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 、sohu等網絡企業(ye) 要進入納斯達克,而不進入國內(nei) 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和風險投資有什麽(me) 聯係、?這些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要在境外重新注冊(ce) 一個(ge) 公司?
對於(yu) 我國公司而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途徑有兩(liang) 個(ge) :IPO和反向收購(借殼上市)。而在IPO中,一般是采取曲線IPO的形式。也就是說,境內(nei) 企業(ye) 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或購買(mai) 殼公司,然後通過資本安排和契約設計將境內(nei) 資產(chan) 或權益注入殼公司,然後以殼公司的名義(yi) 在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籌資的方式。通常,離岸公司注冊(ce) 在英屬維京島、巴哈馬、開曼群島、百慕大群島、巴拿馬等世界著名的避稅島上,這樣能夠享受稅收優(you) 惠,同時能夠規避我國政府對於(yu) 企業(ye) 海外上市的嚴(yan) 格規製。納斯達克市場上的新浪、網易、搜狐等就是采用這種方式上市的。
除了IPO上市之外,我國的企業(ye) 還可以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在納斯達克上市。所謂反向收購上市,就是指國內(nei) 企業(ye) 在海外購買(mai) 一家上市公司作為(wei) “殼”,然後由上市公司反向兼並中國大陸或大陸之外的企業(ye) 法人,然後由殼公司實現再融資功能。反向收購上市盡管規避了國內(nei) 審批程序,但資產(chan) 業(ye) 務注入難度、風險較大,而且在短期內(nei) 很難實現再融資目標。如我國西安的生物技術公司楊淩博迪森就是采用這種方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並於(yu) 2005年8月25日成功升板全美證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這樣,一旦一家“中國概念”公司根據自身實力確定了納斯達克上市方式,它就可以按部就班實現上市計劃。一般而言,如果一家中國公司想要實現納斯達克上市,需要經曆如下步驟:提出申請、等待答複、取得法律認可、招股書(shu) 的Redherring(紅鯡魚)階段、路演與(yu) 定價(jia) ,然後就是招股與(yu) 上市階段。隻要公司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要求,並且能夠吸引到國際投資者的關(guan) 注,那麽(me) 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難度不大。因為(wei) 納斯達克是一個(ge) 成熟的市場,隻要投資者預期上市公司能夠給他們(men) 帶來回報,他們(men) 必然會(hui) 熱烈地追捧這家公司的股票。隻要獲得投資者熱烈認購,上市公司也就能夠在納斯達克以很高的市盈率融得資金。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那麽(me) ,想要獲得融資資格將是“萬(wan) 裏長征”。首先,如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保證公司能夠購買(mai) 一個(ge) 高質量的“殼”資源是對公司的一個(ge) 挑戰。其次,如何注入新的業(ye) 務?如何保證新的業(ye) 務能夠獲得投資者的認同?實際上,經曆買(mai) 入上司公司的“殼”資源,注入資產(chan) ,然後提升公司業(ye) 績,實現融資的效果將是買(mai) 殼上市的中國公司需要麵的的挑戰。
從(cong) 納斯達克目前已有的23家“中國概念”公司而言,19家選擇了IPO上市,4家選擇了反向回購上市。這些上市公司上市方式選擇本身就說明了中國企業(ye) 對於(yu) 納斯達克上市的偏好:與(yu) 投入的成本和獲得的資金的數量、風險相比,IPO是比反向回購更加理性的選擇。
中國企業(ye) 在納斯達克的上市條件
(一)先決(jue) 條件:經營生化、醫藥、寬頻、信息、光纖、通信、製造(含傳(chuan) 統行業(ye) )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1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的發展潛力。
(二)消極條件:
有形資產(chan) 淨值須達到1500萬(wan) 美元以上。
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近兩(liang) 年的稅前收入達100萬(wan) 美元以上。
IPO股票發行須超過110萬(wan) 股。
上市證券掛牌市值須在800萬(wan) 美元至1800萬(wan) 美元之間。
每股最低掛牌價(jia) 5美元。
(三)積極條件:SEC及NASD審查通過後,需有400人以上的公眾(zhong) 持股人才能掛牌,所謂的公眾(zhong) 持股依美國證管會(hui) 手冊(ce) (SEC Manual)指出,公眾(zhong) 持股人的持有股數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國的整股即為(wei) 基本的流通單位100股。
(四)誠信原則: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流行一句俚語:“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hui) 證明一切)。意思是說,隻要申請的公司秉承誠信的原則,上市是遲早的事。
企業(ye) 海外上市的好處
低成本融資,迅速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
從(cong) 客觀上來看,國內(nei) 證券市場發行新股速度在不斷加快,股市規模在不斷地擴張。但是,如果在短期內(nei) 發行新股過多,必然對二級市場產(chan) 生消極影響。從(cong) 主觀上講,發行公司在國內(nei) 發行新股受到的限製較多,為(wei) 了擴大生產(chan) 經營規模、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低成本到海外上市將是企業(ye) 的良好選擇。此外,海外上市相對於(yu) 國內(nei) 上市而言,周期較短、手續也比較簡單,這都從(cong) 綜合層麵上降低了企業(ye) 的融資成本。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ye) 製度
國內(nei) 企業(ye) 海外上市後,外資股股東(dong) 將會(hui) 依照公司章程來保護他們(men) 的出資人權利,要求上市公司切實履行公司章程承諾的義(yi) 務,及時、準確地進行信息披露,從(cong) 而有效地防止 " 內(nei) 部人控製 " 現象的發生,有利於(yu) 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效率。
學習(xi) 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國內(nei) 通過海外上市,學習(xi) 到國外公司的先進管理經驗,對自身素質的全麵提高、增強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將大有裨益。提升企業(ye)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形象
國內(nei) 企業(ye) 通過海外上市,既為(wei) 國外企業(ye) 了解國內(nei) 企業(ye) 提供了信息平台,也為(wei) 國內(nei) 企業(ye) 走向國外資本市場創造了良好開端。通過在海外上市,企業(ye) 無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海外聲譽,從(cong) 而有利於(yu) 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以及在對外貿易中爭(zheng) 取得到信貸和服務的優(you) 惠,為(wei) 企業(ye) 的全麵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上市過程簡單有效,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ei) 完成融資計劃中國企業(ye) 到境外上市由於(yu) 上市程序相對簡單,準備時間較短,符合條件的擬上市公司一般都能在 1 年內(nei) 實現掛牌交易。這非常有利於(yu) 中國企業(ye) 及時把握國際證券市場上的商機,在較短時間內(nei) 完成融資計劃,為(wei) 他們(men) 的進一步發展獲得必要的資金。此外,上市準備時間的縮短也有利於(yu) 擬上市企業(ye) 控製到境外上市的成本。 除此之外的其他優(you) 點 在國外證券市場發行股票,股東(dong) 分散,發行者可較為(wei) 自由地使用籌得的資金,降低企業(ye) 被新股東(dong) 控製的風險。在國外證券市場發行股票,能夠籌集到各種貨幣的資金,滿足對外匯資金的需求。國外證券市場資金來源廣泛,股票易於(yu) 發行,特別是當國內(nei) 采取金融緊縮措施時,這種發行大為(wei) 必要。境外上市後再融資的靈活性強,難度低,而國內(nei) 上市企業(ye) 的再融資成本相對較高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