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近一年的武廣高鐵,首年有望實現50億(yi) 左右的總收入。
熟知高鐵情況的人士透露,按照今年前11個(ge) 月的客流情況估算,武廣高鐵首年實現50億(yi) 左右的收入不成問題。50億(yi) 的收入已經足夠覆蓋武廣高鐵首年需支付的26億(yi) 銀行貸款利息,以及支付給廣鐵集團和武漢鐵路局的20億(yi) 左右的委托運營費,甚至還能略微覆蓋運營首年的部分固定資產(chan) 折舊費用。
“50億(yi) 左右的票價(jia) 收入意味著高鐵運營首年的現金流將不成問題。”上述人士說。
參與(yu) 武廣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論證的專(zhuan) 家組人士評價(jia) ,高鐵實際運營的情況遠遠好於(yu) 早前估算,“不考慮設備折舊部分,原本以為(wei) 至少要2010年以後才可能出現正的現金流。”
另有鐵路係統分析人士提示,對這一線路的成本收益評估待2012年京廣高鐵全線貫通後會(hui) 更為(wei) 準確,北京至武漢段高鐵未能聯通會(hui) 明顯製約武廣高鐵客流的增長。
他還提醒,武廣高鐵雖然是正在建設中的高鐵網絡盈虧(kui) 評價(jia) 的一個(ge) 前期參考樣本,但高鐵網絡基本建成後整體(ti) 盈虧(kui) 能否這麽(me) 快實現大致平衡還是未知。
首年賬單
前述知情人士說,武廣高鐵首年這50億(yi) 的總收入,基本都來自售票的貢獻,僅(jin) 有1億(yi) 左右來自車站服務費和線路使用費收入,“票價(jia) 收入月均大約4億(yi) 元”。
該人士所獲悉的武廣高鐵運營首年的設備折舊費用接近30億(yi) ,銀行利息26億(yi) ,另外由於(yu) 武廣高鐵是委托給廣鐵集團和武漢鐵路局代為(wei) 運營,武廣高鐵的法人代表武廣客運專(zhuan) 線有限責任公司還需要支付給兩(liang) 路局20億(yi) 左右的委托運營費。
這一委托運營費用是由鐵道部根據過往線路的工作量資料清算得出,預計以後每年會(hui) 隨著客流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但是變化幅度不大。
前述曾參與(yu) 武廣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論證的專(zhuan) 家告訴記者,現在估算武廣高鐵首年的現金流不緊張,並未考慮設備等折舊率的完全覆蓋,鐵道部當前的盈虧(kui) 計算一般都不將建設投資納入,這僅(jin) 僅(jin) 是一種“財務算小賬”的方式。
不過他也表示,依照鐵路運營初期的規律,票價(jia) 收益能夠覆蓋運營成本已經屬於(yu) 效益非常好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運營收入不太可能完全補償(chang) 設備折舊費用。
“財務小賬單”上的盈虧(kui) 平衡受益於(yu) 客流量的增長的超預期。
實際上,在客流量的倒逼之下,武廣高鐵已經四次調整了列車運行圖。最新的一次調圖是在今年中秋節前,這條線路動車的每日最高開行列數大幅增加至160列。
前述熟知高鐵運營情況的人士介紹,武廣高鐵在運營之初分配到的動車車體(ti) 數量有限,每日56列的開行列數持續了相當長時間,這影響到了武廣高鐵早期運量的釋放;一直到完成第四次調圖,才感覺能夠應付線路的客流需求。
作為(wei) 當前全球最長的一條高速鐵路線,武廣高鐵整體(ti) 造價(jia) 大約在1200億(yi) 人民幣。根據此前鐵路係統在武廣高鐵前期籌備會(hui) 議上的估算,武廣高鐵的項目總投資預計為(wei) 1166億(yi) ,不過根據本報獲悉的情況,實際的投資額將大幅超過這一預算額,不過由於(yu) 結算還未完成,投資額的準確數據仍然未見出爐。
這筆過千億(yi) 的建設資金中,約半數來自銀團及信托的貸款,因此武廣公司每年需要支付20多億(yi) 的貸款利息,而高鐵的設備折舊一般按照3%左右估算。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武廣高鐵早前的可行性報告,整個(ge) 項目有望在12年左右收回成本,前15年年均收益率在8%左右,20年後,收益率有望達到20%。而這一估算的依據是客運周轉量每年保持8%的增速。客運周轉量是衡量客流量的重要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