一:儲(chu) 量占世界總儲(chu) 量第一,特別是在軍(jun) 事領域有重要意義(yi) 且相對短缺的中重稀土類;生產(chan) 規模第一,2005年中國稀土產(chan) 量占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產(chan) 量的60%用於(yu) 出口,出口量占國際貿易的63%以上,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產(chan) 品的國家。
以製造業(ye) 和電子工業(ye) 起家的日本、韓國自身資源短缺,對稀土的依賴不言而喻。中國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這兩(liang) 個(ge) 國家。至於(yu) 稀土儲(chu) 量世界第二的美國,早早便封存了國內(nei) 最大的稀土礦,鉬的生產(chan) 也已停止,轉而每年從(cong) 中國大量進口。西歐國家儲(chu) 量本就不多,也是中國稀土的重要用戶。
然而,奇怪的是這麽(me) 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出口,中國並沒有獲益多少。據統計,1990年至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近10倍,但價(jia) 格卻下降了50%。雖然從(cong) 1998年開始,國家啟動稀土產(chan) 品出口配額製度,但低價(jia) 出口的局麵並沒有得到扭轉。在全球高科技原材料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稀土出口價(jia) 格甚至不升反跌。據統計,1990年我國出口中、低檔稀土產(chan) 品6100噸,平均每噸價(jia) 格為(wei) 1.36萬(wan) 美元;2009年,我國共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產(chan) 品3.61萬(wan) 噸,比上年增長約16.67%,出口金額3.1億(yi) 美元,每噸平均價(jia) 格僅(jin) 約8959美元。業(ye) 內(nei) 人士痛心地說,稀土居然賣出了“稀泥”價(jia) 。
保護資源刻不容緩
稀土的無序開采和賤賣大大損害了中國自己的利益。正是在意識到問題的嚴(yan) 重性後,中國政府從(cong) 2006年開始停發新的稀土礦開采許可證,並對開采實行指令性計劃。與(yu) 此同時,中國還逐步加強稀土行業(ye) 的集中度,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目的。去年全球稀土需求量在13萬(wan) 噸左右,中國出口7.28萬(wan) 噸左右,占據了其中的56%,份額稍有減少。
保護稀土資源不僅(jin) 是當前的緊迫需要,更涉及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
首先,中國近年為(wei) 全球貢獻95%以上的稀土需求,這種狀況如果繼續下去,那麽(me) ,中國的稀土儲(chu) 量僅(jin) 能維持15年至20年,以後中國就要完全依賴進口。
其次,稀土中有效元素含量太低,所以得名稀土,而要把這些微量元素提取出來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藥劑,經過十分複雜的化學程序,還要大量用水,而最後排出的廢水包含了近百種化學藥劑,處理起來代價(jia) 昂貴。在中國,每提取一噸稀土資源就會(hui) 留下1500噸的尾砂汙染。
被稱為(wei) 中國“稀土之都”的包頭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稀土中小企業(ye) 根本沒有環保設施,隨意排放“三廢”,稀土廠汙水一度汙染了包頭市東(dong) 河區飲用水在黃河的取水口。在中國南方稀土產(chan) 區,由於(yu) 稀土礦含量低,提取時土石開采量特別大,每產(chan) 一噸稀土氧化物產(chan) 生尾礦多達2000噸~3000噸,造成了嚴(yan) 重的水土流失,當地生態遭到破壞。
莫把經濟問題政治化
在中國著手治理混亂(luan) 的稀土開發和銷售市場後,一些長期依賴低價(jia) 稀土的西方國家坐不住了,稀土已成為(wei) 發達國家外交甚至首腦會(hui) 談中的重要話題。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前不久在與(yu) 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會(hui) 晤時說:“整個(ge) 世界都必須尋找額外供應,以保護這些材料所滿足的重要生產(chan) 需求。這些元素不隻對日本和美國重要,它們(men) 在所有國家的工業(ye) 生產(chan) 中都很關(guan) 鍵。”
一些西方國家甚至提出要在世貿組織控告中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0月中旬揚言,中國限製稀土出口等政策可能會(hui) 對美國國內(nei) 的新能源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造成不良影響,美國基於(yu) 《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已展開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中方將涉嫌違反世貿協議。歐盟、美國和日本還在印度、越南、蒙古和澳大利亞(ya) 等地尋求稀土供應的可能性。
西方國家在稀土問題的神經過敏引起了中方的關(guan) 注。商務部長陳德銘11月5日在巴黎駁斥了西方媒體(ti) 針對中國稀土出口的不實報道,並指出,中國政府一個(ge) 加強環保的舉(ju) 措在經一些媒體(ti) 炒作之後,竟被演繹成“政治事件”。他說,作為(wei) 一種礦產(chan) 資源,稀土是不可再生的,全球儲(chu) 量有限,中國希望未來能尋找到一個(ge) 替代稀土的辦法或資源。溫家寶總理前不久在布魯塞爾發表演講時強調:“對稀土加以管理和控製是必要的,但絕不會(hui) 封鎖。中國不會(hui) 把稀土作為(wei) 討價(jia) 還價(jia) 的工具,我們(men) 的目的是為(wei) 了世界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