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及中化競奪巴西海上油田一事終分勝負。
5月26日,中化集團內(nei) 部人士對記者證實,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與(yu)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達成協議,以30.7億(yi) 美元的對價(jia) 從(cong) 後者手中購買(mai) 其位於(yu) 巴西海上的Peregrino油田40%股權。
根據交易規則,這樁收購尚需獲得巴西及中國兩(liang) 國政府批準。“從(cong) 目前中巴兩(liang) 國政府關(guan) 係來看,交易獲得批準應該問題不大。”上述中化人士表示。
同時,由於(yu) 中化報價(jia) 所支付對價(jia) 的估價(jia) 基準日為(wei) 2010年1月1日,因此最終的收購價(jia) 格也將按照並購慣例進行調整。
若順利,這將是年內(nei) 第二家中國公司大規模進入巴西石油開采領域,此前,中石化與(yu)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署貸款換石油協議。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認為(wei) ,“南美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產(chan) 地之一,不過這個(ge) 地區重油較多,含硫量高,油田產(chan) 量相對較低。過去這裏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是委內(nei) 瑞拉,但近幾年隨著巴西陸續發現幾個(ge) 特大型海上油田,逐步成為(wei) 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從(cong) 今年的進口數據來看,我國進口巴西石油的數量上升很快,巴西正成為(wei) 中國重要的石油進口國。”
因此,此次並購的直接競爭(zheng) 方為(wei) 中海油及中化兩(liang) 家中國公司。對此,董秀成認為(wei) ,“現在我們(men) 的國企都是上市公司,也非常市場化了,競爭(zheng) 也很正常。且中國企業(ye) 參與(yu) 海外項目競標時,多一些企業(ye) 參與(yu) 更好,這樣投標方案越多,中標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作為(wei) 以石油貿易起家的中國第四大石油集團,中化集團近年來正奮力向上遊進軍(jun) 。
“目前國內(nei) 油氣板塊已被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瓜分完畢,要想發展上遊、打造上下遊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擺在中化集團麵前的出路隻有三條。”董秀認為(wei) ,第一條路就是拿下國內(nei) 三大石油公司還未注冊(ce) 的油氣區塊開;第二條路就是從(cong) 三大石油公司手裏購買(mai) 已被注冊(ce) 的區塊。但目前三大石油公司剩下的區塊無不是難啃的“硬骨頭”,而從(cong) 三大公司手上買(mai) 油氣區塊,也基本上是“理論上”存在可能性。
因此,輾轉海外是最可行的一條出路。中化集團不得不選擇“海外收購”。
“海外收購對於(yu) 中化集團做大油氣、形成上下遊一體(ti) 化的石油公司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收購上遊資產(chan) ,有利於(yu) 中化資源整合,也為(wei) 其下遊業(ye) 務提供保證,以此推動其批發和零售業(ye) 務的進一步開展。”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wei) 。
中化集團公司副總裁李輝近期在公開場合表示,預計到2012年,中化上遊油氣份額內(nei) 產(chan) 量可達500萬(wan) 噸,到2020年可達1000萬(wan) 噸,份額內(nei) 可采儲(chu) 量達1億(yi) 噸。
他同時還表示,中化集團未來希望向非洲、中東(dong) 和南美三個(ge) 區域投資,同時還會(hui) 密切關(guan) 注東(dong) 南亞(ya) 、中亞(ya) 和前蘇聯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