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候反常,水稻種植晚了十幾天,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好收成,多虧(kui) 了好政策,還有農(nong) 技人員推廣的新技術和新品種。”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百育鎮九合村農(nong) 民黃克錄剛賣完糧食,盤算著一年的收成喜笑顏開。老黃家種了10畝(mu) 田,由於(yu) 采用了新技術和新品種,早稻畝(mu) 產(chan) 1300斤,比去年增產(chan) 200斤,增產(chan) 加提價(jia) ,每畝(mu) 增收近400元!
今年小麥、玉米、水稻全麵增產(chan) ,我國糧食總產(chan) 達到10928億(yi) 斤,比上年增加312億(yi) 斤,增長2.9%,實現半個(ge) 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七年增產(chan) ,糧食產(chan) 量連續4年穩定在1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播種麵積達到16.48億(yi) 畝(mu) ,比上年擴大1329萬(wan) 畝(mu) ,實現半個(ge) 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七年增加;畝(mu) 產(chan) 達到331.5公斤,比上年提高6.9公斤,再創曆史新高。
“往年擔心的是小麥旺長,今年卻是持續低溫,天冷得苗子起不了身!”說起今年的春寒低溫,山東(dong) 省淄博市桓台縣薛廟村農(nong) 民張希禎仍然心有餘(yu) 悸。去冬今春,罕見的低溫造成黃淮海小麥普遍較往年“少一片葉、少一個(ge) 蘖、少一條根”。黃淮海地區隻是一個(ge) 縮影。今年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重發,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形勢異常嚴(yan) 峻,再加上農(nong) 產(chan) 品[18.76 -1.47%]市場劇烈波動,糧食生產(chan) 不利因素疊加。
大災之年實現大豐(feng) 收,得益於(yu) 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果斷決(jue) 策,得益於(yu) 各地區各部門的全力支持和合力推進。糧食“七連增”是政策支持、科技支撐、價(jia) 格拉動、改革推動、抗災有力、各方合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惠農(nong) 政策力度之大、針對性之強、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中央預算安排“三農(nong) ”資金8183億(yi) 元,增長12.8%,高於(yu) 財政預算收入增幅2.8個(ge) 百分點。在穩定完善加強“四補貼”的基礎上,根據突發嚴(yan) 重的自然災害,及時出台了小麥弱苗施肥、東(dong) 北大棚育秧、西南地膜覆蓋、水稻促早熟施肥等補助政策,又對64個(ge) 產(chan) 糧大縣實施重點獎勵,新增財政補助資金超過100億(yi) 元。這些政策,有力調動了農(nong) 民務農(nong) 種糧和地方政府重糧抓糧的積極性,有力支持了農(nong) 業(ye) 抗災救災,贏得了今年糧食豐(feng) 收的主動權。
農(nong) 業(ye) 部總經濟師陳萌山說,科學抗災、科技增產(chan) 是實現抗災奪豐(feng) 收的最大亮點。據初步測算,今年農(nong) 業(ye) 科技貢獻率超過52%,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2%。基層農(nong) 技推廣體(ti) 係改革與(yu) 建設加快推進,50萬(wan) 名農(nong) 業(ye) 科技與(yu) 推廣人員在生產(chan) 一線開展巡回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尤其是高產(chan) 創建實現了技術集成、要素整合、農(nong) 機農(nong) 藝全程結合、整鄉(xiang) 整縣整建製推進,覆蓋了全國所有農(nong) 業(ye) 縣,有力輻射帶動了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4380個(ge) 糧食萬(wan) 畝(mu) 高產(chan) 創建示範片平均畝(mu) 產(chan) 656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
全年糧食產(chan) 量大頭在秋糧,秋糧產(chan) 量關(guan) 鍵在於(yu) 東(dong) 北等主產(chan) 區。東(dong) 北糧食豐(feng) 收也在於(yu) 防災減災,科學應對。吉林省克服一係列氣象災害給農(nong) 業(ye) 帶來的嚴(yan) 重不利影響,大災之年奪豐(feng) 收,糧食總產(chan) 創曆史新高。吉林加大對糧食生產(chan) 的投入,今年,增產(chan) 百億(yi) 斤商品糧工程總投資達80億(yi) 元,相當於(yu) 前兩(liang) 年投入的總和。資金安排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集聚,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chan) 區集聚。今年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9.3億(yi) 多元,已改造中低產(chan) 田94萬(wan) 畝(mu) 。在糧食主產(chan) 縣建立了24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基地,推廣了120多項新技術,使農(nong) 業(ye) 科技貢獻率從(cong) 開發初期的45%提高到51%。黑龍江省先後遭遇低溫、多雨、春澇災害侵襲,水稻扣棚育苗、旱田整地播種嚴(yan) 重受阻,農(nong) 時普遍拖後10—15天,不能適時耕種的大田超過1億(yi) 畝(mu) 。麵對嚴(yan) 峻挑戰,全省各地調動一切力量,落實指導服務、結構調整、品種調換、人工播種等關(guan) 鍵措施,把災害影響減少到了最低程度。
當前,正值冬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重要時期。據農(nong) 業(ye) 部農(nong) 情調度消息,由於(yu) 政策扶持有力,市場價(jia) 格拉動,今年農(nong) 民秋冬種積極性較高,預計全國秋冬播農(nong) 作物7.1億(yi) 畝(mu) ,比上年增加1000萬(wan) 畝(mu) 左右。其中,糧食、油料、蔬菜麵積均不同程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