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對於(yu) 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樣的現實早已遠去。現代人對服裝消費需求的迅速擴大,已在中國造就了一個(ge) 迅猛發展的服裝產(chan) 業(ye) 。數據顯示,早在上個(ge) 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就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chan) 國、出口國和消費國。
國家統計局網站的數據顯示,限額以上服裝批發和服裝零售業(ye) 銷售額,2008年已達到5244.1億(yi) 元,比4年前增長了69.6%。其中,服裝零售額增長迅速,4年增長了1.39倍,達到2655.6億(yi) 元。
在今年7月舉(ju) 行的“2010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報告”聯合發布會(hui) 上,中國紡織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杜鈺洲透露,我國紡織工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的內(nei) 銷產(chan) 值增長了28.26%,創造了曆史同期的最好成績。
我國服裝業(ye) 的逐步壯大,還體(ti) 現在對外出口增長上。《人民日報》的報道顯示,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達32.71%。今年上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已經超過曆史最高水平。
然而,近年來,盡管我國服裝企業(ye) 的品牌意識在不斷增強,也出現了不少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著名品牌,但這些品牌仍缺乏國際競爭(zheng) 力。
據悉,同樣精工細料的服裝,國內(nei) 的品牌利潤隻是國外品牌的三分之一。有專(zhuan) 家表示,我國服裝業(ye) 仍然處於(yu) 供應鏈的低端,缺少原創品牌成最大軟肋。中國企業(ye) 雖掌握了世界上最頂級的服裝加工技術,但多數是靠數量擴張和廉價(jia) 勞動力等低成本優(you) 勢與(yu) 國際品牌競爭(zheng) ,品牌文化、經營和物流環節等都沒有達到國際品牌的水平。“出口8億(yi) 件襯衫,才能買(mai) 一架A380空客飛機”的尷尬局麵,並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我國服裝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低,還體(ti) 現在原創能力欠缺和設計水平低等現狀上。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國產(chan) 服裝在設計方麵出現大量模仿和抄襲,普遍存在“國內(nei) 一般品牌抄國內(nei) 大品牌,國內(nei) 大品牌抄襲國外大品牌”現象。
這一現狀,也導致一大批國內(nei) 中小服裝企業(ye) ,在剛剛過去的全球金融危機中破產(chan) 、倒閉。如今,在棉價(jia) 上漲壓力下,國內(nei) 服裝企業(ye) 又將麵臨(lin) 新的考驗。
不過,有分析認為(wei) ,這些壓力對我國服裝業(ye) 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服裝消費正向品牌化時代邁進,中國服裝(8.41,-0.04,-0.47%)業(ye) 應繼續推動服裝品牌發展戰略,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服裝企業(ye) 隻有及時把握消費者心理,不斷求新求異,才能在競爭(zheng) 中贏得主動。
中國服裝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蔣衡傑曾指出,目前我國服裝業(ye) 已進入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的時代。走品牌之路,推進中國名牌戰略,才是中國服裝業(ye) 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3月召開的“如意·中國服裝論壇”上,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呂誌華表示,有創新能力的服裝企業(ye) ,完全可以通過注冊(ce) 商標的方式,把企業(ye) 的品牌和技術涵蓋到商標裏,通過商標的運作提升品牌附加值。比如在服裝行業(ye) 中,奧地利的“莫代爾”是一種麵料製作工藝,由於(yu) 注冊(ce) 了商標,我們(men) 的企業(ye) 如果使用“莫代爾”這個(ge) 名字,就得為(wei) 商標注冊(ce) 人提供使用許可費。
而對一些實力不強的小企業(ye) 來說,可以依靠個(ge) 性化的原創設計來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據了解,淘寶網上就有很多店依托小型服裝加工廠,推出一係列個(ge) 性化的服裝,有的款式一天就能賣出幾千件。
此外,服裝品牌的文化內(nei) 涵,已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關(guan) 注。中國青年報社會(hui) 調查中心今年10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0.8%的受訪者確認身邊很多人消費的是符號,而非商品本身。
今年4月,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少峰教授,在“後危機時代中國服裝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高峰論壇上提出,從(cong) 服裝業(ye) 到時尚業(ye) ,關(guan) 鍵要靠創新和創意,通過文化創新提升時尚產(chan) 業(ye) 的價(jia) 值。服裝企業(ye) 的文化創意能力,產(chan) 業(ye) 鏈整合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zheng) 中起到決(jue) 定性的作用。
據《經濟日報》11月5日報道,英國貿易投資署日前發布的《英國時裝行業(ye) 價(jia) 值》報告稱,時裝行業(ye) 對英國經濟的直接貢獻為(wei) 210億(yi) 英鎊,間接貢獻為(wei) 160億(yi) 英鎊。英國時裝行業(ye) 直接雇員81.6萬(wan) 人,是所有創意產(chan) 業(ye) 中雇員最多的行業(ye) ,其產(chan) 值在英國81個(ge) 行業(ye) 中排名第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