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聯合科技在韓掛牌上市

12月4日,韓國金融史冊裏將載入3家中國內地企業的名字——由泉州和溫州兩地三家PU革和紡織印染企業聯合組成的中國聯合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聯合科技”),將正式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將是全球首個在韓交所主板市場發行新股(IPO)的境外企業。

從(cong) 2006年開始籌劃,聯合科技的韓國上市之路經曆了兩(liang) 年的漫長等待。在全球金融海嘯蔓延的大背景之下,聯合科技的“逆流而上”之舉(ju) ,亦為(wei) 目前正在過冬觀望的本土產(chan) 業(ye) 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曆經兩(liang) 年漫長等待

據公開消息顯示,從(cong) 11月25日起,聯合科技連續兩(liang) 天,以普通人為(wei) 集資對象進行公募,計劃募集資金1億(yi) 人民幣。明天(即12月4日),聯合科技將正式在韓交所主板市場掛牌上市。

事實上,聯合科技的韓國上市之路,可謂曲折而漫長。

聯合科技由3家內(nei) 地企業(ye) 共同參股組成,分別是位於(yu) 晉江的福建華源纖維有限公司、石獅市利恒織造印染有限公司和溫州奧昌合成革有限公司。其中,奧昌和華源主要生產(chan) 和加工PU革、合成皮革,利恒主營紡織和紡織印染。公開資料披露,目前聯合科技銷售額近6億(yi) ,主要來自於(yu) 中國內(nei) 地的內(nei) 需市場,同時也向摩洛哥和伊朗等國出口。

2007年2月,上述3家公司以聯合參股的形式,在香港注冊(ce) 成立聯合科技。最大股東(dong) 則是以占股34.7%的奧昌皮革董事長張洪傑。聯合科技的參股公司之一、華源纖維總經理李美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3家企業(ye) 在聯合之前,就有長期的業(ye) 務往來關(guan) 係,“我們(men) 是同一行業(ye) 的上下遊關(guan) 係,企業(ye) 之間也互有參股,所以最終能夠共同抱團,聯合上市。”

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聯合科技成立的目的,就是為(wei) 3家企業(ye) 在韓國上市“量身打造”的。“準備工作從(cong) 2006年就開始了”。據了解,韓交所於(yu) 2005年合並主板、創業(ye) 板和期貨市場,並改製為(wei) 股份公司;同年年底,韓交所允許外國企業(ye) 通過IPO發行股票並掛牌上市。此後,一些資本投資公司和券商就開始在中國尋找符合在韓上市條件的企業(ye) ,聯合科技的幾位控股股東(dong) ,便是從(cong) 這時開始接觸韓交所方麵。

兩(liang) 年來,聯合科技被冠以“全球首個(ge) 在韓主板市場IPO的境外企業(ye) ”,吸引了境內(nei) 外的眾(zhong) 多眼球。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聯合科技就幾度被曝出即將成功上市的傳(chuan) 聞,然而,上市日程卻一再延緩。聯合科技董事長助理張世煥今年7月份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對此作出解釋。他說,因為(wei) 此前沒有成功的案例,包括韓交所的一些政策法規仍未健全,使得聯合科技的上市日程一再推遲。

融資縮水三分之二

“兩(liang) 年的漫長等待,我們(men) 已經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機,確實是可惜了。”華源纖維總經理李美玉坦言。

今年7月,原計劃當月啟動IPO的聯合科技,再度被推遲。原因是當時全球股市開始暴跌,發行人和券商考慮到發行時可能會(hui) 出現問題。然而,數月過去,全球金融海嘯非但沒有消減,蔓延反而日益加劇。

“決(jue) 定啟動IPO之前,我們(men) 也跟專(zhuan) 家探討過,覺得沒問題,所以最後還是決(jue) 定上。”李美玉說,因為(wei) 是“全球首個(ge) ”,聯合科技的上市受到了官方的極大關(guan) 注,意義(yi) 還在推動中韓兩(liang) 國的經濟發展。“在目前全球的經濟環境下,我們(men) 還有勇氣去上,還能上得去,業(ye) 界都認為(wei) 這是很了不起的。”

不過,由於(yu) 目前股市低迷,聯合科技股價(jia) 也嚴(yan) 重縮水,原本擬向韓國投資者募資金也從(cong) 3億(yi) 元降至1億(yi) 元。而去年11月,在全球股市較為(wei) 鼎盛的時期,來自石獅的香港上市公司華豐(feng) 紡織,僅(jin) 是在韓交所主板市場發行預托股份,就成功募集2.8億(yi) 元人民幣。對此,李美玉認為(wei) ,“危險和機會(hui) 都是並存的。上市隻是企業(ye) 發展的一個(ge) 平台,能不能達到目的,還另當別論。”
盡管如此,運作聯合科技上市的高能資本CEO楊克民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仍認為(wei)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募集。楊克民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現在海內(nei) 外IPO幾乎停滯,要不也就是僅(jin) 十幾倍的認購額,但聯合科技此次的認購額達90倍。“這顯示雖然遭遇金融危機,但國外投資者仍認為(wei) ‘中國製造’是比較有價(jia) 值的投資”。

李美玉表示,目前在韓IPO的公眾(zhong) 認購已經結束,計劃是明天在韓交所正式舉(ju) 行掛牌慶祝儀(yi) 式。

打開另一扇門

相比於(yu) 去年泉州企業(ye) 在資本市場上的精彩表演,今年來,誰都沒能躲得過全球金融風暴的陰影。且不說那些急踩刹車的擬上市企業(ye) ,那些已經掛牌上市的企業(ye) ,股價(jia) 也相繼“跳水”,甚至“折腰”。眼下,雖然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在頻頻出手救市,但這場金融風暴到底危及幾何,何時結束,無人可以預知。所以,現在就來評價(jia) 聯合科技的“逆流而上”,到底是“果敢”,還是“貿然”,都還為(wei) 時尚早。

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聯合科技的成功上市,為(wei) 泉州的中小企業(ye) 上市融資,打開了另一扇門。上市,是很多企業(ye) 融資的有效渠道。但是,很多中小企業(ye) ,往往受限於(yu) 企業(ye) 規模太小,盤子太小,能募集到的資金太少,甚至達不到上市條件。幾個(ge) 企業(ye) 抱團聯合上市,其實,這樣的想法在泉州已經由來已久。但是,閩南人好麵子的心理作祟,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誰都不服誰,多數人難以接受聯合參股的形式。

早在去年泉州、溫州兩(liang) 地三家企業(ye) 準備聯合上市的消息傳(chuan) 出,就有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給予了積極的肯定。泉州市上市辦主任呂湧波就曾表示,“對很多中小企業(ye) 來說,這種抱團發展的思路很好,既能整合行業(ye) 資源,又能獲得較可觀的融資規模。給今後一些準備上市的中小企業(ye) 提供了新的思路。”

至於(yu) 聯合科技的模式能不能複製,其實,現在考驗的不是資本市場的前景,而是泉州老板們(men) 的胸懷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