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有兩(liang) 家中國企業(ye) 赴韓上市之前、韓交所北京代表處成立一周年之際,韓國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韓交所)董事長李正煥又來到了中國。
“5月底將有兩(liang) 家中國企業(ye) 到韓國上市,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公司名稱,目前在韓國上市的已經有5家中國企業(ye) ,加上這兩(liang) 家將會(hui) 達到7家。”李正煥告訴記者。
自李正煥2005年從(cong) 韓國財政部轉到韓交所上任以來,結束了韓國證券市場上沒有中國公司的先例,2007年深圳三諾公司成為(wei) 第一家在韓國上市的中國企業(ye) ,隨後華豐(feng) 紡織、高偉(wei) 光學、聯合科技以及保定嘉美先後融資上市,這或許跟喜歡中國曆史的李正煥的推動多少有點關(guan) 係。
“中國概念在韓國很火,中國的上市公司常常能得到很高的認購倍數。因為(wei) 韓國的GDP增長率是4%、5%左右,而中國卻是11%左右,中國概念因此受追捧。”韓交所北京代表處陳國清表示。
但是金融危機使得企業(ye) IPO的步伐變得越來越慢。而且,由於(yu) 外資撤離,2008年韓國的資本市場受到衝(chong) 擊,2008年KOSPI和KOSDAQ的市價(jia) 總額為(wei) 613.8萬(wan) 億(yi) 韓元,比2007年的1051.8萬(wan) 億(yi) 韓元減少40%以上。這一蒸發規模創下韓國股市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
不過,即使市場低迷,韓交所仍在努力尋找上市資源。
韓國創業(ye) 板偏好:網絡遊戲和新能源
“現在資本市場不景氣,很多企業(ye) 都在等待時機,它們(men) 有些不願意現在以很低的價(jia) 格上市,但是如果定價(jia) 很高的話,投資者認購意願又不會(hui) 高。同時中國流動性不緊缺,現在銀行放貸意願很強,一些好一點的企業(ye) 很容易得到銀行的貸款。”倫(lun) 敦交易所北京代表處一位人士向記者說道。
對此李正煥則認為(wei) ,企業(ye) 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解決(jue) 資金需求,但到證券市場融資會(hui) 更有利於(yu) 企業(ye) 未來的發展,“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韓國,企業(ye) 大部分通過銀行獲得資金,因此在他們(men) 的財務報表上,企業(ye) 的負債(zhai) 比例一般都處於(yu) 高水平,在1997年亞(ya) 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有的企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達到了200%甚至400%以上,這直接帶了企業(ye) 的破產(chan) 和銀行的倒閉,因此,危機之後韓國企業(ye) 進行了調整、重組,把資產(chan) 負債(zhai) 降低到100%以下。”
“韓國的IPO市場一直比較穩定,現在已經有5家中國企業(ye) 成功上市,加上5月底這兩(liang) 家已經有7家,我們(men) 預計今年底能達到10家,因為(wei) 一些韓國券商跟中國企業(ye) 已經簽訂了承銷協議。在本次金融危機衝(chong) 擊中,韓國股市的IPO一直沒有停止過,例如去年第四季度韓國的主板及創業(ye) 板共計有11家企業(ye) 進行了IPO,同期香港市場IPO隻有4家,新加坡市場隻有3家。”李正煥表示。
“初創時期由於(yu) 兩(liang) 地證交所規則等方麵的差異,溝通還是很困難的,經過很多磨合後,現在想去韓國上市已經相對簡單了。”曾參與(yu) 三諾公司上市的韓國shinyoung證券所的PENY告訴記者,“在韓國,網絡遊戲等行業(ye) 的市盈率倍數是很高的,中國這方麵的企業(ye) 可以考慮去韓國上市。”
李正煥表示,在吸引中國企業(ye) 上市時,並沒有刻意選擇那些與(yu) 韓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ye) 。重點吸引的是那些韓國投資者比較喜好的行業(ye) ,比如主板市場更喜好電子、信息、造船、化學等製造業(ye) ,而創業(ye) 板則偏好IT、網絡,遊戲、電子商務、風電、太陽能、LED等新能源產(chan) 業(ye) ,這些行業(ye) 的企業(ye) 能夠獲得明顯高於(yu) 我們(men) 交易所的平均市盈率水平。目前科斯達克市場大約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wei) 19倍。
“對於(yu) 交易所來說,看重的是盈利能力好的企業(ye) ,對企業(ye) 來說則是隻要能籌集到資金及市場流動性好。我們(men) 本身是一家外資公司,對在哪個(ge) 市場上市都無所謂,是不是在韓交所上市,我們(men) 還在觀望中。”廣西鑫益礦物飼料有限公司李董事長告訴記者。
建言中國創業(ye) 板:提高市場透明度
韓國的創業(ye) 板設立於(yu) 1996年7月,全稱為(wei) 韓國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jia) 係統(KOSDAQ),又稱科斯達克,目的是為(wei) 知識密集型、創造高附加值的高科技新興(xing) 公司以及小企業(ye) 融資,同時也為(wei) 尋求高風險、高預期回報的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工具。
2008年創業(ye) 板的換手率高達418%,排名全球第二位。韓國交易所主板市場的總市值換手率為(wei) 172%,在全球主要的資本市場排名第四。“2008年韓國交易所的總市值約為(wei) 香港的40%,但成交量卻與(yu) 香港市場基本持平,所以我們(men) 交易所的流動性極為(wei) 豐(feng) 富。”李正煥表示。
“舉(ju) 個(ge) 例子,在香港上市的華豐(feng) 紡織,於(yu) 2007年底在韓國二次上市融資後,韓國市場的交易量大於(yu) 香港市場,以今年2月來的最近3個(ge) 月的成交量來看,華豐(feng) 紡織在香港市場的日均成交額為(wei) 43萬(wan) 港元,而在韓國市場的日均成交額為(wei) 280萬(wan) 港元。”李正煥指出。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盟的統計,2008年香港市場的總成交額為(wei) 1.6萬(wan) 億(yi) 美元,韓國市場的成交額為(wei) 1.45萬(wan) 億(yi) 美元,新加坡市場的成交額為(wei) 0.26萬(wan) 億(yi) 美元。
“去年年初的時候,中國政府舉(ju) 辦了一個(ge) 座談會(hui) ,把美國、倫(lun) 敦和我們(men) 等幾家證券交易所集中起來開了一個(ge) 座談會(hui) ,主題是談如何建立一個(ge) 完善的創業(ye) 板市場。”李正煥表示,中國要想成功建立創業(ye) 板,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政府對這種創新資源提供稅收減免等政策,韓國政府在創業(ye) 板初期給企業(ye) 提供了很多稅收優(you) 惠政策,二是要多方麵提高市場透明度。“市場上遇到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類似的,比如有些大股東(dong) 卷款逃跑,有些則是瀆職、受賄,很關(guan) 鍵的一點就是要提高透明度。”李正煥表示。
他同時還認為(wei) ,退出機製要健全。“韓國創業(ye) 板開始的時候退市製度不健全,但後來進行了改進,不合格的企業(ye) 要被勸退,我們(men) 希望中國創業(ye) 板不要走韓國的老路。”
“市場過熱就會(hui) 導致投資者的非理性,如果中國的創業(ye) 板市場過熱,也可能會(hui) 遇到和當年韓國一樣的情況,1997年亞(ya) 洲金融風暴和2001年網絡股泡沫時,科斯達克的股指最高在2000點以上,因此政府應該注意相關(guan) 政策的運用,避免大漲大跌的情形出現。”李正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