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ei) 憂外患之下,中國鋼鐵業(ye) 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度仍然看不到鐵礦石市場的春天。一方麵,國內(nei) 礦開采難度大、成本高;另一方麵,三大礦壟斷致使鐵礦石價(jia) 格持續暴漲。在19日舉(ju) 辦的“我的鋼鐵網礦石年會(hui) ”上,諸多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對於(yu) 今後的形勢很難樂(le) 觀。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鋼協日前宣布2011年度鐵礦石談判已經開始,但“談判”二字在如此高規格的礦石會(hui) 議上卻鮮被提及。大家更為(wei) 關(guan) 心的是,在礦石定價(jia) 模式已定的情況下,中國鋼鐵業(ye) 將何去何從(cong) ?
補齊礦石短板
“盡管我國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礦石進口國,但市場話語權的缺失始終讓我國鋼企處於(yu) 頗為(wei) 尷尬的境地,鐵礦石短板亟待彌補。”中國冶金礦山企業(ye) 協會(hui) 顧問焦玉書(shu) 表示。
他認為(wei) ,應該盡快建立鐵礦石資源安全保障供應體(ti) 係,一是要加快國內(nei) 礦開發的力度,二要加快“走出去”境外開礦的步伐。為(wei) 支持國內(nei) 礦開發,政府應設立綠色通道,以聯合辦公的方式審批,加快礦山建設速度,保證未來達到年產(chan) 13億(yi) 噸的規模,從(cong) 而衝(chong) 破國外礦山的壟斷。
開發國外礦方麵,可以借鑒日本經驗,權益進口礦要爭(zheng) 取達到總進口量的50%以上,由年5000萬(wan) 噸增加到3億(yi) 噸。“要實行國貨國運,用中國的貨輪運進口礦,肥水不流外人田。”據悉,目前進口礦中用中國貨輪運輸的僅(jin) 占10%。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國土部目前正在醞釀在全國21個(ge) 省份開展大規模地質找礦行動,力爭(zheng) 將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降到50%以下。不過,開發國內(nei) 礦仍然麵臨(lin) 不少難題。如鐵礦品位低、埋藏深,從(cong) 目前來看,開采的價(jia) 值相對較小。
山東(dong) 兗(yan) 州之前曾發現一處遠景資源量為(wei) 5億(yi) 噸的鐵礦,潛在經濟價(jia) 值500億(yi) 元。濟寧市發改委工業(ye) 科科長孔慶輝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nei) 尚不具備開采該礦山的技術設備,開采成本較大,因此他們(men) 暫不計劃開發這一鐵礦。這也代表了國內(nei) 諸多礦山麵臨(lin) 的困境。
產(chan) 業(ye) 集中度太低
“新的定價(jia) 模式推行以來,我國鋼鐵業(ye) 就開始瀕臨(lin) 虧(kui) 損邊緣,即使偶爾有利潤也是微薄,國內(nei) 鋼企淪為(wei) 國外礦山的打工仔。”河北鋼鐵(3.91,0.07,1.82%)集團國際貿易公司經理姚永波如是說。
他認為(wei) ,中國鋼鐵業(ye) 目前的進入門檻較低,中小企業(ye) 、民營企業(ye) 過多、過於(yu) 分散,集中度太低。在他看來,兼並重組將是鋼鐵業(ye) 未來的發展主流。首先,中國應鼓勵發展3到5家產(chan) 量5000萬(wan) 噸以上,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企業(ye) 集團,再發展6到7家1000萬(wan) -3000萬(wan) 噸級的較強實力的鋼鐵企業(ye) ,把前十大鋼鐵企業(ye) 的產(chan) 能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其次,中國企業(ye) 海外開礦零敲碎打的投資方式不能有效打破鐵礦石巨頭的壟斷,應由國內(nei) 具有海外投資經驗的企業(ye) 為(wei) 主導,兼並海外的礦山項目,並且規劃尋找下一個(ge) 投資目標。中國的遠洋運輸也應加快海外兼並步伐,以提供安全可靠的運輸保障。
國內(nei) 礦山遇“死結”
“按離岸價(jia) 計算,今年的價(jia) 格比去年漲了一倍多,我國噸鐵成本由此增加600元。按全年噸鐵成本核算,我國今年比去年多花了400億(yi) 美元,相當於(yu) 丟(diu) 掉一個(ge) 三峽工程的價(jia) 款。”焦玉書(shu) 不無擔心地說。
“我的鋼鐵網”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賈良群認為(wei) ,目前國際經濟複蘇的態勢整體(ti) 沒有改變,鋼鐵市場對於(yu) 鐵礦石的需求仍然對礦價(jia) 形成強力支撐。“盡管全年我們(men) 的新開工項目僅(jin) 為(wei) 1.3萬(wan) 個(ge) ,但這些全是大項目,而且用的都是基礎性鋼材,對鋼材的需求仍然旺盛。”目前鋼鐵產(chan) 能再次放量,而國內(nei) 礦山的生產(chan) 能力已經很大,短期內(nei) 又遇到一個(ge) “死結”,鐵礦石價(jia) 格仍將堅挺。
與(yu) 會(hui) 的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均表示,短期內(nei) ,鐵礦石市場仍然將是緊平衡的狀態,但在中長期這一局麵有望改觀。“我覺得明年下半年鐵礦石市場或許會(hui) 出現供大於(yu) 需的局麵。”德意誌證券亞(ya) 洲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董事甘清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