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閩企緣何熱衷到韓國上市?

隨著江蘇衛視大型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成“綜藝老大”,廣告價(jia) 格也一路高歌猛進,其15秒廣告價(jia) 從(cong) 之前的4萬(wan) 元漲到現在的14萬(wan) 元。

麵對這樣的“天價(jia) ”廣告,福建本土企業(ye) 金山大道(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金山大道”)卻連眼都沒眨,就是一個(ge) 字“投!”

這家大數人都非常陌生的福建企業(ye) 為(wei) 何會(hui) 有如此大手筆?

答案是不差錢,一位熟悉金山大道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時報記者,金山大道今年3月在韓國上市募集到了整整888億(yi) 韓幣,約合5.3億(yi) 元人民幣的資金。

而金山大道在韓國成功上市的例子,更是在近日舉(ju) 行的福建企業(ye) 韓國上市推介會(hui) 上,被證交所、券商、律師事務所反複提及。作為(wei) 一家並不知名的保健品企業(ye) ,其成功上市的示範效應,讓越來越多的福建中小企業(ye) 趕赴韓國上市。

韓國上市的比較優(you) 勢

“國內(nei) 上市的途徑有A股、創業(ye) 板、中小企業(ye) 板等,大家肯定首選A股,但是A股要排很長的隊伍,創業(ye) 板傾(qing) 向於(yu) 高科技企業(ye) ,一般企業(ye) 也不符合這一條件。而香港美國上市比較適合服務型、金融型企業(ye) ,新加坡上市則交易量很小。但是,目前韓國的交易量很大,交易額很高,而且和中國的距離又是這麽(me) 近。”友利投資證券的高級經理李雲(yun) 峰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介紹了企業(ye) 到韓國上市的比較優(you) 勢。

李雲(yun) 峰稱,企業(ye) 在韓國上市,手續費全球最低,其費用和維護費用隻有香港、新加坡、歐洲、美國市場的60%-80%。而且,更重要的是,韓國投資者對於(yu) 投資中國公司的股票熱情不斷高漲,近幾年急速增長的韓國對外投資的股票型基金中,約50%的資金投向了中國及中國相關(guan) 的股票。目前在韓國上市的中國14家企業(ye) 平均認購率高達112:1。

“企業(ye) 要上市最關(guan) 心的問題無外乎市盈率、流動性、後期維護成本,這些優(you) 勢在韓國證券市場都具備,更重要的是韓國上市企業(ye) 融資量很吸引人。”據韓國交易所一負責人介紹,“福建企業(ye) 在韓國上市平均融資額在3億(yi) 元左右!”而金山大道在韓國上市募集資金約5.3億(yi) 元人民幣,則創下了中國企業(ye) 在韓國融資額之最。

赴韓上市閩企居全國之首

記者了解到,自2007年開始,我省企業(ye) 已經邁出了韓國上市的步伐。當年福建華豐(feng) 集團打響了閩企在韓上市的第一槍。此後聯合科技、中國遠洋資源、鴻星沃登卡、中國動力、金山大道、東(dong) 亞(ya) 體(ti) 育用品等魚貫跟進,目前已有7家閩企在韓上市,占據中國企業(ye) 韓國上市的半數。

李雲(yun) 峰透露,目前我國正在促進韓國上市企業(ye) 的數量共有36家,其中閩企占21家,居全國之首。

“韓國的市場活躍性相對比較強,流動性較高,而且對中國企業(ye) 也很支持,將來發展的潛能還是比較大的。”福建綠寶集團2007年就開始籌劃上市,經過3年的不斷醞釀,上市條件已基本成熟,公司董秘梁婧媛告訴記者,“在綜合對比了幾個(ge) 市場,我們(men) 企業(ye) 對韓國的市場是比較感興(xing) 趣!”

綠寶集團是福建省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重點企業(ye) ,同時也是我省最大的一家罐頭生產(chan) 企業(ye) ,產(chan) 品連續10多年產(chan) 量和出口量居全國第一位,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4,占美國市場的1/3。

梁婧媛認為(wei) ,“國內(nei) 的創業(ye) 板比較傾(qing) 向於(yu) 高科技,綠寶是農(nong) 業(ye) 型企業(ye) ,不太符合創業(ye) 板,但是對於(yu) 主板來說,規模可能又相對偏小一些。所以綜合來說,國內(nei) 的市場可能對我們(men) 來說不太適合,韓國等國外證券市場上市將是我們(men) 的選擇。”

赴韓上市風險提示

匯率風險:盡管目前韓國證券市場的交易額已進入全球前10位,但限於(yu) 韓國的經濟地位、韓國長期實行資本項目下的管製政策以及韓元的國際化程度及市場表現,都使韓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和聲譽難以與(yu) 紐約證券交易所相提並論,即便與(yu) 同在亞(ya) 洲的日本和香港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在全球範圍內(nei) ,韓元隻能算是一支弱旅,赴韓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必然要承擔匯率風險。

法律門檻:中國企業(ye) 赴韓上市還必須跨越相應的法律門檻。目前,國內(nei) 研究韓國法律的並不太多,尤其是熟知韓國證券法、公司法並且精通上市業(ye) 務的專(zhuan) 家學者少之又少。

顧問風險:韓國投資銀行在服務方麵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以及香港等地來說也相對欠缺。韓國的投資銀行除韓華證券外,並未在中國有大規模的業(ye) 務發展。中國企業(ye) 如果貿然選擇並不熟悉的投行,很有可能為(wei) 企業(ye) 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

退市風險:目前韓國創業(ye) 板市場KOSDAQ的投資者依然是個(ge) 人投資為(wei) 主,約占交易總量的93%左右。這一特點決(jue) 定其市場缺乏穩定性,波動較大。韓國去年2月成立“上市停止實質審查委員會(hui) ”以來,已經有14家企業(ye) 被審查出問題,遭到摘牌退市。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