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為什麽要到香港借殼上市

為(wei) 什麽(me) 要到香港借殼上市


港股的殼隻有A股的十分之一,主板5個(ge) 億(yi) ,創業(ye) 板3個(ge) 億(yi) ,還是港幣。

何不來香港借殼?深港通係列無腦組合之二:殼

A股現在什麽(me) 最火,殼股,肯定是其中之一。之前在網上看了一篇A股殼股從(cong) 業(ye) 人員的辛酸血淚史,也是感歎金融搬磚也不是一門輕鬆的生意。


簡單總結下那篇文章中的一些主要內(nei) 容

對於(yu) 殼方來說,都知道自己手上的是寶貝東(dong) 西,一天一個(ge) 價(jia) ,一天一個(ge) 想法,各種奇葩條款,各種奇葩要求層出不窮。而且殼的幹淨程度也是一個(ge) 問題。


對於(yu) 資產(chan) 方來說,首先你淨利潤沒個(ge) 幾個(ge) 億(yi) 都不好意思出去借殼,光殼的價(jia) 值都撐不起,誰賣給你。其次借殼現在是個(ge) 賣方市場,殼方對資產(chan) 還挑三揀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不要,過去營收下降的不要,概念少的不要。


對於(yu) 中介來說,因為(wei) 這個(ge) 市場太火,有些中間顧問費都有可以分到3個(ge) 億(yi) ,所以亂(luan) 七八糟的人,沒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的人都進入了這個(ge) 市場,中間還不乏各種倒賣信息的,最後就成了一個(ge) 亂(luan) 哄哄的菜市場,給殼主和資產(chan) 方都造成了影響。


為(wei) 什麽(me) 殼市場這麽(me) 火?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nei) 市場估值太高,這樣不管是上市為(wei) 了套現的,還是上市為(wei) 了融資的,這都是一個(ge) 再美妙不過的市場。而造成這樣高估值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wei) 僧多粥少,去年國內(nei) 市場起來之後,中概股就開始走上了回歸之路,各種私有化,但結果本來說好承接中概股回歸的創業(ye) 新興(xing) 板被暫停了,雷聲大雨點小的注冊(ce) 製最後也被暫停了,因為(wei) 股市劇烈波動,國內(nei) IPO還被暫停了一段時間,現在雖然開了,但還是在控製IPO節奏。得,僧更多,粥更少了!


國內(nei) IPO排隊的就已經有600-700家,光一天上一個(ge) 就已經要排到大後年了,那些中概股私有化都是加了杠杆的,根本耗不起那麽(me) 久,更別說有些項目還加了例如幾年不上市年息10個(ge) 點大股東(dong) 回收的條款。另外一點,這幾年國內(nei) 創投市場火熱,創投對有些培育成熟了的項目必須要考慮退出的方式了。還有些眼看著主業(ye) 不行,乘著市場估值還高,業(ye) 績還能撐幾年,趕緊想套現走人。這些都逼著大家必須抓緊步伐去IPO,IPO等不起的,借殼!


但總有些借不起,等不了,IPO夠不上的資產(chan) 啊,他們(men) 難道等死麽(me) ?所以下麵來說下香港的借殼市場是否有機會(hui) !


深港通對港股會(hui) 帶來哪些改變?

先就之前的一個(ge) 話題展開一些,上市為(wei) 了什麽(me) ?無非兩(liang) 種,套現,融資。但不管是套現,還是融資,最終都需要一定的流動性讓散戶去接盤。港股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散戶,沒有流動性,尤其是小盤股,這樣的問題更是嚴(yan) 重,這都是現在所麵臨(lin) 的問題。


但是我們(men) 應該思考下深港通是否會(hui) 改變這個(ge) 局麵。當一些小盤股進入了深港通,可以認為(wei) 是進入了A股市場的散戶資金下,然後下麵的問題就是這些散戶資金會(hui) 不會(hui) 買(mai) 。我的答案是會(hui) ,因為(wei) 很多香港小盤股其實都是大陸的公司,這些公司找一些機構稍微運作下,你懂的,放放消息啊,講講故事啊,莊家操下盤啊,我相信馬上可以吸引很多散戶跟進。


真實案例,我那從(cong) 不炒港股的,整天鄙視我炒港股的,親(qin) 愛的媽,有一天突然給我電話說從(cong) 朋友那得知消息說一公司準備香港借殼上市,問我值不值得買(mai) ?最後她們(men) 整個(ge) 辦公室,威逼利誘我讓我指導他們(men) 開戶後,都買(mai) 了點那個(ge) 股票。從(cong) 側(ce) 麵看出A股散戶就是這樣,告訴他們(men) 有錢賺的機會(hui) 是不會(hui) 放過的。你看看那些大媽們(men) ,哪個(ge) 資產(chan) 他們(men) 玩不轉,炒房炒股不用說,最近有些連玩螺紋鋼都會(hui) 了。


如此的故事其實在之前的滬港通中就有體(ti) 現,我講兩(liang) 個(ge)

一個(ge) 是阿裏影業(ye) ,這個(ge) 公司在被阿裏巴巴借殼之後,配合一些資金和媒體(ti) 的運作下,很快被大陸市場所熟知,我很多隻玩A股的朋友都聽說過這隻股,最後就是在牛市中,在什麽(me) 實質業(ye) 務都沒有的前提下,市值上了千億(yi) 。


另一個(ge) 例子是漢能薄膜太陽能,也許做港股的會(hui) 覺得是個(ge) 笑話,不空他已經算是對得起它,但是你們(men) 知道嗎?有些A股散戶是買(mai) 了的,而且他們(men) 知道這公司是有負麵新聞的,但是他們(men) 看著這樣的K線就覺得肯定是莊家在炒,就跟著一起進了,有些停牌前走了的還賺了錢。


阿裏影業(ye) 和漢能這兩(liang) 個(ge) 例子都是大市值的公司,你們(men) 可以想象下,港股市值30億(yi) 以下的公司有1000多家,我已經隱約感覺到了某些莊家邪惡的笑容。之前滬港通標的大多都是銀行證券地產(chan) 工業(ye) 等大藍籌,這些東(dong) 西在A股都不受待見,就更沒有人去走滬港通渠道了,這也是導致南下不火的主要原因。而且中間有炒作空間的股票很少,借殼的機會(hui) 沒有,所以光是幾個(ge) 個(ge) 例,並不會(hui) 造成有規模的財富效應。


現在來嚴(yan) 肅討論下港股的殼,肯定存在機會(hui)

港股的殼隻有A股的十分之一,主板5個(ge) 億(yi) ,創業(ye) 板3個(ge) 億(yi) ,還是港幣。我相信那些夠不著A股上市條件,買(mai) 不起A股殼的,等不及A股上市時間的都會(hui) 來香港借殼或者IPO。而且在國內(nei) 借殼或IPO有困難的企業(ye) 在數量上絕對大大超過可以有能力借殼或IPO的企業(ye) ,國內(nei) 還一大堆創投等著退出呢。


隻要未來這些標的在深港通範圍之內(nei) ,配合上莊家操盤和媒體(ti) 宣傳(chuan) ,再加上一些內(nei) 資券商的覆蓋,其實和A股並沒有多大區別。


如何找標的,如何操作?

目前深港通連開通日期都沒個(ge) 準信,更別說具體(ti) 標的範圍。根據滬港通的標的範圍: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指數,恒生綜合大型指數,恒生綜合中型指數和滬港AH股。我們(men) 大致可以猜測深港通會(hui) 是恒生小型指數成份股。之前有消息說A股這邊的創業(ye) 板會(hui) 被納入深港通,所以有這個(ge) 可能性港股這邊的創業(ye) 板8字頭也會(hui) 被納入深港通。但不管8字頭是不是,看IGG就知道,隻要條件符合創業(ye) 板轉板之後很快就可以進小型股指數。


恒生小型股指數成份股中,賣殼的很少,畢竟主業(ye) 都還ok。所以尋找的範圍隻能是非指數內(nei) 的具有殼像的其他股票,未來賣殼裝入資產(chan) 進入深港通其實也是很方便的。因為(wei) 主板殼貴,且貨會(hui) 相對分散,所以也有不少的企業(ye) 會(hui) 去從(cong) 香港創業(ye) 板中借殼。


最終被借殼否,我們(men) 隻能靠運氣,所以標的必須多,必須分散,必須長期持有。這個(ge) 賬戶的資金量最好占總的資金的一小部分,然後獨立於(yu) 主賬戶,隔一段時間看看就行,不用試時常盯住。


那麽(me) 具體(ti) 怎麽(me) 選

1)公司沒有老千,曆史上沒有供股合股。買(mai) 入後如果要供股的,別參與(yu) ,但也可以不用賣,不排除有些莊家用供股去吸籌的。因為(wei) 分散,所以偶爾踩中幾個(ge) 老千也無妨,更何況出老千賺的是小錢,賣殼才是賺大錢。

2)市值小於(yu) 或約等於(yu) 殼價(jia) ,主板5億(yi) ,創業(ye) 板3億(yi) 。

3)公司為(wei) 內(nei) 地公司,最好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投行打個(ge) 的就可以上門去談。


沒了,就這麽(me) 簡單粗暴!按照道理應該是要上個(ge) 組合的,但是這個(ge) 組合起碼要幾十隻股票,而且每個(ge) 人根據自己的資金大小所配置的組合會(hui) 有差別,所以就不一一推薦了,萬(wan) 一不小心推了個(ge) 老千出門還得帶個(ge) 墨鏡。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