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什麽是vie結構?設計VIE架構的標準?

什麽(me) 是vie結構?

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譯為(wei) “可變利益實體(ti) ”),即VIE結構,在國內(nei) 被稱為(wei) “協議控製”,是指境外注冊(ce) 的上市實體(ti) 與(yu) 境內(nei) 的業(ye) 務運營實體(ti) 相分離,境外的上市實體(ti) 通過協議的方式控製境內(nei) 的業(ye) 務實體(ti) ,業(ye) 務實體(ti) 就是上市實體(ti) 的VIEs(可變利益實體(ti) )。


VIE是2001年安然醜(chou) 聞之後產(chan) 生的新概念。安然事件之前,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擁有多數投票權才會(hui) 要求合並報表。安然事件之後,隻要這個(ge) 實體(ti) 符合VIE的標準,就需要合並報表.安然事件之後,美國財務會(hui) 計標準委員會(hui) 緊急出台了FIN46。根據FIN46條款,凡是滿足以下三個(ge) 條件任一條件的SPE都應被視作VIE,將其損益狀況並入“第一受益人”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中:

(1)風險股本很少,這個(ge) 實體(ti) (公司)主要由外部投資支持,實體(ti) 本身的股東(dong) 隻有很少的投票權;

(2)實體(ti) (公司)的股東(dong) 無法控製該公司;

(3)股東(dong) 享受的投票權和股東(dong) 享受的利益分成不成比例。



vie的誕生背景

中國政府出於(yu) 主權或意識形態管製的考慮禁止或限製境外投資者投資很多領域,比如電信、媒體(ti) 和科技(TMT)產(chan) 業(ye) 的很多項目,但這些領域企業(ye) 的發展需要外國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於(yu) 是,這些領域的創業(ye) 者、風險投資家和專(zhuan) 業(ye) 服務人員(財會(hui) 、律師等)共同開拓了一種並行的企業(ye) 結構規避政府管製。



使用vie結構的優(you) 點

采用這種結構上市的中國公司,最初大多數是互聯網企業(ye) ,比如新浪、百度,其目的是為(wei) 了符合工信部(MIIT)和新聞出版總署(GAPP)對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的相關(guan) 規定。中國互聯網公司大多因為(wei) 接受境外融資而成為(wei) “外資公司”,但很多牌照隻能由內(nei) 資公司持有,MIIT就明確規定ICP是內(nei) 資公司才能擁有的,所以這些公司往往成立由內(nei) 地自然人控股的內(nei) 資公司持有經營牌照,用另外的合約來規定持有牌照的內(nei) 資公司與(yu) 外資公司的關(guan) 係。後來這一結構被推而廣之,應用許多非互聯網赴美上市的公司中。


VIE 架構帶來了 TMT 產(chan) 業(ye) 的黃金十年。對外資限製的 TMT 產(chan) 業(ye) ,在 VIE 架構下順利實現私募股權融資以及上市做大,點燃了國人在 TMT 領域的創業(ye) 熱情,由此推動 TMT 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過去十餘(yu) 年間,中國最優(you) 秀的互聯網公司得以通過 VIE 敲開了海外資本市場的大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