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疲軟的需求,不斷上漲的原料成本和匯率浮動,讓世界巧克力市場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增長乏力,中國市場則是例外。“接下來的10年中,中國會(hui) 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巧克力市場。”日前瑪氏(中國)總裁易瀚博這樣說。
“在中國,每個(ge) 消費者的年均巧克力消費量是100~200克之間,不同的地區也有差異;但在國外,英國為(wei) 12公斤,美國是8公斤左右”易瀚博說,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但是巧克力市場的發展還遠遠落後於(yu) 經濟發展的腳步。
來自行業(ye) 的數據顯示,中國正率領該產(chan) 業(ye) 走出低穀。這也引發了行業(ye) 巨頭爭(zheng) 相對華投資。瑪氏今年在中國投放了20多個(ge) 新品種,易瀚博告訴記者:“現在中國的巧克力銷售量能占我們(men) 全球業(ye) 務的5%。未來5年,這個(ge) 數量將翻番到10%。”
三大因素困擾中國巧克力市場
首先是原料壓力。巧克力原料中最多的應是可可,其價(jia) 格在三季度一度突破了2465英鎊/噸,采購的糖價(jia) 也有10%~15%的漲幅。
此外,中國的消費習(xi) 慣問題。從(cong) 零食選擇上來說,中國消費者還沒有把巧克力作為(wei) 他們(men) 零食選擇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最後,可可也麵臨(lin) 可持續供應問題。麵臨(lin) 漲價(jia) ,部分廠家或會(hui) 更改配方起用口感類似的代可可脂(一種人造硬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