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企業重組上市IPO

創業板上市規則體現三大特征

深圳證券交易所頒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ye) 板股票上市規則》全文。業(ye) 界對《上市規則》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認為(wei) 《上市規則》充分體(ti) 現了創新、高效和市場化等三大特征,強化了創業(ye) 板市場的規範運作、風險揭示和優(you) 勝劣汰機製,注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貫穿了優(you) 化資源配置的理念。

  強化監管手段與(yu) 透明度

  廣發證券投資銀行綜合管理部總經理蔡鐵征表示,《上市規則》正式頒布,意味著創業(ye) 板離我們(men) 越來越近。上市規則中的基本監管和服務理念沒有變化,同時可以看到針對創業(ye) 板的特點,進一步強化了監管手段與(yu) 透明度。

  蔡鐵征表示,對比中小板,創業(ye) 板上市規則對控股股東(dong) 和實際控製人、會(hui) 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增加了一係列具體(ti) 約束。這些主體(ti) 雖不是發行人,但他們(men) 與(yu) 發行人存在特定的關(guan) 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發行人的意識,從(cong) 而間接影響發行人的行為(wei) 。深交所對上述主體(ti) 的行為(wei) 監管、約束富有新意,有積極的現實意義(yi) ,有利於(yu) 降低創業(ye) 板市場的風險。

  蔡鐵征表示,《上市規則》對股權的監管力度有所加強,監管措施非常係統而有針對性:一是不隻申報直接持股,還要求申報間接持股,使各種可能通過股權安排來控製或對上市公司實施重大影響的機構和個(ge) 人都在陽光下被監管;二是新增了在向中國證監會(hui) 提交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前六個(ge) 月內(nei) (以中國證監會(hui) 正式受理日為(wei) 基準日)新進股本的規範,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二十四個(ge) 月內(nei) ,轉讓的上述新增股份不超過其所持有該新增股份總額的50%。

  招商證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謝繼軍(jun) 表示,本次修改更加體(ti) 現了對創業(ye) 板上市公司從(cong) 嚴(yan) 監管的理念,從(cong) 而加強對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如增加會(hui) 計師責任的條款,盡管字數不多,且要求較為(wei) 原則化,也沒有提到處罰措施,但仍然是一個(ge) 進步。同時規則對關(guan) 聯人的界定更為(wei) 嚴(yan) 格,也能減少內(nei) 幕交易的產(chan) 生。  

  退市製度設計更加市場化

  創業(ye) 板退市製度設計更加市場化,也較主板更為(wei) 嚴(yan) 格,以更好地實現優(you) 勝劣汰,引導投資者樹立審慎的投資理念。在《上市規則》中,創業(ye) 板公司終止上市後就可能直接退市,不再像主板一樣要求必須進入代辦股份轉讓係統,但公司退市後如符合代辦股份轉讓係統條件,可自行提出在代辦股份轉讓係統進行股份轉讓的申請。除此之外,創業(ye) 板較主板新增了一些退市情形。

  第一創業(ye) 證券質控部總經理王嵐表示,《上市規則》體(ti) 現出創新、高效的特點,做到與(yu) 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有所差別,真正體(ti) 現了創業(ye) 板自身特點,特別是退市製度讓人眼前一亮,體(ti) 現了創業(ye) 板“能上能下、可進可退”的特點。在信息披露上亦有創新,上市規則在加強中介機構責任的同時,也給了其更多的監管手段。

  對於(yu) 這一點,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香港)院長陳工孟認為(wei) 這樣的製度安排很合理,“如果一家創業(ye) 板上市公司連續3年以上虧(kui) 損,這基本意味著這家公司不符合創業(ye) 板快速成長的標準了,這時再進入代辦股份轉讓係統已意義(yi) 不大。”

  劉賦偉(wei) 是浙江一家創投基金的投資總監,他認為(wei) 直接退市對創業(ye) 投資者的影響並不大,“一般的創投機構都會(hui) 選擇企業(ye) 上市後幾年內(nei) 就選擇退出,不會(hui) 像公司創始人那樣堅持到最後,而一般企業(ye) 很少會(hui) 出現剛剛上市就連續出現3年虧(kui) 損的情形,因此直接退市製度對創投機構影響並不大。”   

  對公司治理要求更嚴(yan) 格

  和《征求意見》稿相比,正式頒布的《上市規則》增加的一些條款,內(nei) 容包括獨立董事職權、對會(hui) 計師事務所和強化了對核心技術相關(guan) 內(nei) 容的披露等方麵。

  《上市規則》第三章第一節增加了“上市公司應當保證獨立董事享有與(yu) 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權,提供獨立董事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工作條件,在獨立董事行使職權時,有關(guan) 人員應積極配合,不得拒絕、阻礙或隱瞞,不得幹預獨立董事獨立行使職權”的內(nei) 容。

  對於(yu) 這一條規定,陳工孟認為(wei) ,增加這樣的條款,可以讓獨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對創業(ye) 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有利。

  除此之外,《上市規則》強化對核心技術等核心競爭(zheng) 能力相關(guan) 內(nei) 容的披露要求。陳工孟對這一做法也表示讚同,“創業(ye) 板上市公司多數是高科技成長型企業(ye) ,這些公司具有哪些核心技術對投資者的決(jue) 策會(hui) 產(chan) 生重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及時披露。”但陳工孟同時認為(wei) ,這方麵的信息披露應以不影響核心技術的保密為(wei) 宜。

  黃齊是廣東(dong) 一家企業(ye) 集團的股權投資部負責人,他認為(wei) ,《上市規則》中,對大股東(dong) 減持增持部分的內(nei) 容可能是創投企業(ye) 最關(guan) 心的話題之一。

  根據規則,創業(ye) 板市場實施增、減持1%事後披露製度,即要求持股5%以上的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通過證券交易係統買(mai) 賣上市公司股份,每增加或減少比例達到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時,相關(guan) 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及信息披露義(yi) 務人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兩(liang) 個(ge) 交易日內(nei) 就該事項做出公告。

  黃齊表示,有些創投機構的退出策略比較凶悍,可能在限售期結束後的若幹交易日後,將手中持有的股份拋光。這樣的製度安排可能讓創投機構在退出時選擇相對和緩與(yu) 平穩的方式,這對防止股價(jia) 暴漲暴跌有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