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香港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



      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hui) 於(yu) 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為(wei) 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hui) ,1947年,這兩(liang) 家交易所合並為(wei) 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dong) 、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hui) 時代”。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hui) 並存局麵所引致的各種弊端,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4月2日,聯交所開業(ye) ,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zhuan) 營權。


      香港的證券交易曆史悠久,早於(yu) 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hui) 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hui) 易名為(wei) 香港經紀商會(hui) 。1921年,香港股份商會(hui) 注冊(ce) 成立,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liang) 所於(yu) 1947年合並,成為(wei) 香港證券交易所。


香港上市優(you) 勢

當公司決(jue) 定申請上市後,還要選擇在合適的市場上市。為(wei) 此,下文載述以香港為(wei) 上市地的一些優(you) 點:


通往中國內(nei) 地的門檻 - 從(cong) 策略上來看,香港地處高增長地區,與(yu) 亞(ya) 洲其他地區的貿易及業(ye) 務往來頻繁。香港是國際公認的金融中心,業(ye) 界精英芸集,交易所曾為(wei) 不少亞(ya) 洲及跨國公司提供集資機會(hui) 。


把握中國內(nei) 地經濟增長的機遇 - 香港為(wei) 發行人提供一個(ge) 理想的交易平台,藉此進軍(jun) 飛躍發展的內(nei) 地市場。再者,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及北京將主辦2008年奧運會(hui) ,大小企業(ye) 均可藉著中國經濟起飛而獲得不少機遇。


本土市場理論 -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香港是有意尋求在海外國際市場上市的內(nei) 地企業(ye) 的首選市場。一些在香港及另一主要海外交易所雙重上市的中國內(nei) 地企業(ye) ,其絕大部份的成交在香港市場進行,更加可以突顯出「本土市場」理論的重要性。


健全的法律體(ti) 製 - 香港的法律體(ti) 製以英國普通法為(wei) 基礎,法製妥善而健全,為(wei) 籌集資金的公司提供穩妥而具吸引力的基礎,也能維持投資者的信心。


《國際會(hui) 計準則-除了《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外,在個(ge) 別情況下,交易所亦會(hui) 接納新申請人采用美國公認會(hui) 計原則及其他會(hui) 計準則。


完善的監管架構 - 我們(men) 的《上市規則》力求符合國際標準,對上市發行人要求高水平的披露規定。我們(men) 對企業(ye) 管治的要求嚴(yan) 格,確保投資者能夠從(cong) 發行人獲取適時及具透明度的資料,從(cong) 而評價(jia) 公司的狀況及前景。


資金及資訊自由流動 - 在香港,資金流動不受限製、提供多項稅務優(you) 惠、貨幣可自由兌(dui) 換及證券可自由轉讓,為(wei) 發行人和投資者提供一個(ge) 具吸引力的市場。


先進的結算及交收設施 - 香港一直以擁有健全可靠的證券及銀行業(ye) 著稱,配以先進完善的交易、結算及交收設施作為(wei) 後盾。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美元結算係統,使本地金融機構能在亞(ya) 洲時區即時以港元結算美元交易,而毋須等候十二個(ge) 小時後在紐約時區進行結算,有助減少因結算港元及美元的時差問題而產(chan) 生的匯兌(dui) 風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