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條件
中國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條件
對香港交易所而言,旗下的證券市場有主板和創業(ye) 板兩(liang) 個(ge) 交易平台。主板公司指那些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創業(ye) 板公司指那些在創業(ye) 板上市的公司。在創業(ye) 板上市的證券代號為(wei) 一個(ge) 以「8」字為(wei) 首的四位數字,有別於(yu) 在主板上市的證券。
A、香港主板上市的要求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zhong) 多,包括為(wei) 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主線業(ye) 務:並無有關(guan) 具體(ti) 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ye) 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業(ye) 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wan) 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wan) 港元,再之前兩(liang) 年合計)。
業(ye) 務目標聲明:並無有關(guan) 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guan) 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最低市值:香港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yi) 港元。
最低公眾(zhong) 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yi) 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wei) 10%)。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ye) 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主要股東(dong) 的售股限製:受到限製。
信息披露:一年兩(liang) 度的財務報告。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股東(dong) 人數:於(yu) 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dong) ,而每1百萬(wan) 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yu) 三名股東(dong) 持有。
B、香港創業(ye) 板上市要求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zhong) 多,包括為(wei) 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主線業(ye) 務:必須從(cong) 事單一業(ye) 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ye) 務的周邊業(ye) 務活動。
業(ye) 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ge) 月從(cong) 事“活躍業(ye) 務紀錄”(如營業(ye) 額、總資產(chan) 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yi) 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ye) 務紀錄”減至12個(ge) 月)。
業(ye) 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ti) 業(ye) 務目標,並解釋公司如何計劃於(yu) 上市那一個(ge) 財政年度的餘(yu) 下時間及其後兩(liang) 個(ge) 財政年度內(nei) 達致該等目標。
最低市值:無具體(ti) 規定,但實際上在香港上市時不能少於(yu) 4,600萬(wan) 港元。
最低公眾(zhong) 持股量:3,000萬(wan) 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yi) 港元,最低公眾(zhong) 持股量可減至20%)。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ye) 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主要股東(dong) 的售股限製:受到限製。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ye) 績與(yu) 經營目標的比較。
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隻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
C、香港上市流程
第一階段
委任創業(ye) 板上市保薦人;
委任中介機構,包括會(hui) 計師、律師、資產(chan) 評估師、股票過戶處;
確定大股東(dong) 對上市的要求;
落實初步銷售計劃。
第二階段
決(jue) 定上市時間;
審慎調查、查證工作;
評估業(ye) 務、組織架構;
公司重組上市架構;
複審過去二/三年的會(hui) 計記錄;
保薦人草擬售股章程;
中國律師草擬中國證監會(hui) 申請(H股);
預備其他有關(guan) 文件(H股);
向中國證監會(hui) 遞交上市申請(H股)。
第三階段
遞交香港上市文件與(yu) 聯交所審批;
預備推廣資料;
邀請包銷商;
確定發行價(jia) ;
包銷團分析員簡介;
包銷團分析員編寫(xie) 公司研究報告;
包銷團分析員研究報告定稿。
第四階段
中國證監會(hui) 批複(H股);
交易所批準上市申請;
副包銷安排;
需求分析;
路演;
公開招股。
招股後安排數量、定價(jia) 及上市後銷售:股票定價(jia) ;分配股票給投資者;銷售完成及交收集資金額到位;公司股票開始在二級市場買(mai) 賣。
組建上市工作辦:上市的執行策略由上市工作辦負責,上市工作辦成員由公司有關(guan) 部門選出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加入專(zhuan) 業(ye) 工作團隊中,負責相關(guan) 的上市工作
D、香港IPO費用
在港交所香港上市成本包括支付給保薦人、法律顧問、會(hui) 計師等中介的費用,總費用根據首次發行規模的大小會(hui) 有很大差異,企業(ye) 應準備將5%~30%的募集資金作為(wei) 發行成本。其中,標準的承銷費用為(wei) 募集資金的1.5%-4.0%。
E、香港證券市場與(yu) 內(nei) 地市場的區別
香港證券市場與(yu) 內(nei) 地市場存在不少分別,當中包括:
香港證券市場較國際化,有較多機構投資者,海外及本地機構投資者成交額約占總成交額的65%(分別為(wei) 39%及26%),海外投資者的成交額更占總成交額逾40%。由於(yu) 各地的投資者對證券估值和市場前景可能會(hui) 作出不同的判斷,內(nei) 地投資者在參與(yu) 香港證券市場時宜加倍審慎。
在產(chan) 品種類方麵,香港證券市場提供不同類別的產(chan) 品,包括股本證券、股本認股權證、衍生權證、期貨、期權、牛熊證、交易所買(mai) 賣基金、單位信托/互惠基金、房地產(chan) 投資信托基金及債(zhai) 務證券,以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在不同市況下有所選擇。
在交易安排上兩(liang) 地市場亦有不少差異,例如:
內(nei) 地市場有漲跌停板製度,即漲跌波幅如超過某一百分比,有關(guan) 股份即會(hui) 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時間;香港市場並沒有此製度。此外,根據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證監會(hui) 在谘詢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後指令,否則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所不得停市。
在香港證券市場,股份上漲時,股份報價(jia) 屏幕上顯示的顏色為(wei) 綠色,下跌時則為(wei) 紅色;內(nei) 地則相反。
香港證券市場主要以港元為(wei) 交易貨幣;內(nei) 地股市以人民幣為(wei) 交易貨幣。
在香港,證券商可替投資者安排賣出當日較早前已購入的證券,俗稱「即日鮮」買(mai) 賣。內(nei) 地則要求證券撥入戶口後始可賣出。投資者宜與(yu) 證券商商議是否容許「即日鮮」買(mai) 賣。
1.香港證券市場準許進行受監管的賣空交易。
2.香港的證券結算所在T+2日與(yu) 證券商交收證券及清算款項。證券商與(yu) 其客戶之間的所有清算安排,則屬證券商與(yu) 投資者之間的商業(ye) 協議。因此,投資者應該在交易前先向證券商查詢有關(guan) 款項清算安排,例如在購入證券時是否需要實時付款,或出售證券後何時才能取回款項。
F、內(nei) 地企業(ye) 在香港上市的方式
內(nei) 地中資企業(ye) (包括國有企業(ye) 及民營企業(ye) )若選擇在香港上市,可以以H股或紅籌股的模式進行上市,或者是買(mai) 殼上市。
1、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ce) 的企業(ye) ,可通過資產(chan) 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chan) 管理部門(隻適用於(yu) 國有企業(ye) )及中國證監會(hui) 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ce) 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you) 點:1.企業(ye) 對國內(nei) 公司法和申報製度比較熟悉;
2.中國證監會(hui) 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wei) 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ye) 行為(wei) 方麵,受國內(nei) 法規的牽製較多。不過,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wei) 提高。
2、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ce) 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wei) 上市個(ge) 體(ti) ,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you) 點:
1).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ce) ,控股股東(dong) 的股權在上市後6個(ge) 月已可流通;
2).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3、買(mai) 殼上市
買(mai) 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chan) 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hui) 都會(hui) 對買(mai) 殼上市有幾個(ge) 主要限製:
a).全麵收購: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餘(yu) 股東(dong) 提出全麵收購。
b).重新上市申請:買(mai) 殼後的資產(chan) 收購行為(wei) ,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c).公司持股量:香港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zhong) 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買(mai) 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後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mai) 殼,都受嚴(yan) 格限製。
買(mai) 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回避各監管的條例。買(mai) 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nei) 及香港的審批手續並不一定可以省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