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食用油價格下滑導致生產企業再次麵臨停產

  此前國產(chan) 大豆(4382,33.00,0.76%)價(jia) 格高企,食用油生產(chan) 企業(ye) 收不到大豆而遭遇停產(chan) 情況不同,最近,部分食用油生產(chan) 企業(ye) 再次麵臨(lin) 停產(chan) 現象,這次卻是因為(wei) 食用油價(jia) 格下滑。

  昨日,業(ye) 內(nei) 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食用油價(jia) 格不能上漲,但是作為(wei) 原料的進口大豆價(jia) 格卻依然保持高位,食用油企業(ye) 如果支撐不住關(guan) 門停產(chan) ,缺貨會(hui) 比漲價(jia) 更令人憂慮。由於(yu) 無利可圖,黑龍江部分油廠已經出現停產(chan) 現象。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guan) 部門多次向市場投放國家儲(chu) 備的大豆和食用油,食用油價(jia) 格迅速下挫。中華油脂網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月11日,天津一級豆油(9904,114.00,1.16%)價(jia) 格每噸10500元~10600元,12月10日,該價(jia) 格已降至每噸9620元~9650元,每噸下降約1000元。

  不過,讓食用油企業(ye) 難以支撐的是,進口大豆價(jia) 格卻並沒有隨著國內(nei) 食用油價(jia) 格的跳水而走低。根據中華油脂網數據,12月10日,廣州黃埔港進口大豆價(jia) 格每噸4150元,與(yu) 11月11日的價(jia) 格相同,浙江寧波、江蘇張家港、山東(dong) 青島、天津等進口大豆的分銷價(jia) 格也與(yu) 一個(ge) 月前基本保持一致,每噸僅(jin) 有50元~100元的降幅。

  國內(nei) 一家大型食用油企業(ye) 的高層此前對記者表示,由於(yu) 進口大豆價(jia) 格居高不下,再加上食用油限價(jia) ,企業(ye) 每加工一噸進口大豆虧(kui) 損180元。食用油價(jia) 格的走低也使國產(chan) 大豆加工業(ye) 受到拖累,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由於(yu) 無利可圖,黑龍江一些油廠開始選擇停產(chan) 。

  對於(yu) 食用油限價(jia) 令引起的連鎖反應,一位企業(ye) 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nei) 油價(jia) 遠低於(yu) 國際市場。國際油價(jia) 每噸在10700~10800元之間波動,比國內(nei) 每噸高1000多元,這直接導致國際市場的小包裝食用油價(jia) 格也比國內(nei) 每噸高1300元~1400元。考慮到散油供應70%以上依賴國際市場,國內(nei) 的小包裝食用油企業(ye) 肯定無法長期承受這種內(nei) 外高價(jia) 差。一旦企業(ye) 承受不起,資金鏈壓力加大,就會(hui) 影響正常的生產(chan) ,從(cong) 而威脅到市場供應的充足。缺貨比漲價(jia) 更可怕。”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也顯示,2009~2010市場年度,中國消費了2320萬(wan) 噸食用油,其中60%來自國際市場。

  博朗谘詢負責人劉兆福告訴記者:“有些油廠前期采購的進口大豆價(jia) 格較低,每噸隻有3500元左右,這樣還可以撐一段時間,如果按照現在的價(jia) 格購買(mai) 大豆,賺錢的難度較大。因為(wei) 利潤情況不理想,國內(nei) 港口積壓的進口大豆數量達到650萬(wan) ~700萬(wan) 噸,庫存量很大。”

  中華油脂網分析師沈永躍認為(wei) ,自今年7月以來,國際大豆價(jia) 格不斷上漲,國內(nei) 大豆進口成本也不斷抬高,豆粕(3269,12.00,0.37%)和豆油是加工後的兩(liang) 種主要產(chan) 品,國內(nei) 豆粕現貨價(jia) 格較11月上旬已下跌400~500元/噸,而四級豆油價(jia) 格的跌幅則更是一度高達800~900元/噸,如果按照當前到港的進口大豆完稅成本4000~4200元/噸來計算,國內(nei) 沿海大豆油廠的壓榨利潤已經較之前大幅縮水,且不斷接近盈虧(kui) 平衡點。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