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央電視台2011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hui) 實現招標總額126.687億(yi) 元,同比增長15.52%,創下17年新高。同時,部分優(you) 勢地方衛視招標價(jia) 格均大幅增長,僅(jin) 安徽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三大衛視現場招標金額已超過40億(yi) 元。
優(you) 質電視資源具有誘人的吸引力,但不斷攀升的廣告投放成本已令眾(zhong) 多廣告主難堪重負,恢複理性尋求更高性價(jia) 比的傳(chuan) 播方式。CTR市場研究副總裁田濤分析,國家廣電總局出台《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後將有超過126億(yi) 元的廣告費用在眾(zhong) 多媒體(ti) 中重新組合,其中樓宇視頻、互聯網等媒體(ti) 將從(cong) 中最大受益。事實上,在過去一年中,新浪網的市值躍升了一倍,分眾(zhong) 傳(chuan) 媒的市值躍升了兩(liang) 倍,這兩(liang) 家企業(ye) 的廣告營收在2010年均上升了30%~40%。
同時,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國民平均年齡為(wei) 33歲,這意味著70後、80後將成為(wei) 中國社會(hui) 真正的主流消費群體(ti) 。新生代市場研究機構副總裁肖明超認為(wei) ,70後工作繁忙,80後資訊模式已全麵改變,因此這一群體(ti) “互聯網的一代,被數字戶外媒體(ti) 包圍的一代,被移動終端捆綁的一代”的特性決(jue) 定了數字媒體(ti) 在他們(men) 生活中的影響力在不斷地增強。一方麵,消費者的資訊模式發生改變,從(cong) 電視向互聯網、手機轉變,這就促使網絡廣告漸成主流;另一方麵,消費者生活形態發生改變,從(cong) 單一化向多元化、碎片化轉變,這使得與(yu) 消費者的溝通接觸點趨向多元化,從(cong) 而使生活圈媒體(ti) 成為(wei) 廣告主經常選擇的傳(chuan) 播平台。
因此,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對於(yu) 預算在3000萬(wan) 至8000萬(wan) 元之間的廣告主而言,進行全國性電視投放已經非常困難,建議可采用更符合自身實際的傳(chuan) 播方式,例如受眾(zhong) 為(wei) 16~23歲之間青年人的企業(ye) ,可選擇網絡視頻投放廣告,因為(wei) 這些受眾(zhong) 往往選擇在網絡上收看影視內(nei) 容;24~40歲之間的上班族,工作壓力日增,時間更為(wei) 緊張,以此人群為(wei) 受眾(zhong) 的企業(ye) 可考慮把預算放在社區框架海報、樓宇電視等生活軌跡中;預算低於(yu) 3000萬(wan) 元的快消品公司,則可考慮聚集在終端賣場,以賣場電視等媒體(ti) 展開終端攔截。
縱觀過去5年,電視收視時長下降超過了15%,頻道數從(cong) 60個(ge) 上升至120個(ge) ,電視價(jia) 格以GDP2.5倍速度上升,而電視台招標這一特殊現象凸顯了在中國市場品牌雲(yun) 集,競爭(zheng) 更趨激烈的格局。可以預見,伴隨招標大幕落下,廣告主電視預算逐步聚集在央視及優(you) 勢地方衛視等強勢平台,形成強者恒強局麵;同時,互聯網、戶外電視等媒體(ti) 在多方因素促進下也必然將迅速發展,雖不置身招標之中,卻贏在招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