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倫敦證券交易所:期待中國龍

中國企業(ye) 的數目以百萬(wan) 計都不止,但是去海外上市的企業(ye) 如果不算香港的話還不到30家。中國擁有如此豐(feng) 富的上市資源,吸引了不少國際證券機構前來淘金,在眾(zhong) 多望眼欲穿的眼光中,也包括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

  桃花盛開時節,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亞(ya) 太區總裁祝曉健來到了北京,她此行目的主要是“推廣”。

  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但中國企業(ye) 在上市選擇中似乎更青睞美國和香港證券交易市場,即使新加坡都要比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更為(wei) 中國企業(ye) 熟知,祝曉健此行就是要替中國企業(ye) 掀開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的“蓋頭”來。

  先上市再融資

  1995年,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創業(ye) 板市場(AIM MARKET,下稱創業(ye) 板)啟動,企業(ye) 在創業(ye) 板上市有許多靈活條件,這些條件有的是中國企業(ye) 不能想象的,比如不要求企業(ye) 有三年業(ye) 績、無公眾(zhong) 持股最低限製等。

  “創業(ye) 板上市過程簡單,交易所不直接審核上市文件,保薦人拿出做好的文件在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注冊(ce) 後,其信息在網站上公開通告,如果10天內(nei) 市場對這家公司無異議,它就可以上市交易”,祝曉健還不無幽默地對記者說:“如果您手中有一張中世紀遺留或祖傳(chuan) 的藏寶圖,但苦於(yu) 沒有資金展開尋寶行動,是否想過憑借這張藏寶圖上市發行股票以籌集尋寶資金?這事聽上去很像天方夜譚,因為(wei) 在中國股市絕無可能,但在倫(lun) 敦創業(ye) 板市場這卻可能成為(wei) 現實。”

  由於(yu) 創業(ye) 板對上市公司的首發融資沒有任何限製,上市公司甚至可以先上市,待公司股票表現良好後再融資。因此引發了一個(ge) 有趣的現象:創業(ye) 板上市公司的首發融資比例不到整個(ge) 融資量的50%,增發和再次發行的融資額特別大。在增發時隻要董事會(hui) 決(jue) 議通過就可,不需召開股東(dong) 大會(hui) 也不用再做文件,交易所也不再收費用,而在主板上市這些程序都要。

  寬鬆監管在於(yu) 製度創新

  既然條件這麽(me) 寬鬆,倫(lun) 敦交易所如何處理公司監管呢?

  祝曉健的回答是源於(yu) 證券市場的體(ti) 製創新:對創業(ye) 板公司的監管主體(ti) 不是政府,而是保薦人,整個(ge) 監管鏈條是交易所監管保薦人,保薦人監管公司。

  倫(lun) 敦主板市場現有130多家保薦人,創業(ye) 板有69家保薦人。由於(yu) 創業(ye) 板保薦人的責任比主板大出許多,所以,創業(ye) 板保薦人的資格批準非常審慎。

  祝曉健將創業(ye) 板保薦人製度的兩(liang) 種作用喻為(wei) “保鏢”和“保姆”—既有券商,也有律師或會(hui) 計師事務所。祝曉健說:“我們(men) 不審核上市文件,審核的責任在保薦人。保薦人要全權負責這家公司,很多保薦人花幾年時間對公司進行審核,一些保薦人天天坐在這家公司,甚至參加公司董事會(hui) ,以保證這家公司的質地。上市後,保薦人也不能脫鉤,他們(men) 要負責公司一直升入主板。”

  倫(lun) 敦市場同中國市場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國有80%的投資者是散戶,而在倫(lun) 敦市場,90%的投資者都是機構投資者,他們(men) 非常有經驗,經過專(zhuan) 業(ye) 的分析之後才會(hui) 進行投資。在市場推廣方麵,這些機構投資者非常看重3個(ge) 國家: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雖然麵臨(lin) 很多挑戰,但是,已經有很多來自於(yu) 這3個(ge) 國家的公司在倫(lun) 敦上市。比如。雖然俄羅斯公司也麵臨(lin) 著很多問題,但今年2月份,一個(ge) 很大的俄羅斯公司在倫(lun) 敦上市時就大受歡迎。

  “我們(men) 希望,在倫(lun) 敦上空翱翔的不僅(jin) 有鷹,還有中國龍。”祝曉健說。

  低上市成本的雙重效應

  在上市成本上倫(lun) 敦市場有很大的優(you) 勢,祝曉健作了一個(ge) 比較:“倫(lun) 敦交易所的上市成本占籌資額的4%,而在美國則大約占7%。”而且,倫(lun) 敦同香港市場在監管等方麵有許多類似的地方。稍微誇張一點說,如果一個(ge) 公司達到香港上市要求,同一份文件基本上也能用在申請倫(lun) 敦上市了。

  但上市成本低沒有帶來明顯的強勢。令倫(lun) 敦證券交易所無法回避的一個(ge) 事實是,美國和香港兩(liang) 地的證券交易市場仍然是中國企業(ye) 海外上市的首選,除了宣傳(chuan) 力度有待加強之外,祝曉健承認,美國和香港兩(liang) 地匯集了大多數中介服務機構。不管是紐約證券交易所還是納斯達克,相比較倫(lun) 敦交易所,其上市程序都複雜得多。這個(ge) 複雜性造就了眾(zhong) 多國際知名的券商和投資銀行,也使這些證券中介服務機構更加有利可圖。“問題是這些機構是否真正為(wei) 客戶著想。”祝曉健表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