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規
企業重組上市IPO

香港商業登記條例(2)

 (b)除本條規定外毋須根據本條例登記,
  應視作經營商業(ye) 之人士,並須根據本條例登記。
  (2)稅務局任何人員,經局長一般或特別授權,並在其指示下,可執行本條例所規定局長執行之職務,並可運用本條例賦予局長之權力。

 第三條 (1)在本條例內(nei) ,“經營商業(ye) 之人士”一詞之定義(yi) 如下--
  (a)如屬個(ge) 人或法人團體(ti) ,指個(ge) 人或法人團體(ti) ;
  (b)如屬合股經營之商業(ye) ,指所有合夥(huo) 人;及
  (c)如屬其他團體(ti) 經營之商業(ye) ,則指該團體(ti) 之主要負責人員:
  但任何根據稅務條例第八條被視為(wei) 擔任有收益之職位或職業(ye) 之人士,不得純因此理由而被視為(wei) 本條例所指經營商業(ye) 之人士。
  (2)(a)倘經營商業(ye) 之人士為(wei) 無行為(wei) 能力者或本身不在香港者,則根據本條例之規定該人須采取之行動或須辦理之事務,應視作須由該無行為(wei) 能力人士之受托人或該不在本港人士之代理人辦理。
  (b)為(wei) 執行本款之規定起見,倘局長將掛號函件郵寄有關(guan) 人士之營業(ye) 地點,而該人未能於(yu) 發函之日起七日內(nei) ,在一般辦公時間親(qin) 臨(lin) 該函所指定之地點,則該人應視作不在香港論。
  (3)倘經營商業(ye) 而根據本條例之規定須采取任何行動或辦理任何事務之人士乃一間公司,則該公司之秘書(shu) 、經理或任何董事應對采取上述行動或辦理上述事務負責。
  (4)倘局長將通知書(shu) 送達任何人,謂將其視作經營商業(ye) 之人士,則除非該人於(yu) 該通知書(shu) 送達之日起一個(ge) 月內(nei) ,向局長提供滿意之證據,證明其並非經營商業(ye) ,否則該人應作經營商業(ye) 論:
  但該人如未能於(yu) 所述之一個(ge) 月期間內(nei) 提供令局長滿意之證據,則可於(yu) 緊接該期間之十四日內(nei) 根據第十七條所規定之辦法提出上訴。
  (5)為(wei) 執行本條之規定起見--
  “代理人”如屬不在本港之人士,包括--
  (a)該人在香港之代理人、律師、代管人、破產(chan) 管理人或經理人;及
  (b)任何在香港之人士,而上述不在本港之人乃透過此人收取商業(ye) 所得或來自業(ye) 務之利益或收入者;
  “無行為(wei) 能力者”指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白癡或心智不健全之人士;
  “受托人”包括任何受托人、監護人、掌管人、經理人或其他代人監管、控製或管理資產(chan) 之人士,但不包括遺囑執行人。

 第四條 (1)除根據稅務條例或本條例之規定執行職務外,稅務局每一人員在根據本條例之規定執行職務時可能獲知與(yu) 任何人士之事務有關(guan) 之一切資料,均須保密或協助保密,亦不得將該等資料告知任何人,但與(yu) 該等資料有關(guan) 之人士或其遺囑執行人或該人或其遺囑執行人之獲授權代表則除外;此外,又不得容許或準許任何人查閱局長所擁有、保管或管理之任何記錄。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