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盈率定價(jia) 法
市盈率定價(jia) 法(市盈率=股價(jia) /每股收益)是成熟、發達股市最通行的定價(jia) 方法。以我國香港股市為(wei) 例,一般地,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運行區間總是介於(yu) 5——25倍之間。也就是說,當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抵達25倍上方時,意味著牛市“見頂”;反之,當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抵達5倍左右時,則表明熊市“見底”。
目前,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為(wei) 14.76倍,僅(jin) 相當於(yu) 大陸A股平均市盈率的1/3。在這一市場環境下,新股發行市盈率一般可低至10倍或以下,若以此為(wei) 基礎計算,港股上市後的市盈率可能一般也隻有15倍左右,平均溢價(jia) 空間約為(wei) 15%左右。
然而,在中國大陸A股這一新興(xing) 市場上則情形大不相同。根據經驗,在“股權分置”改革前,中國A股平均市盈率的運行區間一般介於(yu) 20倍——80倍之間;然而,在“股權分置”改革完畢後,中國A股平均市盈率運行區間有可能下移並縮窄至15——50倍之間。這是值得中國股民尤為(wei) 高度警醒的地方。
截止2009年7月24日統計,滬深A股共計1583隻,其中,動態市盈率超過100倍的A股多達861隻,占54%。目前,不僅(jin) 有過半數A股市盈率超過100倍,而且所有垃圾股股價(jia) 在近8個(ge) 月內(nei) 均已翻番,近200隻股票價(jia) 格漲幅已超過3倍。
在如此泡沫化的股市背景下,新股上市首日市盈率,“一步到位”地至少站上50倍,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不過,弄不好,新股上市首日市盈率也可能“一步到位”地站上100倍,這在中國股市也屬正常現象。
(二)市淨率定價(jia) 法
在成熟、發達股市,市淨率定價(jia) 法(市淨率=股價(jia) /每股淨資產(chan) )作為(wei) 市盈率定價(jia) 法的孿生兄弟,二者同等重要。在國外,新股發行市淨率一般介於(yu) 1——2倍之間。
根據Bloomberg統計,近十多年來,除日本外,亞(ya) 太地區股市的平均市淨率運行區間大體(ti) 介於(yu) 1——3倍之間。而中國A股的平均市淨率則大體(ti) 介於(yu) 2——8倍之間。
(三)股本規模定價(jia) 法
在成熟、發達股市,股本規模大小一般不會(hui) 直接影響股價(jia) 高低。然而,在中國A股市場上,股本規模大小卻是直接決(jue) 定著股價(jia) 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據股本(尤其是流通股本)規模大小定價(jia) 是中國股市一貫的特色。在二級市場上,我們(men) 能夠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小股本垃圾股的股價(jia) 一般遠高於(yu) 超級大盤股的股價(jia) 。例如,總股本2538億(yi) 股、流通A股1778億(yi) 股的中國銀行,這隻業(ye) 績原本不錯的銀行股,每當股市泡沫化時,中國銀行經常會(hui) 淪為(wei) 最低價(jia) 股,也就是股民常說的“最不值錢的股票”。
相反,一些超級垃圾股由於(yu) 其總股本和流通股本相對較小,無論其業(ye) 績如何垃圾,其股價(jia) 總是居高不下,即便麵臨(lin) 退市威脅,其股價(jia) 仍會(hui) 寧死不屈。
(四)股價(jia) 排列定價(jia) 法
中國股市暴漲暴跌、普漲普跌是經常的壯觀景象。每逢牛市,雞犬升天,先是2元股失蹤,接著是3元股消亡,再接著是4元股不見蹤影,最後是5元股人間蒸發,於(yu) 是,100元股、200元股,甚至300元股都會(hui) 跑出來。相反,每逢熊市,股價(jia) 向下排列,節節下滑,先是5元以下股票逐漸增多,接著是3元以下股票越來越多,最後便會(hui) 出現不少1元股了,於(yu) 是100元股消亡,50元以上的股票全線消失。這就是中國牛熊市交替中的股價(jia) 排列法。
比方說,過去8個(ge) 月,上證綜指累計漲幅已超過100%,則5元以下股票所剩無幾。然而,四川成渝和中國建築發行價(jia) 卻分別隻有3.6元和4.18元,可以想像,這兩(liang) 隻股票上市首日定價(jia) 絕對不會(hui) 太低。
(五)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極值定價(jia) 法”
在成熟、發達的國外市場,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jia) 的現象是十分普遍而正常的,比方,美國股市在大牛市中,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jia) 大體(ti) 會(hui) 占到1/3,而且新股上市首日漲幅高於(yu) 50%的情形並不多見。
然而,在中國,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jia) 卻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因為(wei) 中國新股申購中簽率也是罕見的低下,因為(wei) 一、二級市場存在十分巨大的差價(jia) ,因此,中國新股上市首日一般漲幅都會(hui) 在10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600%。這就是中國股市的新股申購與(yu) 炒新狂潮。
(六)同業(ye) 股價(jia) 比較定價(jia) 法
新股發行定價(jia) 與(yu) 新股上市首日定價(jia) ,在同一個(ge) 股市上,應該與(yu) 同業(ye) 具有大體(ti) 的可比性。但是,由於(yu) 股本大小有別,業(ye) 績好壞不同,尤其是新舊程度不同,這都會(hui) 導致新股與(yu) 老股同業(ye) 定價(jia) 差別十分懸殊。
(七)A+H股定價(jia) 法
在同時發行了A、H股的上市公司,其股價(jia) 自然需要在A、H股之間進行比較。大體(ti) 而言,A股總是遠遠地高溢價(jia) 於(yu) H股的。比方,洛陽玻璃A股價(jia) 格比其H股價(jia) 格溢價(jia) 高達605%,也就是說,同一個(ge) 上市公司,A、H股標價(jia) 具有十分懸殊的差價(jia) ,A股價(jia) 格是H股價(jia) 格的7.05倍!
大盤A+H股也不例外。比方,中石油的H股價(jia) 格為(wei) 9.3港元(相當於(yu) 8.2元人民幣),但中石油A股價(jia) 格卻高達16.25元人民幣,A股比H股溢價(jia) 一倍。同樣,中石化H股價(jia) 格僅(jin) 為(wei) 7.07港元(相當於(yu) 6.23元人民幣),而中石化A股價(jia) 格卻高達14.20元人民幣,A股比H股溢價(jia) 128%!
在全部A+H股中,目前僅(jin) 有2隻A股價(jia) 格與(yu) 其H股價(jia) 格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