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解讀VIE架構中的開曼、香港、BVI公司

全麵解讀VIE架構中的開曼、香港、BVI公司


什麽(me) 是vie結構?

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譯為(wei) “可變利益實體(ti) ”),即VIE結構,在國內(nei) 被稱為(wei) “協議控製”,是指境外注冊(ce) 的上市實體(ti) 與(yu) 境內(nei) 的業(ye) 務運營實體(ti) 相分離,境外的上市實體(ti) 通過協議的方式控製境內(nei) 的業(ye) 務實體(ti) ,業(ye) 務實體(ti) 就是上市實體(ti) 的VIEs(可變利益實體(ti) )。


VIE是2001年安然醜(chou) 聞之後產(chan) 生的新概念。安然事件之前,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擁有多數投票權才會(hui) 要求合並報表。安然事件之後,隻要這個(ge) 實體(ti) 符合VIE的標準,就需要合並報表.安然事件之後,美國財務會(hui) 計標準委員會(hui) 緊急出台了FIN46。根據FIN46條款,凡是滿足以下三個(ge) 條件任一條件的SPE都應被視作VIE,將其損益狀況並入“第一受益人”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中:
(1)風險股本很少,這個(ge) 實體(ti) (公司)主要由外部投資支持,實體(ti) 本身的股東(dong) 隻有很少的投票權;
(2)實體(ti) (公司)的股東(dong) 無法控製該公司;
(3)股東(dong) 享受的投票權和股東(dong) 享受的利益分成不成比例。


vie的誕生背景

 中國政府出於(yu) 主權或意識形態管製的考慮禁止或限製境外投資者投資很多領域,比如電信、媒體(ti) 和科技(TMT)產(chan) 業(ye) 的很多項目,但這些領域企業(ye) 的發展需要外國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於(yu) 是,這些領域的創業(ye) 者、風險投資家和專(zhuan) 業(ye) 服務人員(財會(hui) 、律師等)共同開拓了一種並行的企業(ye) 結構規避政府管製。


使用vie結構的優(you) 點

 采用這種結構上市的中國公司,最初大多數是互聯網企業(ye) ,比如新浪、百度,其目的是為(wei) 了符合工信部(MIIT)和新聞出版總署(GAPP)對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的相關(guan) 規定。中國互聯網公司大多因為(wei) 接受境外融資而成為(wei) “外資公司”,但很多牌照隻能由內(nei) 資公司持有,MIIT就明確規定ICP是內(nei) 資公司才能擁有的,所以這些公司往往成立由內(nei) 地自然人控股的內(nei) 資公司持有經營牌照,用另外的合約來規定持有牌照的內(nei) 資公司與(yu) 外資公司的關(guan) 係。後來這一結構被推而廣之,應用許多非互聯網赴美上市的公司中。


VIE 架構帶來了 TMT 產(chan) 業(ye) 的黃金十年。對外資限製的 TMT 產(chan) 業(ye) ,在 VIE 架構下順利實現私募股權融資以及上市做大,點燃了國人在 TMT 領域的創業(ye) 熱情,由此推動 TMT 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過去十餘(yu) 年間,中國最優(you) 秀的互聯網公司得以通過 VIE 敲開了海外資本市場的大門。


實際操作

 這些公司通常的做法是:
 一、公司的創始人或是與(yu) 之相關(guan) 的管理團隊設置一個(ge) 離岸公司。一般而言,每個(ge) 股東(dong) 需要單獨設立 BVI 公司(之所選擇 BVI 公司,是因其具有注冊(ce) 簡單、高度保密優(you) 勢),比如在維京群島(BVI)或是開曼群島
 二、該公司與(yu) VC、PE及其他的股東(dong) ,再共同成立一個(ge) 公司(通常是注冊(ce) 開曼公司),作為(wei) 上市的主體(ti) 。
 三、上市公司的主體(ti) 再在香港設立一個(ge) 殼公司,並持有該香港公司100%的股權。
 四、香港公司再設立一個(ge) 或多個(ge) 境內(nei) 全資子公司(WFOE)
 五、該WFOE與(yu) 國內(nei) 運營業(ye) 務的實體(ti) 簽訂一係列協議,具體(ti) 包括:《股權質押協議》、《業(ye) 務經營協議》、《股權處置協議》、《獨家谘詢和服務協議》、《借款協議》、《配偶聲明》。通過這些協議,注冊(ce) 在開曼或者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母公司最終了控製中國的內(nei) 資公司及其股東(dong) ,使其可以按照外資母公司的意誌經營內(nei) 資企業(ye) 、分配、轉移利潤,最終在完稅後將經營利潤轉移至境外母公司。

vie圖解

大咖們(men) 的VIE模式

 新浪是第一個(ge) 使用VIE模式的中國公司。

 新浪早在2000年就赴美上市,彼時,國內(nei) 互聯網企業(ye) 尚無上市先例,尋求海外突破是唯一選擇。而新浪上市前一年(1999年),營收收入283萬(wan) 美元、虧(kui) 損939萬(wan) 美元、淨資產(chan) 770萬(wan) 美元;上市當年營收1417萬(wan) 美元、虧(kui) 損5107萬(wan) 美元。這樣的財務狀況不僅(jin) 達不到國內(nei) 上市的條件,更與(yu) 海外直接IPO 要求差距甚遠。如果為(wei) 了滿足“四五六”要求,則新浪上市時點至少要延遲至2005年。


 為(wei) 了海外融資的需要,新浪找到了一條變通的途徑:外資投資者通過入股離岸控股公司A來控製設在中國境內(nei) 的技術服務公司B,B再通過獨家服務合作協議的方式,把境內(nei) 電信增值服務公司C和A連接起來,達到A可以合並C公司報表的目的。

2000年,新浪以VIE模式成功實現美國上市,VIE甚至還得名“新浪模式”。


 新浪模式隨後被一大批中國互聯網公司效仿,搜狐、百度等均以VIE模式成功登陸境外資本市場。

 以盈利強勁的百度為(wei) 例,在不考慮產(chan) 業(ye) 限製情況下,如果采取海外直接上市的方式,其上市時間也應當推遲兩(liang) 年。上市當年(2005年),百度淨利潤不足6000萬(wan) 元、淨資產(chan) 不足4億(yi) 元,如需同時滿足上述兩(liang) 條件,則需等到2007年。


 除了互聯網,10餘(yu) 年來,到境外上市傳(chuan) 媒、教育、消費、廣電類的企業(ye) 也紛紛采納這一模式。而隨著VIE的風行,美國通用會(hui) 計準則(GAAP)也專(zhuan) 門為(wei) 此設計了“VIE會(hui) 計準則”,允許在美上市的公司合並其在中國國內(nei) 協議控製的企業(ye) 報表,這一舉(ju) 措解決(jue) 了困擾中國公司的財報難題。據不完全統計,從(cong) 2000年至今,通過VIE模式實現境外上市的內(nei) 資企業(ye) 約有250家。


 新浪和百度可能是兩(liang) 個(ge) 極端案例,但均顯示 VIE 架構縮短了海外上市的進程。對於(yu) 互聯網企業(ye) 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年上市與(yu) 晚一年上市差異巨大,時間上的先發和資金上的優(you) 勢往往導致領先者贏家通吃,而晚一步上市,則可能意味著行業(ye) 座次重新排定,活生生的案例如土豆網和優(you) 酷網。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