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小企業美國上市

一、問:美國納斯達克和OTCBB市場有何特點?

  答:1、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是1971年成立的,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無空間和時間限製的電子股票交易市場,納斯達克交易市場已在83個(ge) 國家為(wei) 130萬(wan) 戶淨資產(chan) 10億(yi) 美元的投資商,準備了50萬(wan) 台電子自動股票交易終端提供服務。納斯達克市場資金容量比香港創業(ye) 板多幾百倍。事實證明,企業(ye) 隻要能推薦上市,融資成功是必然的,不想成功都困難。
   2、OTCBB為(wei) 櫃台交易服務市場,是一種實時報價(jia) 服務係統。其功能就是為(wei) 那些選擇不在交易所或NASDAQ掛牌上市、或者不滿足在以上市場掛牌上市條件的股票提供交易流通的報價(jia) 服務。在OTCBB報價(jia) 的股票包括:①還不能滿足交易所或NASDAQ股票市場上市標準的股票;②由於(yu) 已經不再滿足掛牌上市標準而從(cong) 交易所或NASDAQ退市的證券;③其他至少有一家做市商願意為(wei) 其報價(jia) 的證券。利用做市製度,對企業(ye) 沒有嚴(yan) 格要求,是定向融資。該市場法律沒有規定企業(ye) 利潤要求,但若企業(ye) 利潤太低,融資難,做市商因賺不到工資外的提成而不願為(wei) 其提供服務。據統計,實際融到資的企業(ye) 稅後利潤都不低於(yu) 100萬(wan) 美元。

二、問:中國企業(ye) 到美國納斯達克和OTCBB上市的要求?

  答:1、上市要求:A、在納斯達克全國板上市要求企業(ye) 每年稅後利潤300萬(wan) 美元,即2400萬(wan) 人民幣;
   B、如果有三年經營史但無利潤,隻要淨資產(chan) 在1200萬(wan) 美元以上,其利潤增長率不低於(yu) 20%,也可在納斯達克全國板上市;
   C、在OTCBB櫃台上市的企業(ye) ,隻要每年稅後收入有100萬(wan) 美元以上,每年收入增長率20%以上,該市場法律規定無營利要求。但是,靠做市商定向融資,如果企業(ye) 太差,做市商無工資外提成不願做,就會(hui) 融不到資。
   2、上市時間:周期:3—12個(ge) 月

三、問:中國企業(ye) 在美國納斯達克和OTCBB市場上市成功案例

  答:據美國《財富》雜誌報道:美國500強中有95%以上是美國上市公司,中國500強企業(ye) 前十名中有七名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中國企業(ye) 目前已有上百家在美國成功上市,已融到數百億(yi) 美元。自2003年至今,每年的中國首富都是因在美國上市融資而誕生,目前美國股市已成為(wei) 造就中國首富的搖籃。
   1、世界首富美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1975年7月,比爾•蓋茨和艾倫(lun) 創辦微型軟件公司。但是真正成為(wei) 全球企業(ye) 巨頭是1986年在美國NASDAQ上市之後,微軟最初是通過在OTCBB市場上市,獲得一定的起步資金,然後再逐級轉到高一層次的市場。正是資本市場的推動得以達到今天的
   2、陝西楊淩博迪森公司於(yu) 2004年3月1日在美國OTCBB上市,並在2005年8月轉板升入全美證券交易市場,2004年7月5日在德國法蘭(lan) 克福證券市場掛牌交易,2006年2月6日,又成功在英國倫(lun) 敦的二板市場上市。從(cong) 而成為(wei) 中國第一家在美國、德國、英國三地上市的民營企業(ye) 。目前,楊淩博迪森公司市值約有1.9億(yi) 美元。
   3、北京時間2006年1月13日5時左右,中國新的首富施正榮誕生。
   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ye) ,江蘇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在紐約交易所當日收盤時每股股價(jia) 達到34.02美元。其董事長兼CEO施正榮持有6800萬(wan) 股,也就是說,其最新身價(jia) 達到了23.13億(yi) 美元,合計人民幣約186億(yi) 元——遠超福布斯2005年中國首富榮智健的16.4億(yi) 美元與(yu) 胡潤百富榜首富黃光裕的140億(yi) 元人民幣。
   4、中國近年來的首富還有:
   2003年中國首富,丁磊,32歲,網易創始人,身價(jia) 91億(yi) 人民幣。
   2004年中國首富,黃光裕,34歲,國美電器,身價(jia) 105億(yi) 人民幣。
   2005年中國首富,陳天橋,32,盛大網絡,身價(jia) 150億(yi) 人民幣。

四、問: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有什麽(me) 好處?

  答:1、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資金容量大,是香港創業(ye) 板的幾百倍,美國上市能融到無限資金回國發展,融資量一般是上市淨資產(chan) 的5-40倍;香港、國內(nei) 上市時間和融資量是有限製的,一般在10倍以下;
   2、美國上市申請費用低:70萬(wan) 至150萬(wan) 美元,保成功;香港、國內(nei) 上市費用一般在150萬(wan) -400萬(wan) 美元,不保成功;
   3、美國上市辦理時間短:一般6-12個(ge) 月;香港、國內(nei) 上市輔導期1-3年,不包括排隊期,目前國內(nei) 市場已有4000多家企業(ye) 排隊,已排到3-5年以後;
   4、美國上市雖然花了一定的費用,可是對企業(ye) 產(chan) 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效果,是企業(ye) 在中國中央電視台花同樣的宣傳(chuan) 費用所起不到的效果;
   5、股東(dong) 可免費獲得美國全家移民資格,享受美國外交和領事保護,目前國內(nei) 移民公司辦理美國移民所收的費用,也在100萬(wan) 美元左右;
   6、用股票可留住企業(ye) 中高層骨幹人才;
   7、企業(ye) 用美國上市的概念,可在國內(nei) 產(chan) 權交易市場大量賣原始股或轉讓股權;
   8、為(wei) 企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走向全球化架設了一條高速金橋,一定會(hui) 吸引世界各地優(you) 秀的客戶,財源滾滾是必然;
   9、美國上市後,國內(nei) 企業(ye) 已改製為(wei) 中美合資企業(ye) ,可享受中國政府很多優(you) 惠政策,如:免三減二的稅收優(you) 惠,也可直接享受美國銀行為(wei) 國內(nei) 合資企業(ye) 貸款;
   10、中企美國上市融資成功後,為(wei) 明後年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收購中企會(hui) 提高自己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身價(jia) ,從(cong) 而促成中美兩(liang) 國經濟達到雙贏的局麵。

五、問:中小企業(ye) 家不去美國上市有什麽(me) 壞處?

  答:1、負債(zhai) 經營(銀行貸款和社會(hui) 集資)企業(ye) 很難做大做強,企業(ye) 平均壽命2.5年,95%以上是因融資難而結束,《企業(ye) 家群體(ti) 生態學》說,負債(zhai) 經營的中國企業(ye) 家結局是兩(liang) 院(醫院、法院):A、老板長期心理壓力大,忙於(yu) 工作應酬,無時間運動,久而久之,健康下降,疾病纏身,進了醫院,嚴(yan) 重的進了太平間;如:2005年1月4日陝西省著名民營企業(ye) 金花集團身價(jia) 8.8億(yi) 元人民幣的副董事長徐凱因欠債(zhai) 壓力太大自殺身亡。2004年11月17日,溫州著名商人身價(jia) 14億(yi) 元人民幣的王均瑤,因患腸癌在上海病亡,年僅(jin) 38歲。B、經營不好,債(zhai) 台高築,公司破產(chan) ,官司纏身,最終進了法院,住進了牢房。如:北京南德集團董事長牟其中,1995年身價(jia) 20億(yi) 元人民幣,是用中國的輕工產(chan) 品換回前蘇聯多架飛機的中國第一人,當時號稱中國大陸首富,現因犯金融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2003年9月5日,上海農(nong) 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法人周正毅,號稱上海首富,因債(zhai) 台高築,無力償(chang) 還,今年剛從(cong) 上海出獄,又被引渡到香港繼續坐牢,這樣的例子舉(ju) 不勝舉(ju) 。
   2、傳(chuan) 統負債(zhai) 融資很困難: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目前中小民營企業(ye) 在銀行貸款的比例僅(jin) 占2%,98%是貸給國有企業(ye) 的;而引進風險投資更難,據中國零點調查公司對1萬(wan) 家融資企業(ye) 抽樣調查統計顯示:幾乎98%以上是融不到資金的,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jia) 。主要原因如下:一般來說,一個(ge) 項目建設期1-3年,如果項目稅後投資回報率在20%,5年才能收回100%投資,加上1-3年建設期,投資回報期最快也在6-8年,周期長,風險大,見效慢,不可預見的風險多,回報無保障;可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投資原始股,最多三年可收回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收入。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