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者都在瘋狂向B2C網站砸錢,不怕自己砸錯,就怕自己沒機會(hui) 砸。”在線購物網站麥考林CEO顧倍春的誇張表述,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B2C當下的瘋狂。
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網上零售市場趨勢預測2009-2012》的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2526億(yi) 元,B2C市場增速高於(yu) C2C。與(yu) 此同時,B2C網購平台不斷增加,並獲得大量風險投資。據此前公開的信息顯示,京東(dong) 商城過去三年融資1.8億(yi) 美元,麥考林2008年獲紅杉8000萬(wan) 美金入股,VANCL三年前獲得3000萬(wan) 美元融資。
5月18日,由VANCL創始人兼CEO陳年籌備一年的服裝電子商務網站V+上線試運營。該網站首輪投資是5000萬(wan) 美元,除陳年本人注資外,尚不明確還有哪些機構注資。
陳年告訴記者,中國的服裝網購在整體(ti) 網購的占比高於(yu) 50%,市場空間巨大並正在爆發增長之中,“目前,投資成立V+是一個(ge) 絕佳的時間點”。
然而,投資者熱情高漲的同時,B2C網站發展瓶頸也十分明顯。截至目前,京東(dong) 、樂(le) 淘、VANCL等名聲在外的B2C網站還遠未達到盈利規模;當當連續虧(kui) 損9年,直到去年才宣布盈利。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創辦一家成功B2C網站猶如桌邊玩德州撲克的賭徒,他們(men) 需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資金,更重要的是十足耐心。
VANCL創始人再創業(ye)
這是陳年在服裝行業(ye) 的二次創業(ye) 。不過,對V+網站的上線,陳年顯得比較低調,“我們(men) 剛剛開始做,不便做過多評論。”
據記者了解,陳年為(wei) V+網站的上線,已暗暗籌備了一年多。一年前,陳年即已安排原VANCL創業(ye) 團隊的主力成員——營銷副總裁鍾愷欣、技術副總裁崔曉琦等著手籌備V+。
鍾愷欣告訴記者,確定將V+建設成獨立的服裝B2C網站經過較長時間的探索,“最初GAP、LANDSEND、GILT等國際知名品牌找到VANCL,希望能幫他們(men) 在中國運營其電子商務網站甚至提供全案服務。但由於(yu) 文化上差異,VANCL最終決(jue) 定成立V+代理國內(nei) 外的知名品牌。”
此前的經曆給陳年打造V+提供了豐(feng) 富的資源。早在2000年,陳年與(yu) 雷軍(jun) 、王樹彤等人共同創辦中國最早的B2C網站卓越網。2004年8月,亞(ya) 馬遜斥資7500萬(wan) 美元收購了卓越網。2005年,陳年辭去卓越網副總裁職位創辦我有網,該網站此後轉型成為(wei) VANCL。
登陸V+網站,記者看到上述六十餘(yu) 家品牌多數都在打折,從(cong) 5折到8折不等。VANCL內(nei) 部人士告訴記者,“V+與(yu) 品牌商家先約定商品的售賣價(jia) 格空間。售賣後,V+按照一定的利潤額返回給商家。賣不出的產(chan) 品,V+也可以返回給商家。”
畢勝告訴記者,傳(chuan) 統商家進入互聯網平台已經成為(wei) 潮流,但兩(liang) 者的思維理念和經營方式存在較大差異,“由互聯網人士來打造傳(chuan) 統商品的電子商務平台,將更有優(you) 勢”。
“比如在夏季,是否隻能賣單薄衣服?”畢勝說,“肯定不是,因為(wei) 北方還有很多人穿厚實的衣服。然而,以前和傳(chuan) 統零售商交流,發現他們(men) 的地域思維太強,對互聯網用戶的把握往往不夠到位。”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認為(wei) ,互聯網平台和傳(chuan) 統商家結合共同開拓市場,符合中國傳(chuan) 統企業(ye) 向線上發展的潮流,商機巨大。
互聯網上的代銷商
越來越多的B2C網站湧入,做大市場蛋糕的同時也提高了行業(ye) 門檻,競爭(zheng) 日益激烈。
以服裝行業(ye) 為(wei) 例,網民已經可以通過淘寶、當當、卓越、麥考林和V+等多家網站購買(mai) 雷同甚至一模一樣的服裝產(chan) 品。那麽(me) ,各家網站憑什麽(me) 能吸引到最多的消費者?
“B2C網站拚的不僅(jin) 僅(jin) 隻是資金實力,服務和產(chan) 品才是最關(guan) 鍵的。”顧倍春說。
“目前,各家網站和商家基本上都以相差不大的價(jia) 格拿到服裝品牌的代理銷售權。”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商家為(wei) 保障各家網站利益的平衡,甚至規定產(chan) 品必須不能低於(yu) 一定的折扣價(jia) 出售。”這就需要B2C網站需要與(yu) 商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guan) 係,以獲得更多優(you) 勢資源。
VANCL助理總裁許曉輝承認,目前,V+和國內(nei) 主流B2C網站提供的服裝產(chan) 品相比,沒有特別的優(you) 勢,“但未來,隨著V+與(yu) 商家合作的深入,不排除用多種方式為(wei) 用戶提供差異化和更有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產(chan) 品的可能”。
據許曉輝介紹,V+將全麵複製VANCL在商品的技術、物流、倉(cang) 儲(chu) 和客服等方麵的經驗,即:V+將扮演的是傳(chuan) 統代銷商的角色。這與(yu) 淘寶商城以展示商品為(wei) 主的模式有著一定的區別。
眾(zhong) 所周知,從(cong) C2C起家的淘寶網近兩(liang) 年加大了商城投入力度,但由於(yu) 淘寶網尚未建立統一的物流配送等服務,淘寶商城上的商家仍然以各自為(wei) 主體(ti) 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簡言之,淘寶商城依然是一個(ge) 互聯網平台,而V+、麥考林則更接近於(yu) 代理商的角色。
“這兩(liang) 種模式各有特點也各有利弊,淘寶商城能夠在更大範圍內(nei) 與(yu) 各類商家展開合作,其以售賣廣告位作為(wei) 收入來源,V+、麥考林獲利來源是價(jia) 格差價(jia) ,其對自身的物流體(ti) 係、客服培訓都要求更高。”曹飛認為(wei) ,目前很難判定哪個(ge) 模式更有優(you) 勢,未來肯定是兩(liang) 種模式並存。
80%成本用於(yu) 推廣?
B2C網站方興(xing) 未艾,但背後是不得不承受的資金之重和盈利困擾。
“這是因為(wei) 中國電子商務行業(ye) 還處在培育階段,各家都還在分耕奪食階段。”曹飛說,與(yu) 中國龐大的傳(chuan) 統零售行業(ye) 相比,中國電子商務還僅(jin) 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成長非常迅速,“如果鞋類、3C類等垂直B2C網站在該領域的銷售量占到總銷售量的10%,才可能到盈利階段”。
“另一種衡量方式是,以京東(dong) 商城為(wei) 例,如果其銷售額年增長率不再有三位數,每年隻成長10%—20%銷售額,這證明市場已開拓充分,也到了收獲的階段。”曹飛說。而京東(dong) 商城CEO劉強東(dong) 此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預計2011年,京東(dong) 商城銷售額還將保持三位數增長,至少實現200億(yi) 元的銷售額。
那麽(me) ,B2C網站拿著巨額的資金其到底是怎麽(me) 開拓未成熟的市場?
曹飛告訴記者,“除進貨、倉(cang) 儲(chu) 、物流之外,推廣投入是B2C電子商務的重大一筆投入。”據VANCL證實,其2009年僅(jin) 僅(jin) 用於(yu) 互聯網廣告宣傳(chuan) 的投入就達2億(yi) 多元。今年5月開始,VANCL還斥資數千萬(wan) 元在北京公交站牌打廣告,搶奪傳(chuan) 統消費者。
“大型B2C網站大約接近80%的成本都用於(yu) 推廣了。”畢勝說。“一個(ge) 全新的品牌和域名,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來投放,是不會(hui) 被太多用戶知道。而新浪、搜狐等高價(jia) 值的互聯網傳(chuan) 播平台的價(jia) 格也在水漲船高。”
不過,VANCL等B2C網站也在極力尋找投入推廣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按照CPS(按銷售情況付費),即根據廣告帶來的直接銷售與(yu) 網站進行分賬。”許曉輝告訴記者。這避免了大量廣告投資資金效果的打水漂。2009年,VANCL對外實際投放廣告額約為(wei) 2億(yi) 元。然而,易觀國際根據廣告行業(ye) 計算方法,VANCL相當於(yu) 投放了18.96億(yi) 元的廣告刊例價(jia) 。
此外,業(ye) 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B2C網站的廣告投入產(chan) 出比約為(wei) 1:1.5,即:投入1萬(wan) 元廣告費大約能收入1.5萬(wan) 元銷售額。這不是一個(ge) 高投入產(chan) 出比,但是B2C網站在現階段必須付出的成本。
“對於(yu) 樂(le) 淘網等規模較小的網站而言,這是根本不可能去實現的。”畢勝說。此前,樂(le) 淘網已融資1200萬(wan) 多美元,但這對於(yu) 巨額的推廣投入而言隻是杯水車薪。放棄了廣告投放,畢勝說,推廣樂(le) 淘網隻能靠口碑傳(chuan) 播。
“我非常讚同劉強東(dong) 的一句話:B2C網站沒有十年、沒有十億(yi) 元就別玩。”畢勝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