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風投大佬重點掘金醫療健康產業

在上周舉(ju) 行的清科第十屆中國創業(ye) 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嘉賓們(men) 就清潔技術、TMT和醫療健康三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和投資前景各抒己見,其中,醫療健康成為(wei) 論壇嘉賓們(men) 最為(wei) 看好的行業(ye) 之一,是“永遠的朝陽產(chan) 業(ye) ”。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年度論壇的首場高端對話中,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深創投總裁李萬(wan) 壽、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huo) 人沈南鵬、達晨創投創始合夥(huo) 人劉晝均看好國內(nei) 消費行業(ye) ,其中重點看好的就是健康業(ye) 。

據介紹,在中國230多家醫療健康行業(ye) 的上市公司當中,有180多家是製藥企業(ye) ,市值占到行業(ye) 總市值的80%,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A股,該比例遠高於(yu) 美國,可見中國的藥品市場較為(wei) 繁榮。在NEA全球合夥(huo) 人、中國董事總經理蔣曉東(dong) 看來,今年醫藥流通行業(ye) 整合加速,不管是華潤4月份對醫藥的重組還是國藥和上藥最近已經公布的一些新的動作,行業(ye) 洗牌再加速,同時國家藥監局對中國製藥[4.18 0.48%]企業(ye) 標準的提升也迫在眉睫,整個(ge) 行業(ye) 的門檻將有所提高。但是,由於(yu) 中國缺乏自主創新,仿製藥占大頭,銷售能力成為(wei) 這些企業(ye) 的主要競爭(zheng) 力。

富達亞(ya) 洲風險投資合夥(huo) 人陳連勇認為(wei) ,中國製藥企業(ye) 以仿製藥為(wei) 主具有“曆史原因”。由於(yu) 中國在仿造藥方麵已經積累了較好的基礎,下一步需要從(cong) 質量和創新方麵來繼續提高。國內(nei) 企業(ye) 在創新方麵的基礎較差,巨額研發投入也成為(wei) 一大門檻,據統計,國際大型製藥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占銷售額15%-20%。但是,創新藥是中國企業(ye) “必須要走”的路,最近國家層麵投入大量資金開發創新藥,很多在國外非常資深的華人開始回流國內(nei) ,同時很多大型製藥公司在國內(nei) 的研發投入也造就了一大批本地人才,這些都為(wei) 中國製藥企業(ye) 轉型創新藥提供了很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隨著中國製藥企業(ye) 創新程度的不斷提高,相關(guan) 藥品尤其是進口替代藥品市場受到與(yu) 會(hui) 嘉賓的一致看好。

與(yu) 180多家的龐大製藥企業(ye) 隊伍相比,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ye) 還不到20家,包括國內(nei) 和國外,市值隻占醫療板塊的10%左右,而在美國這個(ge) 比例是25%。

據軟銀中國創業(ye) 投資有限公司主管合夥(huo) 人華平分析,醫療器械子行業(ye) 主要由兩(liang) 個(ge) 引擎推動,一是產(chan) 業(ye) 技術,包括電子、材料和機械製造等,中國在這些方麵已經實現與(yu) “國際接軌”,二是醫療服務水平,這是中國的弱勢所在,整體(ti) 來講,中國的醫療水平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滯後很多。

華平認為(wei) ,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ye) 未來的高增長需要充分發揮中國企業(ye) 的兩(liang) 大優(you) 勢,一是人口眾(zhong) 多,病類廣泛,這有利於(yu) 中國企業(ye) 開發出自己的產(chan) 品,二是研發和生產(chan) 的綜合優(you) 勢,研發團隊具有很大的成本優(you) 勢,在一些細分市場上可以戰勝國外公司。隨著中國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醫療器械行業(ye) 有望迎來加速發展。

與(yu) 上述子行業(ye) 相比,目前中國在醫療服務領域由於(yu) 受製於(yu) 政策和曆史等原因相對滯後,成為(wei) 製約整個(ge) 行業(ye) 發展的一大瓶頸。英飛尼迪投資集團合夥(huo) 人魯東(dong) 成發現,雖然近年來中國的醫療設施持續改善,但是整個(ge) 服務體(ti) 係和服務質量改善並不大,導致整個(ge) 健康產(chan) 業(ye) 在中國的發展與(yu) 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嚴(yan) 重滯後”,要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需要體(ti) 製上進行係統化的規劃。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