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錢潮湧動 新能源汽車產業投入幾何

  ● 《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稱,未來10年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yi) 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

  ● 從(cong) 2011年到2015年,國家電網計劃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4000座,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站將達10000座。截至今年底,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3億(yi) 元,未來5年投資140億(yi) 元,2016年到2020年間再投資180億(yi) 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320億(yi) 元。

  ● 國內(nei) 車企發布新能源汽車投資規劃,少則幾十億(yi) ,多則上百億(yi) 。

  ● 地方政府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投資規模均不低於(yu) 十億(yi) 元。

  到底有多少錢會(hui) 流向新能源汽車?

  11月25日,由國家發改委會(hui) 同環保部等編製的《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下稱“環保規劃”)已通過國務院批準,涉及具體(ti) 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麵的政策支持目前還在研究中。據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環保投資需求將比過去五年增加一倍以上,超過3萬(wan) 億(yi) 元。

  作為(wei) 框架式規劃,環保規劃是“十二五”時期七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規劃之一。《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伴著這個(ge) 框架性規劃的獲批,醞釀已久的《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1-2020年)》近日將正式出台,根據已曝光的這一規劃草案內(nei) 容,未來10年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yi) 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

  “政策上的投入往往隻是個(ge) 數字,它將撬動地方政府、企業(ye) 、資本市場等更多的資金。”民族證券汽車分析師曹鶴認為(wei) ,“如此龐大的規劃下,新能源汽車未來5~10年的產(chan) 業(ye) 投入規模可能將達數千億(yi) 元。”

  新能源汽車前途如何,這至今是個(ge) 沒有答案的複雜命題。但眼下伴隨著已出或將出的相關(guan) 政策,數千億(yi) 甚至更多資金已開始蓄勢。也許在新能源汽車真正實現產(chan) 業(ye) 化之前,可以給這個(ge) 行業(ye) 的“錢”途先算算賬。

  電網開閘

  對於(yu) 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被視為(wei) 重點發展方向的電動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缺失一向備受詬病。而由於(yu) 投入大,收益模式不確定,基礎設施相關(guan) 公司始終抱緊資金審慎觀望。不過,眼下他們(men) 已不再猶豫,未來5年,國內(nei) 電動汽車用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將超百億(yi) 元,以國家電網為(wei) 代表的能源企業(ye) 將主導這一巨額投資。

  11月25日,一份國家電網公司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的規劃曝光。根據這份規劃,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在有營業(ye) 區的27家網省公司全麵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從(cong) 2011年到2015年,國家電網計劃建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達到4000座,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站將達到10000座。

  其中,涉及的資金量巨大。截至今年底,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yi) 元,未來5年投資140億(yi) 元,2016年到2020年間再投資180億(yi) 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yi) 元。

  這還僅(jin) 是國家電網一家公司的投資規劃。充電及更換電池所需的基礎設施是發展電動汽車的先決(jue) 條件。由於(yu) 看到充電站建設在未來給企業(ye) 帶來的市場機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中海油等能源企業(ye) 已正式宣布進入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領域。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預測,目前總體(ti) 仍處於(yu) 起步階段,鑒於(yu) 各地政府和企業(ye) 的熱情非常高漲,基礎設施投入總體(ti) 規模可能接近千億(yi) 元。

  國家電網公司決(jue) 定開閘的背後,與(yu) 政策的“給力”相關(guan) 。11月10日,工信部裝備工業(ye) 司公布《電動汽車傳(chuan) 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等三項係列推薦性國家標準向社會(hui) 征求意見,這意味著電動車充電接口有望統一。

  此前,中國尚無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主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國家電網公司與(yu) 南方電網公司都采取了各自的標準,各地政府也都分別出台了不同的充電站地方標準,各地建設的充電站接口不統一。

  《電動汽車傳(chuan) 導充電用連接裝置》將改變這種局麵。工信部相關(guan) 人士透露,未來在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分工上,國家能源局將主要負責充電設施的布局、選址和建設規模,工信部將主要負責統一充電設備標準和充電接口標準,改變過去散亂(luan) 的局麵。

  同時,環保規劃中提及,節能環保企業(ye) 今後將有望獲得更多稅收優(you) 惠。更多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相關(guan) 政策鼓勵下,一旦充電設備和充電結構等有了統一標準,將加速充電站的普及與(yu) 推廣。

  千億(yi) 規劃將出

  另一項可能在更大範圍帶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的政策,是近期將出台的《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1-2020年)》,其草案內(nei) 容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化和市場規模要達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wan) 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wei) 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chan) 銷量達到1500萬(wan) 輛。

  在這樣的目標索引下,上述草案內(nei) 容建議,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間,中央財政投入1000億(yi) 元巨資。其中,500億(yi) 元為(wei) 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重點支持關(guan) 鍵技術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促進公共平台等聯合開發機製;300億(yi) 元用於(yu) 支持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200億(yi) 元用於(yu) 推廣混合動力汽車為(wei) 重點的節能汽車。

  草案內(nei) 容中還建議,未來10年,政府在稅收政策給予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推廣以很大優(you) 惠。比如,免征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普通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和消費稅。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整車企業(ye) 及關(guan) 鍵零部件企業(ye) ,將享受國家有關(guan) 高新技術企業(ye) 所得稅稅收優(you) 惠政策。

  在如此給力的政策預期下,國內(nei) 各車企早已紛紛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投資規劃,少則幾十億(yi) ,多則上百億(yi) 。各地方政府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等也如雨後春筍般興(xing) 起,投資規模均不低於(yu) 10億(yi) 元。

  另外,參與(yu) 上述規劃製定的有關(guan) 業(ye) 內(nei) 人士證實,《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1-2020年)》最終版本刪掉了有關(guan) 中方必須控股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合資公司的內(nei) 容,此前的規劃草案中,為(wei) 避免傳(chuan) 統汽車領域關(guan) 鍵技術空心化的老路,曾規定“新建車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控製係統等新能源汽車關(guan) 鍵零部件合資企業(ye) 需具有自主研究能力和知識產(chan) 權,中方股比不得低於(yu) 51%”。

  這樣一來,一方麵政策加大了跨國公司向中國技術轉讓的吸引力,同時也可能令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投入加大。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wei) ,在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引力”下,更多的跨國資本也將在未來流向中國。

  業(ye) 外資本蓄勢

  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在國內(nei) 越來越受追捧的同時,不僅(jin) 業(ye) 內(nei) 整車、零部件企業(ye) 轉向新能源投資,越來越多的業(ye) 外資本,尤其是資本市場,也瞄準這一領域。

  清華大學汽車係教授陳全世透露,最近兩(liang) 年,他明顯感覺到外界對電動車的熱情。時常有些想投資國內(nei) 電動車領域的業(ye) 外人士找到他,希望介紹合適的投資對象。這些人中有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也有財大氣粗的房地產(chan) 商。

  曹鶴也透露,最近兩(liang) 年經常有類似業(ye) 外人士跟他谘詢新能源尤其是電動車投資。“這些業(ye) 外人士不愁資金,愁項目。”今年早些時候已發布了電動車的深圳陸地方舟公司執行總裁劉礎瑞就曾透露,他們(men) 公司之前已吸引到第一批投資基金,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募資。

  多位與(yu) 地方政府洽談過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企業(ye) 也透露:“凡和我們(men) 接觸過的地方政府都對新能源汽車項目格外重視,一方麵新能源是國家鼓勵的方向,另一方麵投資規模相對較大的汽車業(ye) 成了地方政府的支柱性產(chan) 業(ye) 。兩(liang) 者結合,地方政府不僅(jin) 承諾在土地、稅收上給予優(you) 惠,甚至答應幫助牽線風險投資基金。”

  事實上,到底有多少錢會(hui) 流向新能源汽車目前還無法完全統計,從(cong) 各方反應來看,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潮會(hui) 一浪接著一浪。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政策給力,各方積極響應,但到目前為(wei) 止,新能源汽車仍然隻能算是一個(ge) 不確定性的產(chan) 業(ye) ,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關(guan) 重重。也正因如此,在這些投資主體(ti) 中,有人或能抓住良機,有人或許成為(wei) “炮灰”。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