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德勤華永會(hui) 計師事務所與(yu) 韓國交易所在深圳共同舉(ju) 辦2009年韓國證券市場上市說明會(hui) ,向中國企業(ye) 介紹韓國證券市場和KRX上市條件及操作流程。在目前中國創業(ye) 板推出在即,IPO的重啟也在預期之中,韓國交易所在這個(ge) 時間段來中國推介也顯得格外耐人尋味。
中國企業(ye) 關(guan) 注韓國資本市場
2008年4月,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成為(wei) 全球第六家在中國成立辦事機構的境外交易所。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共有5家中國企業(ye) 趕赴韓國上市成功。本月22日、29日即將有兩(liang) 家福建企業(ye) 即將正式登陸韓國。從(cong) 現在中國企業(ye) 趕赴韓國上市情況來看,簽訂主承銷協議的中國企業(ye) 共計11家,行業(ye) 主要分布在傳(chuan) 統製造業(ye) 、IT、能源、網遊、醫藥等。
據韓國交易所相關(guan) 負責人李正煥介紹,樂(le) 觀預測來看,年底可能會(hui) 有10-11家中國概念股在韓國上市。他們(men) 期待能夠保持這樣的增速,從(cong) 而在市場上形成中國主題股。
據德勤主管審計楊文忠透露,過去一年多,中國一些中型企業(ye) 開始主動了解韓國上市的一些情況。不過從(cong) 目前來看,韓國交易所對國外企業(ye) 的吸引力還處於(yu) 初級階段,目前除了5家中國企業(ye) 外,隻有一家日本企業(ye) 。
打出製造業(ye) 優(you) 勢牌
對於(yu) 韓國交易所的到來,深圳幾位私募人士並未表現出很大熱情。他們(men) 依然堅持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市場更加具有生命力,特別是在紐約、倫(lun) 敦、新加坡、澳大利亞(ya) 等各大交易所都在“明送秋波”的情況下,韓國交易所能否吸引中國企業(ye) 將目光從(cong) 大洋彼岸的紐約和納斯達克等地方成功轉移值得懷疑,最為(wei) 擔心的是企業(ye) 在韓國融資的額度無法滿足募集資金的要求。
麵對上述質疑,李正煥稱這個(ge) 問題以前的確存在,但從(cong) 去年來看,韓國在全球IPO低迷時依然有38家公司上市,股指跌幅也低於(yu) 其它國家,目前平均市盈率約19倍。
李正煥戲言相對於(yu) 香港、新加坡市場,韓國交易所類似於(yu) 一家中型百貨公司,前二者以金融和地產(chan) 企業(ye) 為(wei) 主,韓國以製造業(ye) 、IT等行業(ye) 為(wei) 主。德勤韓國相關(guan) 負責人也表示,IT、網絡、遊戲、製造業(ye) 是韓國的優(you) 勢,對相關(guan) 企業(ye) 會(hui) 有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