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價(jia) 格全麵遭遇雪崩。短短兩(liang) 周時間,標準棉的現貨和期貨主力合約價(jia) 格分別下跌了10%和22%。
數位受訪分析人士11月23日指出,回收流動性的緊縮貨幣政策、棉價(jia) 在前期過度上漲後的內(nei) 在回調需求,都是這一輪暴跌不容忽視的外在因素。
不過,政府疾風驟雨般的行政調控,被認為(wei) 才是主導這一輪棉價(jia) 暴跌的關(guan) 鍵。
可以觀測到的是,作為(wei) 行業(ye) 風向標的魏橋集團,11月11日開始持續下調其三級棉和四級棉的皮棉到廠接收價(jia) ,數次單日的下調幅度甚至每噸超過千元,而就從(cong) 11日起,中國棉價(jia) 開始了其持續兩(liang) 周的暴跌之路。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紡織集團,一定程度上,中國棉價(jia) 的漲跌都因為(wei) 魏橋。”一位與(yu) 魏橋有接觸的山東(dong) 棉業(ye) 人士指出,根據他所獲得的消息,在10月中下旬棉花宏觀調控的聯席會(hui) 議後,政府已經明確將嚴(yan) 厲打擊炒作,且做好了調控預案,“調控思路應該在11月左右已經知會(hui) 魏橋。”
除了通過對龍頭企業(ye) 的直接管控來影響市場心理預期,國家發改委10月末完成新疆棉的調研工作後,新疆棉的密集出疆也在11月全麵啟動。
烏(wu) 魯木齊鐵路局人士11月23日透露,按照運力的安排,在12月底之前,鐵路要確保至少100萬(wan) 噸的新疆棉出疆,這已經超過中國一個(ge) 月的用棉量。新疆棉每日至少300車皮的發送力度,幾乎前所未有,“這樣的運力安排將持續到250萬(wan) 噸左右的疆棉全部完成外運。”
棉價(jia) 風向標魏橋
11月23日,中國棉花價(jia) 格指數(328級棉)收報27881元/噸,這一價(jia) 格比前日下跌了近500元/噸,比11月10日的棉價(jia) 高點30600元/噸下跌近10%。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說,前期棉價(jia) 超預期地上漲,已經把供需不平衡的因素嚴(yan) 重放大,持續暴漲後,棉價(jia) 自身也存在擠泡沫的內(nei) 在需求。
9月開始,中國棉花價(jia) 格在緩慢小漲了大半年後,開始急速上躥,328級棉超過3萬(wan) 元/噸的價(jia) 格高點比年初報價(jia) 整整翻了一倍。棉價(jia) 暴漲背後最直接的原因被認為(wei) 是供求本身的不平衡,按照600萬(wan) 噸的棉花產(chan) 量和1000萬(wan) 噸的用棉量估算,這一缺口高達400萬(wan) 噸。
不過,在一年一度的全國棉花電視電話會(hui) 議後,國家發改委、中國棉花協會(hui) 先後數次召開棉花宏調聯席會(hui) 、形勢會(hui) 商會(hui) ,對棉花價(jia) 格上漲的原因有了明確定調——供求基本麵等因素還不足以支撐棉價(jia) 如此暴漲,投機炒作導致了收購秩序的混亂(luan) 。
在農(nong) 產(chan) 品(20.12,0.15,0.75%)價(jia) 格普遍瘋漲,政府通脹管控承壓的背景下,重手整治的棉花調控預案隨之而來。
“嚴(yan) 厲打擊惡意炒作、監控重點企業(ye) ,是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前述山東(dong) 棉業(ye) 人士說,魏橋集團首當其衝(chong) 處於(yu) 嚴(yan) 密監控的範圍內(nei) 。看得到的是,11月11日,魏橋開始試探性下調其皮棉采購價(jia) ,三級皮棉的采購價(jia) 格小幅下調了200元/噸,同日,棉花現貨價(jia) 格、期貨價(jia) 格同步下滑。
11月13日開始,魏橋連續數日每日下調三級棉采購價(jia) 1000元/噸,棉花現貨、期貨價(jia) 格暴跌格局開始呈現。
魏橋紡織700萬(wan) 紗錠的產(chan) 能位居全球紡織業(ye) 第一,其每年棉花的消耗量大約100萬(wan) 噸左右,占全中國用棉量約10%。
前述棉業(ye) 人士說,他近期曾經到山東(dong) 多地調研,大大小小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ye) 們(men) 都是根據魏橋當天的皮棉收購報價(jia) ,倒推計算出籽棉的收購價(jia) 應該處在哪個(ge) 水平,“一旦超過這一售價(jia) ,收購就很難進行,棉商們(men) 深知這筆交易可能麵臨(lin) 虧(kui) 損風險。”
下遊的棉紡企業(ye) 們(men) 也都參照著魏橋報價(jia) 。廣東(dong) 一家頗具規模的棉紡企業(ye) 負責人透露,全國超過200萬(wan) 紗錠的棉紡企業(ye) 已經屈指可數,跟隨魏橋這樣的超大紡企報價(jia) 確定收購成本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製經營風險。
事實上,在魏橋接連下調收購報價(jia) 後,棉花的購銷已經全麵處於(yu) 停滯狀態。
前述人士說,當前棉紡這一鏈條上的基本情況是,棉農(nong) 不賣,棉販不收,棉花收購加工企業(ye) 收不著,加工出來的皮棉又銷售不出去。“當前還在敞開門收購的基本隻有魏橋一家,隻是收購的報價(jia) 一天比一天低。”22日、23日,魏橋三級棉收購價(jia) 分別下調了800元、500元/噸。
實際上,這一輪棉價(jia) 的瘋漲,行業(ye) 內(nei) 就曾有不少聲音將其部分歸因為(wei) 魏橋密集大幅上調皮棉收購價(jia) ,“推漲和拉跌的操作手法其實是一樣的”,一位在行業(ye) 內(nei) 浸淫多年為(wei) 一家大型棉紡企業(ye) 做操作谘詢的人士告訴記者,從(cong) 魏橋本身的意願來看,棉價(jia) 處於(yu) 上漲通道,對其有利,用前期低價(jia) 棉生產(chan) ,在棉和紗線價(jia) 格都上漲的情況下,不論後期是轉手賣棉還是賣紗都能獲得不菲收益,而這也是所有稍具規模的棉紡企業(ye) 今年上半年的操作路徑。
“魏橋近期拉跌的手法背後,並不排除龍頭企業(ye) 呼應政府抑製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瘋漲的可能性。”他說,行政打壓價(jia) 格的痕跡還是很明顯。
新疆棉密集出疆
改善市場供需也是棉花調控預案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
汪前進說,麵對今年400萬(wan) 噸的棉花缺口,進口棉和儲(chu) 備棉的補充必不可少,不過在8月-10月間投入100萬(wan) 噸儲(chu) 備棉入市後,國儲(chu) 手頭的儲(chu) 備棉資源估計已經不超過100萬(wan) 噸。
進口棉方麵,即便今年發改委再度增發滑準稅配額,國際棉價(jia) 高位的背景下,進口棉難以起到抑製國內(nei) 棉價(jia) 上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船期的緊張,使得大量的外棉難以及時到貨補充國內(nei) 需求。
前述廣東(dong) 大型紡織企業(ye) 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已經采購了數萬(wan) 噸美棉,但由於(yu) 船期的緊張,近期采購的美棉到貨時間要排到明年8月,印度棉到貨時間可以稍早,也要到4月、5月。該公司近期到貨的1萬(wan) 多噸進口棉都是若幹月以前簽訂的采購合同。該公司今年用棉的比例預計為(wei) 1/3進口棉,1/3內(nei) 地棉,1/3新疆棉,而在過去進口棉比重原本僅(jin) 在兩(liang) 成左右。
這一背景下,如何盤活中國國內(nei) 市場現有的資源成為(wei) 這一輪棉價(jia) 調控的關(guan) 鍵所在。
新疆占據著中國1/3的棉花產(chan) 量,新疆供銷社係統人士11月23日介紹,新疆官方和棉業(ye) 都估計今年的產(chan) 量大致在280萬(wan) 噸左右,但由於(yu) 新疆棉的產(chan) 量數據曆年偏差都不小,最終產(chan) 量數據存在大幅修正的可能性。
“如果按照280萬(wan) 噸產(chan) 量估算,出疆的棉花大致會(hui) 在250萬(wan) 噸左右。”前述人士說,由於(yu) 鐵路運力的製約,新疆棉出疆的進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棉價(jia) 的漲跌。
烏(wu) 魯木齊鐵路局人士11月23日透露,國家發改委10月末曾趕赴新疆調研棉花的購銷情況,並協調鐵路運輸,當時就確定了在年底前,每日至少要安排300車皮用於(yu) 棉花外運。
汪前進指,折算下來,每月能出疆的棉花就能達到30萬(wan) 噸左右,大致占中國一個(ge) 月用棉量的1/3。
前述鐵路人士指,從(cong) 9月份新棉上市至今,當前新疆棉外運的數量已經達到37萬(wan) 噸,12月開始日運量將不低於(yu) 310車皮,要確保9月至12月底前有100萬(wan) 噸新疆棉出疆。前述廣東(dong) 棉紡企業(ye) 前期采購的數萬(wan) 噸新疆棉在苦等了一個(ge) 多月後,也得以在本周內(nei) 發運。
這樣的運力安排幾乎前所未見。中國棉花協會(hui) 人士介紹,曆年新疆棉每日外運的車皮數僅(jin) 僅(jin) 每日150車,今年年初大量新疆棉未能出疆導致的棉價(jia) 上漲,加大了下遊紡織企業(ye) 和出口企業(ye) 負擔,此事反饋到國務院高層領導手中後,得到直接批示,以致鐵路係統在今年3、4月份重新調整運力,搶運新疆棉,“當時每日的車皮數也就250車。”
數位受訪人士都指,密集的甚至帶有行政調控色彩的多重措施施壓下,棉價(jia) 開始大幅下跌,但是考慮到本身供不應求的格局並未改變,棉價(jia) 不太可能跌到9月暴漲之前。
按照目前籽棉6元/斤的價(jia) 格折算,算上加工企業(ye) 500-700元/噸的合理利潤,皮棉的售價(jia) 應該在2.6萬(wan) 元/噸左右。”汪前進說,成本和供求的支撐,使得棉價(jia) 超跌的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