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本田4整車工廠停產 日損產值或超2億

  5月26日晚,隨著東(dong) 風本田武漢工廠的最後一輛汽車駛下總裝線,本田在華4家組裝廠開始全部停工,因為(wei) 零部件供應斷貨。持續了7天的變速箱工人停工,最終波及整車生產(chan) 以及其他上遊供應商。

  昨日(5月27日),本田中國新聞發言人朱林傑向記者證實,本田在中國的4家整車組裝工廠全部停產(chan) ,它們(men) 分別屬於(yu) 3家公司,即兩(liang) 家合資企業(ye) 和本田中國出口公司。

  據粗略估計,這3家整車生產(chan) 公司加上本田零部件公司全部停產(chan) ,日損失產(chan) 值可達2.4億(yi) 元。同時,與(yu) 本田整車生產(chan) 配套的其他零部件公司也受其所累,部分工廠開始放假。

  本田零部件公司的工人則繼續停工,本田方麵昨日尚未出台有效的應對措施。

  5工廠停產(chan) 波及7款車型

  由於(yu) 與(yu) 中國工人的談判進程緩慢,本田零部件公司停產(chan) 已拖累本田在中國的整車生產(chan) 。

  昨日,本田中國和另兩(liang) 家合資公司的負責人分別向記者證實了停產(chan) 事實,截至目前,本田在中國停產(chan) 的工廠涉及1個(ge) 零部件工廠和4個(ge) 整車組裝廠。

  據了解,目前受影響的車型包括CRV、思鉑睿和思域等7款在華銷售車型,這還沒有算出口公司生產(chan) 的車型。

  據早前消息,本田合資公司於(yu) 本周初相繼停產(chan) ,工廠已對工人放假,廠方沒有確定上班時間。

  東(dong) 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透露,公司已調整生產(chan) 流程,部分生產(chan) 線上的工人放假,部分工人安排去做其他工作,相信不久就會(hui) 複產(chan) 。

  日產(chan) 值損失或達2.4億(yi) 元

  停產(chan) 對這5家工廠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通過一些數據進行了分析。

  根據兩(liang) 家合資公司4月份的銷售數據,假設實際生產(chan) 量和銷售量相當,兩(liang) 家一天的總產(chan) 能在1800輛。若再算上本田中國出口公司,總產(chan) 能約2000輛。

  東(dong) 風本田相關(guan) 人士也向記者證實:“近幾個(ge) 月,東(dong) 風本田每天的銷量為(wei) 860輛,大致上下浮動。”

  一份來自本田的2009年報顯示,本田汽車業(ye) 務(不包括零部件業(ye) 務)2009年亞(ya) 太區銷售量為(wei) 79萬(wan) 輛,其中中國58萬(wan) 輛,銷售額合人民幣816.4億(yi) 元,單車均價(jia) 在10萬(wan) 元以上。

  根據產(chan) 能和交易均價(jia) 粗略計算,本田4家整車組裝線的日產(chan) 值應在2億(yi) 元,加上此前本田零部件公司高層對媒體(ti) 估計的日損失產(chan) 值4000萬(wan) 元,這5家工廠的日產(chan) 值損失合計約為(wei) 2.4億(yi) 元。

  當然,合資公司的損失,中方也將承擔很大一部分。

  勞資雙方僵局仍在持續

  損失正在擴大,但勞資方的僵局仍在持續。

  昨日,本田零部件公司向員工分發了一份“不罷工協議”,要求工人簽名,不簽名就辭職。

  記者獲悉,“不罷工協議”其實是一份承諾書(shu) ,內(nei) 容包括嚴(yan) 格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以及公司《就業(ye) 規則》和本人與(yu) 公司簽署的現行有效的用工協議相關(guan) 規定,決(jue) 不領導、組織、參與(yu) 怠工、停工、罷工,不參與(yu) 未經公司事先許可的集會(hui) 等。如有違反,自願接受公司按照公司《就業(ye) 規則》以及《勞動合同》等約定處理。

  一名員工透露,這份“協議”在中午由班長、係長、部長等在車間向員工分發,並口頭稱“不簽視為(wei) 無條件辭職”。

  為(wei) 回應“不罷工協議”,昨日工人也為(wei) 公司擬了一份承諾書(shu) ,主要內(nei) 容包括:增加工人工資、改革公司管理製度、召回被開除員工並賠禮道歉、重組目前工會(hui) 、公司不許秋後算賬。

  一些工人將在公司打卡處張貼該承諾書(shu) ,同時提交給一名日方領導。有工人表示:“如公司對以上事項任何一點不能做到,我們(men) 員工就不會(hui) 恢複生產(chan) 。”

  截至記者發稿時,工人仍未收到公司的回複。

  波及其他零部件供應商

  停產(chan) 事件使兩(liang) 家合資公司心急如焚。其負責人士均對記者表示,已與(yu) 本田中國溝通,希望盡快零部件供應,“不管哪裏生產(chan) 的,保證質量就行”。

  但本田中國新聞發言人朱林傑並未對記者透露任何信息,隻表示:“不知道本田總部是否啟動了零部件應急機製,希望早點與(yu) 工人達成共識以恢複生產(chan) 。”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說,本田可從(cong) 在日本的變速器生產(chan) 工廠臨(lin) 時調來一批,但這會(hui) 增加成本,比如長途運輸費用,以及零部件進口關(guan) 稅。汽車專(zhuan) 家賈新光也認為(wei) ,臨(lin) 時調劑零部件並不可行,重要的還是解決(jue) 本土生產(chan) 問題。

  據了解,本田零部件公司停工已經影響到其他零部件供應商,有的供應商已開始調整生產(chan) 計劃。

  一位為(wei) 本田汽車提供鈑金的企業(ye) 員工透露,該企業(ye) 大部分員工已於(yu) 周二放假,公司還發通知說,暫定5月29日也放假。

  談到放假對公司造成的損失,該員工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會(hui) 通過上班日程的調換,把落下的計劃做回來。”

  銷售和售後暫未受影響

  在中國市場,本田是日係車企的翹楚。盡管停工事件已持續一周,但上海和廣州兩(liang) 地的本田經銷商均表示,停工事件暫未影響到銷售和售後環節。

  廣汽本田公關(guan) 人士表示,雖然公司已停產(chan) 兩(liang) 天,但目前的基本庫存暫時能滿足市場供應,“暫未收到經銷商或市場的不良反饋”。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聯係廣州的多家經銷商,他們(men) 均表示,目前各種車型的庫存較穩定。一位銷售經理透露,除了白色雅閣2.0,其他車型均有現貨。

  一位東(dong) 風本田上海經銷商老總對記者表示,“CR-V和思域的銷售都很正常,沒有受到影響。”該老總說,東(dong) 風本田銷售體(ti) 係內(nei) 的庫存量是一個(ge) 月,這意味銷量還可以持續一個(ge) 月,在售後方麵,零部件配件庫存也充足。

  不過,這位老總已開始提醒銷售人員,如果哪個(ge) 車型沒有現車,不要再定具體(ti) 的交車時間,因為(wei) 停產(chan) 事件的進展不明朗。

  盡管如此,本田經銷商們(men) 仍對未來表示擔憂,希望問題早日解決(jue) ,以及時解決(jue) 生產(chan) 問題。

  本田零部件公司停工 員工稱平均工資僅(jin) 1500元

  伊東(dong) 孝紳(本田社長)沒有想到,本田在華最大零部件公司之一——位於(yu) 廣東(dong) 佛山的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下稱“本田零部件公司”)本周會(hui) 用停工來歡迎他的第四次來華。

  因為(wei) 多方力量的卷入,主要生產(chan) 汽車核心零部件變速箱的本田零部件公司的此次停工,正在演變成一場重大事件,在愈演愈烈的“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襯托下,關(guan) 於(yu) 基層員工的利益和生存狀態,從(cong) 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赤裸裸地展示在公眾(zhong) 麵前。

  一個(ge) 鮮明的事實是:本田汽車一直是全球和中國贏利能力最好的幾家公司之一,但是相比單車利潤最高達4萬(wan) 元的經營業(ye) 績,本田零部件公司員工所反映的“平均1500元”的月收入,顯得如此不和諧。不單是本田零部件公司,在中國汽車製造行業(ye) 仍然高利潤的背後,基層員工的收入的合理訴求一直未得到保證。

  此次本田零部件公司的停工事件,提醒本田必須關(guan) 注在華企業(ye) 員工的利益訴求。通過此事,也提醒業(ye) 界反思,包括本田在內(nei) 的各個(ge) 大型汽車製造企業(ye) 的供應鏈是不是出了問題?

  因為(wei) 本田在華合資整車企業(ye) 都是使用本田零部件公司所產(chan) 的變速箱,此次停工已導致本田在華整車企業(ye) 的暫時停產(chan) 。實際上,和通用汽車以及大眾(zhong) 汽車等公司不同,以豐(feng) 田汽車和本田汽車為(wei) 代表的日係汽車公司一直有著獨立的零部件供應體(ti) 係,最高峰的時候,出自豐(feng) 田汽車的電裝集團占據豐(feng) 田汽車80%以上的零部件供應量。同樣,本田的全球供應體(ti) 係中的大部分企業(ye) 也和本田自身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所以,這些零部件企業(ye) 跟隨著豐(feng) 田汽車和本田汽車的全球拓展步伐,也分布在各個(ge) 整車廠的周圍。

  由於(yu) 曆史以及技術保護等諸多原因,在合資企業(ye) 進入中國第26個(ge) 年頭的今天,中國汽車合資公司仍然難改隻是外資公司的組裝基地的狀況,現在仍沒有根本性改觀。而且,外資公司通過股比換取市場的策略,也在麵臨(lin) 新的瓶頸——在中國汽車市場已榮登全球第一大市場之後,仍很難想象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先進懸掛係統以及集成電路總成等核心零部件和技術仍然牢牢掌握在外資品牌手裏。除非萬(wan) 不得已,外資不會(hui) 輕易出讓核心零部件公司的控製權。

  這和中國汽車業(ye) 獨特的產(chan) 業(ye) 政策有關(guan) ,根據產(chan) 業(ye) 政策的要求,合資的整車廠必須要嚴(yan) 格按照外方不大於(yu) 50%股比的要求來設立,而在零部件體(ti) 係則沒有相應的標準。這樣一來,從(cong) 外資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外資品牌會(hui) 千方百計地把核心零部件企業(ye) 以獨資形式來運營——以實現技術封鎖和利益最大化。

  此次停工的本田零部件公司就是一個(ge) 典型案例,該公司由本田技研工業(ye)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額出資,除生產(chan) 汽車變速箱外,還將生產(chan) 傳(chuan) 動軸和發動機組件等驅動係零部件,提供給本田在中國的合資整車企業(ye) 。本田零部件公司2007年春季投產(chan) ,初期年生產(chan) 能力為(wei) 24萬(wan) 套變速箱。

  早在1994年,本田就已在華成立了和東(dong) 風汽車公司合資的東(dong) 風本田零部件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一直是廣汽本田和東(dong) 風本田兩(liang) 家整車廠的主要供應商,但是隨著本田在華業(ye) 務的壯大,本田決(jue) 定成立一家獨資的零部件企業(ye) ,生產(chan) 變速箱等關(guan) 鍵零部件。

  這樣的事情其實不僅(jin) 僅(jin) 隻有本田汽車一家,大眾(zhong) 汽車的大連變速箱工廠也由大眾(zhong) 汽車絕對控股,加之大眾(zhong) 汽車占據60%股份的大連發動機工廠,占據整車20%左右成本和超過30%利潤的動力總成始終牢牢掌握在外資品牌企業(ye) 手裏。

  正因為(wei) 如此,各大外資品牌絕不會(hui) 把利潤如此豐(feng) 厚的業(ye) 務單元拱手相讓,也是這樣的唯一性、缺乏備用的競爭(zheng) 配套體(ti) 係,導致這些企業(ye) 在零部件工廠因故停產(chan) 後,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就麵臨(lin) 全部停擺的尷尬。

  外資品牌汽車供應鏈的脆弱值得業(ye) 界警醒,汽車產(chan) 業(ye) 在輝煌的背後,還有太多秘密,太多不完美。

  東(dong) 風本田自26日起被迫停工

  東(dong) 風本田總共4000多名員工的工廠,現在隻有幾百人在上班,每天損失接近1.8億(yi) 元。近日廣東(dong) 佛山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停產(chan) ,造成包括東(dong) 風本田在內(nei) 的4家本田在華工廠全部停產(chan) 。

  從(cong) 26日下午4點開始,東(dong) 風本田工廠總裝、塗裝等生產(chan) 線已經停機了,東(dong) 風本田相關(guan) 人員對記者稱,廣東(dong) 佛山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向東(dong) 風本田供應變速箱和發動機曲軸、活塞等關(guan) 鍵零部件,對方一停產(chan) ,等於(yu) 東(dong) 風本田既沒有變速箱也沒有發動機裝配了,相關(guan) 備件庫存已經用完,不得不停產(chan) 。

  本田中國新聞發言人朱林傑表示,東(dong) 風本田宣布本月26日-28日暫時停產(chan) ,但28日後能否恢複生產(chan) 未能確定。據介紹,廣東(dong) 佛山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一天不複工,東(dong) 風本田就沒法複產(chan) 。即使佛山公司28日複工,零部件從(cong) 廣東(dong) 運到武漢還需要1天時間,東(dong) 風本田至少將停產(chan) 3天以上。

  停產(chan) 造成的損失十分巨大,5月份以來東(dong) 風本田汽車產(chan) 量已經提升至日產(chan) 1000輛,以平均售價(jia) 18萬(wan) 元計算,每日產(chan) 值損失超過1.8億(yi) 元。

  朱林傑表示目前佛山市相關(guan) 政府部門也在協調此事,本田公司亦會(hui) 盡最大的努力,盡快恢複幾家工廠的生產(chan) 以減少相應的損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