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第26次藥價下調之後 國內上市公司淡定處之

2010年,注定是外資醫藥公司不平靜的一年。繼去年多達307種國產(chan) 藥品價(jia) 格平均下調40%後,發改委的降價(jia) 腳步終於(yu) “走”向了外資企業(ye) 。當史無前例的外資醫藥降價(jia) 幅度於(yu) 近日公布後,本被外界認為(wei) 會(hui) 再掀波瀾的醫藥市場各方,卻意外地引發了隻降不跌的現狀。

2010年11月30日,發改委發布了一係列令人眼花繚亂(luan) 的數據:自12月12日起將降低48個(ge) 通用名,174個(ge) 品規單獨定價(jia) 藥品最高零售價(jia) 格,平均降幅19%。取消13個(ge) 通用名,16個(ge) 品規藥品單獨定價(jia) 權。

名單公布後,已被醫改及基本醫藥目錄“爆炒”許久的醫藥市場再度火熱。據悉,此次醫藥價(jia) 格調整是發改委自1997年以來進行的第26次降價(jia) 。不同的是外資原研藥占據了近62%的比例。平均19%的降價(jia) 幅度也創下了外資醫藥降價(jia) 的最嚴(yan) 政策。

消息傳(chuan) 出後,12月1日醫藥板塊集體(ti) 走低,盤中一度大跌至5%,收盤價(jia) 跌3.53%。其中個(ge) 股近九成下挫,資金流出7.64億(yi) 元。領跌大盤。

此時的一切數據,看起來都符合發改委調整藥價(jia) 的初衷。然而次日,此次降價(jia) 幅度達15%的阿莫西林老東(dong) 家—聯邦製藥[16.20 0.00%]卻意外在資本市場強勢反彈11.5%,以成交1348萬(wan) 股的成績高調回歸。

自此,史上最嚴(yan) 厲的外資醫藥降價(jia) 隨即遭到了各方淡定處之:企業(ye) 宣布“在我們(men) 的意料之內(nei) ”、機構的唱好不唱衰“此時為(wei) 買(mai) 入良機”、專(zhuan) 家界定位“影響基本微乎其微”……

一場針對外資醫藥公司的最嚴(yan) 厲政策,卻並未如預期般帶來較大的衝(chong) 擊,原因何在?

外資降價(jia) 利好迷局

“此次藥品價(jia) 格下調針對目標為(wei) 外企的原研藥產(chan) 品,但對這些公司是基本沒有影響的,目前看來就是一個(ge) 空頭炮”。安邦分析師邊晨光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所有三甲醫院全年藥品銷售額中,70%以上為(wei) 外資藥品。此次發改委降價(jia) 的174種藥品中,涉及了40家外企的107種藥品,占比近62%。

其中,羅氏製藥產(chan) 品頭孢曲鬆由原來的93.8元降為(wei) 65.7元,降幅為(wei) 30%,中美上海施貴寶公司生產(chan) 的卡托普利降幅達35%……均為(wei) 降價(jia) 幅度居高企業(ye) 。而在過去25次藥價(jia) 調整中,外資降價(jia) 的最高幅度僅(jin) 為(wei) 15%。

在發改委降價(jia) 公告發布後次日,聯邦製藥發布聲明稱:公司董事會(hui) 預期降價(jia) 不會(hui) 對集團財務及營運有重大不利影響。據聯邦製藥公司透露:聯邦製藥旗下降價(jia) 產(chan) 品阿莫西林僅(jin) 占公司總營收6%,公司預計此次價(jia) 格調控對2011年的總營業(ye) 收入僅(jin) 會(hui) 帶來不超過1%的降幅。

此外;聯邦製藥的阿莫仙最高零售價(jia) 下調12.7%後實際零售價(jia) 也並未達到調價(jia) 後的最高零售價(jia) ,預計出廠價(jia) 不會(hui) 有大幅下調。聯邦製藥表示:“價(jia) 格的降低有利於(yu) 公司提升產(chan) 品的銷售,從(cong) 而抵消價(jia) 格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

隨後機構也不再唱衰。12月1日魔通發布聲明:降價(jia) 對聯邦製藥銷售收入僅(jin) 隻造成微不足道的影響,目標價(jia) 由25元,上調至27元。永豐(feng) 金證券稱此輪下跌聯邦製藥低估值將帶來買(mai) 入良機。德銀同樣表示,應趁弱勢買(mai) 入聯邦製藥。

同樣位處降價(jia) 高位的羅氏公司則同樣表現出樂(le) 觀心態。據悉:此次羅氏降價(jia) 產(chan) 品頭孢曲鬆由原來的93.8元降為(wei) 65.7元,降幅30%看似幅度較大,但同期國內(nei) 此類產(chan) 品的仿製藥最高限價(jia) 卻僅(jin) 為(wei) 7元。降價(jia) 30%後仍高出國內(nei) 同類產(chan) 品9.4倍。

“外資醫藥價(jia) 格下調在短期不會(hui) 有太大的影響。原研藥價(jia) 格高,因此利潤空間比較大。並且羅氏的降價(jia) 藥品也並非他們(men) 的主打產(chan) 品”。邊晨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國內(nei) 上市公司淡定處之

發改委的第26次醫藥降價(jia) ,從(cong) 品種上來看,針對的都是化學製劑的單獨定價(jia) 產(chan) 品,以原研藥為(wei) 主。除上述言及占比62%的外資企業(ye) 外。降價(jia) 範圍還涉及8家A股上市的醫藥公司,平均降價(jia) 幅度為(wei) 11.89%。

其中,康恩貝[21.10 -2.27%]的奧美拉唑降價(jia) 幅度為(wei) 24%,麗(li) 珠集團[39.25 -1.08%]的麗(li) 珠得樂(le) 平均降價(jia) 幅度為(wei) 26%左右。浙江醫藥[33.64 -0.68%]的來立信降幅約為(wei) 18-35%。就此,時代周報記者隨即采訪了相關(guan) 降價(jia) 上市公司。

降價(jia) 幅度為(wei) 26%的麗(li) 珠集團一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現得極為(wei) 樂(le) 觀:“我們(men) 公司對15%的降價(jia) 幅度比較滿意,相對於(yu) 其他企業(ye) 而言,我們(men) 公司算比較幸運的。降價(jia) 從(cong) 短期來看利潤會(hui) 受影響。但是由於(yu) 提前準備,因此我們(men) 一直有後續的新產(chan) 品跟進,並且此次的產(chan) 品僅(jin) 是在一個(ge) 省出售,我們(men) 還有很多全國性的產(chan) 品”。

此外,麗(li) 珠集團相關(guan) 人士還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次降價(jia) 對公司的影響並不大,因為(wei) 價(jia) 格下調的空間不是很大,並且公司品種很多,降價(jia) 產(chan) 品並非我們(men) 的特別重要的品種。降價(jia) 的認識一直都在,解決(jue) 辦法就是降低成本。但實際上,價(jia) 格的降低,從(cong) 成本是可以抵消一部分影響的”。

同樣位處降價(jia) 名單中的康恩貝集團產(chan) 品經理呂先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早在兩(liang) 年前便已開始著手準備降價(jia) 後,市場舉(ju) 措:“在基本醫藥目錄出來後,公司已經有所預料,因為(wei) 這個(ge) 產(chan) 品的品類是在目錄中。趨勢隻是早晚的問題,所以我們(men) 已經提前有所準備”。

而來立信所屬的浙江醫藥公開表示:“此次降價(jia) 產(chan) 品隻是其製劑板塊中較大的一個(ge) 品種,這兩(liang) 年該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一直在下降,但銷售規模一直在擴大,因此可以抵消價(jia) 格下降。所以影響並不大”。

“價(jia) 格下調對於(yu) 上市企業(ye) 還是利好。有一部分上市企業(ye) 是涉及到的,但是都不是主要產(chan) 品,所以影響其實是微乎其微的。國內(nei) 很多藥品外企價(jia) 格都比較高。醫保造成了價(jia) 格的居高不下。外企藥賣得高,就意味著利潤高。降價(jia) 對國內(nei) 企業(ye) 都是一種利好的影響”。上海證券分析師趙冰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26次“複讀機式”下調

“發改委的降價(jia) 現在像複讀機,降價(jia) 已經說了很多次很多年了。這次可以說是一個(ge) 信號,發改委要對外資的原研藥下手,但是就現在的幅度來說,對外資造不成傷(shang) 害。而這種局勢是否能對國內(nei) 醫藥公司造成利好,這還是疑問”。邊晨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當醫改概念推出,國家基本醫藥目錄甄選工作開始後,藥品降價(jia) 便成為(wei) 了醫藥行業(ye) 最為(wei) 敏感與(yu) 關(guan) 注的話題。去年8月,國內(nei) 307種基本藥物製度開始實施,平均降價(jia) 幅度達40%,成為(wei) 入選基本藥物目錄的“先行者”。

此時,國內(nei) 醫藥行業(ye) 卻發出了另一種聲音:外資企業(ye) 原研藥的價(jia) 格,是否也該調調了?當此次外資價(jia) 格下調後,市場傳(chuan) 出:“這是外資為(wei) 進入醫藥基本目錄所做的準備”。

對此,趙冰對時代周報記者否認了這一觀點:“大眾(zhong) 版的基本藥物目錄涉及的中高檔產(chan) 品並不多,他們(men) 不做這塊市場的。”而邊晨光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於(yu) 外資進入基本藥物目錄而言,基本藥物對於(yu) 化學藥而言肯定是仿製藥,專(zhuan) 利藥價(jia) 格根本承受不了這樣的降價(jia) 。”

那麽(me) ,發改委緣何在此時針對外資進行限價(jia) ,邊晨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醫改要解決(jue) 看病貴即價(jia) 格問題。發改委可能覺得現在醫改成效並不好,覺得外資藥品價(jia) 格該動動了。另一方麵此次降價(jia) 可能也是一種試探,看看外資的反應再采取後續的行動”。

2005年,國家發改委對特定企業(ye) ,包括國內(nei) 知名品牌企業(ye) 生產(chan) 的藥品實行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即單獨定價(jia) 權利。掌握較為(wei) 先進技術的原研藥順勢高開高賣。據中國藥學醫藥政策研究中心的統計:外資基本藥物的價(jia) 格平均超出國家限價(jia) 12倍。

關(guan) 於(yu) 此次部分藥品降價(jia) 的理由,發改委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成本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為(wei) 此,根據有關(guan) 藥品成本及市場供求變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藥品價(jia) 格”。

但就目前此次調價(jia) 後的各方反應看來,這次醫藥價(jia) 格下調所帶來的影響,並未符合發改委初衷。

“發改委降價(jia) 已經26次。但藥這種特殊產(chan) 品是市場流通的,行政幹預價(jia) 格方法並不合適,降價(jia) 已經很多次了,其實效果並不大,如果要想政策起作用,隻有一個(ge) 前提—公立院的體(ti) 製改革真正實施起來。若打著幌子掛羊頭賣狗肉,政策永遠隻能是一時的”。邊晨光最後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