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IPO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IPO招募流程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hui) 出具的招股書(shu) 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IPO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jia) 係統掛牌交易。

  另外一種獲得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jia) 係統掛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書(shu) 或登記聲明中約定允許私人公司將它們(men) 的股份向公眾(zhong) 銷售。這些股份被認為(wei) 是“自由交易”的,從(cong) 而使得這家企業(ye) 達到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jia) 係統掛牌交易的要求條件。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jia) 係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dong) 人數方麵有著硬性規定。

   IPO(首次公開募股)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業(ye) 屬性、成長性、財務特性決(jue) 定了上市公司適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較為(wei) 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收益折現法與(yu) 類比法。所謂收益折現法,就是通過合理的方式估計出上市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並選擇恰當的貼現率與(yu) 貼現模型,計算出上市公司價(jia) 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型(DDM)、現金流貼現(DCF)模型等。貼現模型並不複雜,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確定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和折現率,而這正是體(ti) 現承銷商的專(zhuan) 業(ye) 價(jia) 值所在。所謂類比法,就是通過選擇同類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價(jia) /每股收益)、市淨率(P/B即股價(jia) /每股淨資產(chan) ),再結合新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如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chan) 來確定上市公司價(jia) 值,一般都采用預測的指標。市盈率法的適用具有許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經營業(ye) 績要穩定,不能出現虧(kui) 損等,而市淨率法則沒有這些問題,但同樣也有缺陷,主要是過分依賴公司賬麵價(jia) 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場價(jia) 值。因此對於(yu) 那些流動資產(chan) 比例高的公司如銀行、保險公司比較適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IPO過程中,按招股說明書(shu) 中確定的定價(jia) 區間1.9~2.4港元計算,發行後的每股淨資產(chan) 約為(wei) 1.09~1.15港元,則市淨率(P/B)為(wei) 1.74~2.09倍。除上述指標,還可以通過市值/銷售收入(P/S)、市值/現金流(P/C)等指標來進行估值。

  通過估值模型,我們(men) 可以合理地估計公司的理論價(jia) 值,但是要最終確定發行價(jia) 格,我們(men) 還需要選擇合理的發行方式,以充分發現市場需求。目前常用的發行方式包括:累計投標方式、固定價(jia) 格方式、競價(jia) 方式。一般競價(jia) 方式更常見於(yu) 債(zhai) 券發行,這裏不做贅述。累計投標是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新股發行方式之一,是指發行人通過詢價(jia) 機製確定發行價(jia) 格,並自主分配股份。所謂“詢價(jia) 機製”,是指主承銷商先確定新股發行價(jia) 格區間,召開路演推介會(hui) ,根據需求量和需求價(jia) 格信息對發行價(jia) 格反複修正,並最終確定發行價(jia) 格的過程。一般時間為(wei) 1~2周。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詢價(jia) 區間為(wei) 1.42~2.27港元,此後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終發行價(jia) 將在10月25日前確定。詢價(jia) 過程隻是投資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終的購買(mai) 承諾。

  在詢價(jia) 機製下,新股發行價(jia) 格並不事先確定,而在固定價(jia) 格方式下,主承銷商根據估值結果及對投資者需求的預計,直接確定一個(ge) 發行價(jia) 格。固定價(jia) 格方式相對較為(wei) 簡單,但效率較低。過去我國一直采用固定價(jia) 格發行方式,2004年12月7日證監會(hui) 推出了新股詢價(jia) 機製,邁出了市場化的關(guan) 鍵一步。

  香港證監會(hui) 和香港聯交所於(yu) 1994年11月發表了《關(guan) 於(yu) 招股機製的聯合政策聲明》,自此,香港的大型新股發行基本上采用累計投標和固定價(jia) 格公開認購混合招股機製。發行方式確定以後,進入了正式發行階段,此時如果有效認購數量超過了擬發行數量,即為(wei) 超額認購,超額認購倍數越高,說明投資者的需求越為(wei) 強烈。在超額認購的情況下,主承銷商可能會(hui) 擁有分配股份的權利,即配售權,也可能沒有,依照交易所規則而定。通過行使配售權,發行人可以達到理想的股東(dong) 結構。在我國,目前主承銷商不具備配售股份的權利,必須按照認購比例配售。據報道,此次建行在香港交易所發行H股,截至公開招股截止日(10月19日),共吸引了760億(yi) 美元的認購資金,超過擬發售數量近9倍,而向香港公眾(zhong) 公開發行部分更是獲得了近40倍的超額認購倍率,其中國際發售部分將由聯席賬簿管理人根據多種因素決(jue) 定分配,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原則上嚴(yan) 格按比例分配,但分配基準可能會(hui) 因為(wei) 申請人的股份數目不同而分組決(jue) 定,但也不排除可能會(hui) 進行抽簽。

  當出現超額認購時,主承銷商還可以使用“超額配售選擇權”(又稱“綠鞋”)增加發行數量。“超額配售選擇權”是指發行人賦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後的一定期限內(nei) 按同一發行價(jia) 格超額發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此期間內(nei) ,如果市價(jia) 低於(yu) 發行價(jia) ,主承銷商直接從(cong) 市場購入這部分股票分配給提出申購的投資者,如果市價(jia) 高於(yu) 發行價(jia) ,則直接由發行人增發。這樣可以在股票上市後一定期間內(nei) 保持股價(jia) 的相對穩定,同時有利於(yu) 承銷商抵禦發行風險。如此次建行招股說明書(shu) 就規定了可由中金公司及摩根士丹利添惠代表國際發售承銷商於(yu) 股票在香港聯交所開始交易起30日內(nei) 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以要求建行分配及發行最多合計3,972,890,000股額外股份,占全球初步發售股份的15%。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