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虧(kui) 損的公司能否上市?
答:可以。隻要尋求上市的公司能達到我們(men) 的首次上市要求,即其市值至少8000萬(wan) 元,並且能找到首次售股計劃的主理商,它就能上市。
2、問:目前在自動報價(jia) 股市上市的公司可否轉移到主板掛牌?
答:交易所定期檢討自動報價(jia) 股市上市的公司轉移到主板掛牌一事。符合在主板掛牌,而且希望轉移的自動報價(jia) 股市掛牌公司,應向交易所提出書(shu) 麵申請。申請不需要遵守上市手冊(ce) 第7章列出的主板掛牌程序。如果公司符合以下要求,交易所可能允許公司轉移到主板掛牌:-
a. 它在自動報價(jia) 股市上市至少兩(liang) 年
b. 它符合上市手冊(ce) 附錄1a列出的在主板掛牌的最低要求。
3、問:公司可能被除牌嗎?
答:如果證券或上市公司沒有遵守上市手冊(ce) 的要求,或是交易所認為(wei) 除牌符合公眾(zhong) 利益,交易所保留將證券除牌的權利。
如果公司做到以下事項,交易所可能同意讓上市公司自行申請除牌:上市公司召開股東(dong) 大會(hui) 獲取股東(dong) 批準除牌。公司除牌的決(jue) 議獲得持有麵值至少75%股票的在場投票股東(dong) 的批準,這些股東(dong) 可以是親(qin) 臨(lin) 現場投票或委派他人代投票。(上市公司的 董事和控製股東(dong) 親(qin) 自在場投票,或委派他人代投票。)決(jue) 議沒有遭到持有10%或更多股票的在場投票股東(dong) 反對,這些股東(dong) 可以是親(qin) 臨(lin) 現場投票或委派他人代投票。公司應給予上市公司股東(dong) 和其他級別證券的持有人一個(ge) 合理的套現選擇,而這通常應該是現金。此規定並不適用於(yu) 當時持有未掛牌證券的投資者身上。上市公司通常應該委任獨立財務顧問來為(wei) 套現獻議提出意見。
4、問:上市有哪些好處?
答:較便宜的融資來源、額外的資本資源、提高企業(ye) 形象、發售新股為(wei) 收購計劃融資、吸引員工。
5、問:上市有哪些費用?
答:當公司被批準在交易所上市,以及當已上市公司發售的新級別證券上市時,它應付首次上市費。除了首次上市費之外,上市公司每年也須付上市年費,把文件提呈給交易所審閱時也須付審閱費。如果公司在上市後發售額外新股,而這些新股不是因為(wei) 行使憑單、選擇權或可轉換證券而兌(dui) 現的,它將根據上市股票的票麵價(jia) 值支付額外上市費。
6、問:哪些因素影響股價(jia) 的走勢?
答:有許多因素影響股價(jia) 。政治與(yu) 經濟表現可能在宏觀層次起著影響,而公司的盈利前景與(yu) 潛能一般上也會(hui) 直接影響股價(jia)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影響股價(jia) ,這裏不再列舉(ju) 。
7、問:何謂以披露為(wei) 基礎的政策?這個(ge) 政策有哪些好處?
答:以披露為(wei) 基礎的 原則認識到,市場比證券監管機構能更好的決(jue) 定交易的好處。廣大的投資者,包括身為(wei) 行業(ye) 或領域專(zhuan) 家的分析員,擁有實時的資訊與(yu) 分析工具,在市場上不斷交換信息,最能判斷交易的好壞。
在一個(ge) 以披露為(wei) 基礎的環境中發展良好的市場,投資機構的活躍參與(yu) ,將協助提高企業(ye) 披露水準和市場紀律。它改善企業(ye) 監管,保護所有投資者,因此該獲得鼓勵。
以披露為(wei) 基礎的原則允許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交易,高水準的披露將帶來更多投資選擇和更蓬勃的企業(ye) 活動。這將吸引更多海內(nei) 外的散戶和機構投資者,提高市場的流通性。較高的市場流通性將吸引更多國內(nei) 外公司前來新加坡上市和集資。市場活動增加,將吸引更多專(zhuan) 業(ye) 人士前來,把新加坡發展為(wei) 專(zhuan) 業(ye) 人士進行增值金融市場活動的區域樞紐。
8、問:何謂在新加坡交易所作第二上市?
答:作第二上市意味公司 經在其他海外股票交易所上市,受到這個(ge) 交易所條例的約束。它申請在新加坡交易所作第二上市,但隻繼續遵守海外(首次上市)交易所的條例。
9、問:主板和自動報價(jia) 股市有什麽(me) 不同?
答:自動報價(jia) 股市是讓未符合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從(cong) 股市上集資的市場。
10、問:上市的步驟有哪些?
答:希望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應當選定一家設在新加坡的金融機構作為(wei) 上市主理商。該上市主理商一般上應是新加坡交易所的成員公司、證券銀行或者其它受新加坡交易所承認的金融機構。
上市主理商在公司準備上市的過程中將扮演積極的角色。它不單主理公司股票的推出,也代表公司呈上上市申請。另外,主理商也會(hui) 直接與(yu) 新加坡交易所聯係,處理申請上市過程中的其它相關(guan) 問題。
除了主理商外,該公司也需聘請一名律師來監管上市的法律問題。另外,公司也需要一名公共核準會(hui) 計師來評估公司是否已經準備好上市及協助它提升管理層的能力。在上市前和上市期間,公司可以聘請一家經驗豐(feng) 富的公關(guan) 公司為(wei) 它塑造良好的形象並將投資信息傳(chuan) 達給投資者。
IPO的時間安排
在呈交上市申請前,希望上市的公司應先和新加坡交易所就任何相關(guan) 的問題進行探討。這將加快其上市的過程並減少因延遲上市造成額外的損失。上市過程包括申請前的準備工作及審批時間。整個(ge) 過程所需時間將按不同條件的公司而有所差別,可短至四個(ge) 月也可長達兩(liang) 年。一般前期準備過程是四至九個(ge) 月,而從(cong) 審批到上市則是五至七周。上市審批時間,即主理商至完成申請上市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及將上市申請遞交新加坡交易所及相關(guan) 機構開始,直至申請被批準所需時間。因此,公司管理層應當事先預算管理層用於(yu) 上市策劃的時間,並聘請專(zhuan) 業(ye) 人士些協助上市的過程。
11、問:銀行扮演的角色是什麽(me) ?
答:銀行通常充當主理商的角色。銀行可充當首次公開售股計劃或是附加股、股票聯係債(zhai) 務發售計劃的包銷商、配售 經紀或顧問,並提供與(yu) 公開售股計劃相關(guan) 的服務。
12、問:公司應該采用哪個(ge) 會(hui) 計標準?
答:如果公司作第一上市,跟新上市申請一起提呈的財務表,以及符合交易所繼續上市要求的定期業(ye) 績報告,須根據新加坡會(hui) 計標準(SAS )、國際會(hui) 計標準(IAS)或是美國會(hui) 計標準(US GAAP)準備。根據IAS或是US GAAP準備的帳表,無須再根據SAS調整。
如果公司作第二上市,跟新上市申請一起提呈,以及在上市後發布的財務表,隻須根據SAS 、IAS或是 US GAAP調整。
13、問:公司在申請上市時應提呈哪些文件?
答:上市申請需包括:
1.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指南附件2.1所需的相關(guan) 資料及檢查表.
2.招股書(shu) ,出售備忘錄或介紹文件及其它憲法製定文件.
3.主理商的確認函:(一)申請公司符合上市標準; (二)按上市規定,所需上市相關(guan) 文件已或將會(hui) 遞交與(yu) 新加坡交易所; 及(三)其它重要問題已披露在招股書(shu) 內(nei) .
4.董事,有控製權股東(dong) 及執行官的申報函.
5.過去三年的財務報告。
其它詳細資料請參閱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指南第二章,第二百四十六條。
14、問:公眾(zhong) 可從(cong) 哪裏獲得上市公司的資料?
答:所有上市公司的招股書(shu) 、公告、年度報告和新聞消息均可在新加坡交易所網站www.sgx.com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