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規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征稅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wei) 了保證國家稅收政策的貫徹實施,加強海關(guan) 稅收管理,確保依法征稅,保障國家稅收,維護納稅義(yi) 務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guan) 法》(以下簡稱《海關(guan)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guan) 稅條例》(以下簡稱《關(guan) 稅條例》)及其他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海關(guan) 征稅工作,應當遵循準確歸類、正確估價(jia) 、依率計征、依法減免、嚴(yan) 肅退補、及時入庫的原則。
第三條 進出口關(guan) 稅、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的征收管理適用本辦法。
進境物品進口稅和船舶噸稅的征收管理按照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規定執行,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未作規定的,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海關(guan) 應當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承擔保密義(yi) 務,妥善保管納稅義(yi) 務人提供的涉及商業(ye) 秘密的資料,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對外提供。
納稅義(yi) 務人可以書(shu) 麵向海關(guan) 提出為(wei) 其保守商業(ye) 秘密的要求,並具體(ti) 列明需要保密的內(nei) 容,但不得以商業(ye) 秘密為(wei) 理由拒絕向海關(guan) 提供有關(guan) 資料。

第二章 進出口貨物稅款的征收

第一節 申報與(yu) 審核

第五條 納稅義(yi) 務人進出口貨物時應當依法向海關(guan) 辦理申報手續,按照規定提交有關(guan) 單證。海關(guan) 認為(wei) 必要時,納稅義(yi) 務人還應當提供確定商品歸類、完稅價(jia) 格、原產(chan) 地等所需的相關(guan) 資料。提供的資料為(wei) 外文的,海關(guan) 需要時,納稅義(yi) 務人應當提供中文譯文並對譯文內(nei) 容負責。
進出口減免稅貨物的,納稅義(yi) 務人還應當提交主管海關(guan) 簽發的《進出口貨物征免稅證明》(以下簡稱《征免稅證明》,格式詳見附件1),但本辦法第七十二條所列減免稅貨物除外。
第六條 納稅義(yi) 務人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海關(guan) 規章關(guan) 於(yu) 商品歸類、審定完稅價(jia) 格和原產(chan) 地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如實申報進出口貨物的商品名稱、稅則號列(商品編號)、規格型號、價(jia) 格、運保費及其他相關(guan) 費用、原產(chan) 地、數量等。
第七條 為(wei) 審核確定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完稅價(jia) 格、原產(chan) 地等,海關(guan) 可以要求納稅義(yi) 務人按照有關(guan) 規定進行補充申報。納稅義(yi) 務人認為(wei) 必要時,也可以主動要求進行補充申報。
第八條 海關(guan) 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海關(guan) 規章的規定,對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商品名稱、規格型號、稅則號列、原產(chan) 地、價(jia) 格、成交條件、數量等進行審核。
海關(guan) 可以根據口岸通關(guan) 和貨物進出口的具體(ti) 情況,在貨物通關(guan) 環節僅(jin) 對申報內(nei) 容作程序性審核,在貨物放行後再進行申報價(jia) 格、商品歸類、原產(chan) 地等是否真實、正確的實質性核查。
第九條 海關(guan) 為(wei) 審核確定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完稅價(jia) 格及原產(chan) 地等,可以對進出口貨物進行查驗,組織化驗、檢驗或者對相關(guan) 企業(ye) 進行核查。
經審核,海關(guan) 發現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的進出口貨物稅則號列有誤的,應當按照商品歸類的有關(guan) 規則和規定予以重新確定。
經審核,海關(guan) 發現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價(jia) 格不符合成交價(jia) 格條件,或者成交價(jia) 格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另行估價(jia) 。
經審核,海關(guan) 發現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原產(chan) 地有誤的,應當通過審核納稅義(yi) 務人提供的原產(chan) 地證明、對貨物進行實際查驗或者審核其他相關(guan) 單證等方法,按照海關(guan) 原產(chan) 地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予以確定。
經審核,海關(guan) 發現納稅義(yi) 務人提交的減免稅申請或者所申報的內(nei) 容不符合有關(guan) 減免稅規定的,應當按照規定計征稅款。
納稅義(yi) 務人違反海關(guan) 規定,涉嫌偽(wei) 報、瞞報的,應當按照規定移交海關(guan) 調查或者緝私部門處理。
第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貨物實際進出口前,可以按照有關(guan) 規定向海關(guan) 申請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商品預歸類、價(jia) 格預審核或者原產(chan) 地預確定。海關(guan) 審核確定後,應當書(shu) 麵通知納稅義(yi) 務人,並在貨物實際進出口時予以認可。

第二節 稅款的征收

第十一條 海關(guan) 應當根據進出口貨物的稅則號列、完稅價(jia) 格、原產(chan) 地、適用的稅率和匯率計征稅款。
第十二條 海關(guan) 應當按照《關(guan) 稅條例》有關(guan) 適用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出口稅率、關(guan) 稅配額稅率或者暫定稅率,以及實施反傾(qing) 銷措施、反補貼措施、保障措施或者征收報複性關(guan) 稅等適用稅率的規定,確定進出口貨物適用的稅率。
第十三條 進出口貨物,應當適用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實施的稅率。
進口貨物到達前,經海關(guan) 核準先行申報的,應當適用裝載該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實施的稅率。
進口轉關(guan) 運輸貨物,應當適用指運地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進口之日實施的稅率;貨物運抵指運地前,經海關(guan) 核準先行申報的,應當適用裝載該貨物的運輸工具抵達指運地之日實施的稅率。
出口轉關(guan) 運輸貨物,應當適用啟運地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出口之日實施的稅率。
經海關(guan) 批準,實行集中申報的進出口貨物,應當適用每次貨物進出口時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之日實施的稅率。
因超過規定期限未申報而由海關(guan) 依法變賣的進口貨物,其稅款計征應當適用裝載該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實施的稅率。
因納稅義(yi) 務人違反規定需要追征稅款的進出口貨物,應當適用違反規定的行為(wei) 發生之日實施的稅率;行為(wei) 發生之日不能確定的,適用海關(guan) 發現該行為(wei) 之日實施的稅率。
第十四條 已申報進境並放行的保稅貨物、減免稅貨物、租賃貨物或者已申報進出境並放行的暫時進出境貨物,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繳納稅款的,應當適用海關(guan) 接受納稅義(yi) 務人再次填寫(xie) 報關(guan) 單申報辦理納稅及有關(guan) 手續之日實施的稅率:
(一)保稅貨物經批準不複運出境的;
(二)保稅倉(cang) 儲(chu) 貨物轉入國內(nei) 市場銷售的;
(三)減免稅貨物經批準轉讓或者移作他用的;
(四)可暫不繳納稅款的暫時進出境貨物,經批準不複運出境或者進境的;
(五)租賃進口貨物,分期繳納稅款的。
第十五條 補征或者退還進出口貨物稅款,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的規定確定適用的稅率。
第十六條 進出口貨物的價(jia) 格及有關(guan) 費用以外幣計價(jia) 的,海關(guan) 按照該貨物適用稅率之日所適用的計征匯率折合為(wei) 人民幣計算完稅價(jia) 格。完稅價(jia) 格采用四舍五入法計算至分。
海關(guan) 每月使用的計征匯率為(wei) 上一個(ge) 月第三個(ge) 星期三(第三個(ge) 星期三為(wei) 法定節假日的,順延采用第四個(ge) 星期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幣對人民幣的基準匯率;以基準匯率幣種以外的外幣計價(jia) 的,采用同一時間中國銀行公布的現匯買(mai) 入價(jia) 和現匯賣出價(jia) 的中間值(人民幣元後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4位小數)。如果上述匯率發生重大波動,海關(guan) 總署認為(wei) 必要時,可另行規定計征匯率,並對外公布。
第十七條 海關(guan) 應當按照《關(guan) 稅條例》的規定,以從(cong) 價(jia) 、從(cong) 量或者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對進出口貨物征收關(guan) 稅。
海關(guan) 應當按照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適用稅種、稅目、稅率和計算公式對進口貨物計征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
除另有規定外,關(guan) 稅和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按照下述計算公式計征:
從(cong) 價(jia) 計征關(guan) 稅的計算公式為(wei) :應納稅額=完稅價(jia) 格X關(guan) 稅稅率
從(cong) 量計征關(guan) 稅的計算公式為(wei) :應納稅額=貨物數量X單位關(guan) 稅稅額
計征進口環節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為(wei) :應納稅額=(完稅價(jia) 格+實征關(guan) 稅稅額+實征消費稅稅額)X增值稅稅率
從(cong) 價(jia) 計征進口環節消費稅的計算公式為(wei) :應納稅額=〔(完稅價(jia) 格+實征關(guan) 稅稅額)/(1-消費稅稅率)〕X消費稅稅率
從(cong) 量計征進口環節消費稅的計算公式為(wei) :應納稅額=貨物數量X單位消費稅稅額
第十八條 除另有規定外,海關(guan) 應當在貨物實際進境,並完成海關(guan) 現場接單審核工作之後及時填發稅款繳款書(shu) 。需要通過對貨物進行查驗確定商品歸類、完稅價(jia) 格、原產(chan) 地的,應當在查驗核實之後填發或者更改稅款繳款書(shu) 。
納稅義(yi) 務人收到稅款繳款書(shu) 後應當辦理簽收手續。
第十九條 海關(guan) 稅款繳款書(shu) 一式六聯(格式詳見附件2),第一聯(收據)由銀行收款簽章後交繳款單位或者納稅義(yi) 務人;第二聯(付款憑證)由繳款單位開戶銀行作為(wei) 付出憑證;第三聯(收款憑證)由收款國庫作為(wei) 收入憑證;第四聯(回執)由國庫蓋章後退回海關(guan) 財務部門;第五聯(報查)國庫收款後,關(guan) 稅專(zhuan) 用繳款書(shu) 退回海關(guan) ,海關(guan) 代征稅專(zhuan) 用繳款書(shu) 送當地稅務機關(guan) ;第六聯(存根)由填發單位存查。
第二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海關(guan) 填發稅款繳款書(shu) 之日起15日內(nei) 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逾期繳納稅款的,由海關(guan) 自繳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海關(guan) 填發滯納金繳款書(shu) 之日起15日內(nei) 向指定銀行繳納滯納金。滯納金繳款書(shu) 的格式與(yu) 稅款繳款書(shu) 相同。
繳款期限屆滿日遇星期六、星期日等休息日或者法定節假日的,應當順延至休息日或者法定節假日之後的第一個(ge) 工作日。國務院臨(lin) 時調整休息日與(yu) 工作日的,海關(guan) 應當按照調整後的情況計算繳款期限。
第二十一條 關(guan) 稅、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滯納金等,應當按人民幣計征,采用四舍五入法計算至分。
滯納金的起征點為(wei) 50元。
第二十二條 銀行收訖稅款日為(wei) 納稅義(yi) 務人繳清稅款之日。納稅義(yi) 務人向銀行繳納稅款後,應當及時將蓋有證明銀行已收訖稅款的業(ye) 務印章的稅款繳款書(shu) 送交填發海關(guan) 驗核,海關(guan) 據此辦理核注手續。
海關(guan) 發現銀行未按照規定及時將稅款足額劃轉國庫的,應當將有關(guan) 情況通知國庫。
第二十三條 納稅義(yi) 務人繳納稅款前不慎遺失稅款繳款書(shu) 的,可以向填發海關(guan) 提出補發稅款繳款書(shu) 的書(shu) 麵申請。海關(guan) 應當自接到納稅義(yi) 務人的申請之日起2個(ge) 工作日內(nei) 審核確認並重新予以補發。海關(guan) 補發的稅款繳款書(shu) 內(nei) 容應當與(yu) 原稅款繳款書(shu) 完全一致。
納稅義(yi) 務人繳納稅款後遺失稅款繳款書(shu) 的,可以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向填發海關(guan) 提出確認其已繳清稅款的書(shu) 麵申請,海關(guan) 經審查核實後,應當予以確認,但不再補發稅款繳款書(shu) 。
第二十四條 納稅義(yi) 務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國家稅收政策調整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應當在貨物進出口前向辦理進出口申報納稅手續的海關(guan) 所在的直屬海關(guan) 提出延期繳納稅款的書(shu) 麵申請並隨附相關(guan) 材料,同時還應當提供繳稅計劃。
貨物實際進出口時,納稅義(yi) 務人要求海關(guan) 先放行貨物的,應當向海關(guan) 提供稅款擔保。
第二十五條 直屬海關(guan) 應當自接到納稅義(yi) 務人延期繳納稅款的申請之日起10日內(nei) 審核情況是否屬實,情況屬實的,應當立即將有關(guan) 申請材料報送海關(guan) 總署。海關(guan) 總署接到申請材料後,應當在20日內(nei) 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繳納稅款的決(jue) 定以及延期繳納稅款的期限,並通知報送申請材料的直屬海關(guan) 。因特殊情況在20日內(nei) 不能作出決(jue) 定的,可以延長10日。
延期繳納稅款的期限,自貨物放行之日起最長不超過6個(ge) 月。
納稅義(yi) 務人在批準的延期繳納稅款期限內(nei) 繳納稅款的,不征收滯納金;逾期繳納稅款的,自延期繳納稅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二十六條 經海關(guan) 總署審核未批準延期繳納稅款的,直屬海關(guan) 應當自接到海關(guan) 總署未批準延期繳納稅款的決(jue) 定之日起3個(ge) 工作日內(nei) 通知納稅義(yi) 務人,並填發稅款繳款書(shu) 。
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海關(guan) 填發稅款繳款書(shu) 之日起15日內(nei) 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逾期繳納稅款的,海關(guan) 應當自繳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二十七條 散裝進出口貨物發生溢短裝的,按照以下規定辦理:
(一)溢裝數量在合同、發票標明數量3%以內(nei) 的,或者短裝的,海關(guan) 應當根據審定的貨物單價(jia) ,按照合同、發票標明數量計征稅款。
(二)溢裝數量超過合同、發票標明數量3%的,海關(guan) 應當根據審定的貨物單價(jia) ,按照實際進出口數量計征稅款。
第二十八條 納稅義(yi) 務人、擔保人自繳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3個(ge) 月仍未繳納稅款或者滯納金的,海關(guan) 可以按照《海關(guan) 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采取強製措施。
納稅義(yi) 務人在規定的繳納稅款期限內(nei) 有明顯的轉移、藏匿其應稅貨物以及其他財產(chan) 跡象的,海關(guan) 可以責令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提供稅款擔保。納稅義(yi) 務人不能提供稅款擔保的,海關(guan) 可以按照《海關(guan) 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采取稅收保全措施。
采取強製措施和稅收保全措施的具體(ti) 辦法另行規定。

第三章 特殊進出口貨物稅款的征收

第一節 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

第二十九條 進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不征收進口關(guan) 稅和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出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不征收出口關(guan) 稅。
前款所稱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是指進出口貨物在海關(guan) 放行後,因殘損、短少、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原因,由進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承運人或者保險公司免費補償(chang) 或者更換的與(yu) 原貨物相同或者與(yu) 合同規定相符的貨物。
第三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原進出口合同規定的索賠期內(nei) 且不超過原貨物進出口之日起3年,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的進出口手續。
第三十一條 納稅義(yi) 務人申報進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應當提交下列單證:
(一)原進口貨物報關(guan) 單;
(二)原進口貨物退運出境的出口報關(guan) 單或者原進口貨物交由海關(guan) 處理的貨物放棄處理證明;
(三)原進口貨物稅款繳款書(shu) 或者《征免稅證明》;
(四)買(mai) 賣雙方簽訂的索賠協議。
因原進口貨物短少而進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不需要提交前款第(二)項所列單證。
海關(guan) 認為(wei) 需要時,納稅義(yi) 務人還應當提交具有資質的商品檢驗機構出具的原進口貨物殘損、短少、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的檢驗證明書(shu) 或者其他有關(guan) 證明文件。
第三十二條 納稅義(yi) 務人申報出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應當提交下列單證:
(一)原出口貨物報關(guan) 單;
(二)原出口貨物退運進境的進口報關(guan) 單;
(三)原出口貨物稅款繳款書(shu) 或者《征免稅證明》;
(四)買(mai) 賣雙方簽訂的索賠協議。
因原出口貨物短少而出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不需要提交前款第(二)項所列單證。
海關(guan) 認為(wei) 需要時,納稅義(yi) 務人還應當提交具有資質的商品檢驗機構出具的原出口貨物殘損、短少、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的檢驗證明書(shu) 或者其他有關(guan) 證明文件。
第三十三條 納稅義(yi) 務人申報進出口的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與(yu) 退運出境或者退運進境的原貨物不完全相同或者與(yu) 合同規定不完全相符的,應當向海關(guan) 說明原因。
海關(guan) 經審核認為(wei) 理由正當,且其稅則號列未發生改變的,應當按照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和原進出口貨物適用的計征匯率、稅率,審核確定其完稅價(jia) 格、計算應征稅款。應征稅款高於(yu) 原進出口貨物已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的差額部分。應征稅款低於(yu) 原進出口貨物已征稅款,且原進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承運人或者保險公司同時補償(chang) 貨款的,海關(guan) 應當退還補償(chang) 貨款部分的相應稅款;未補償(chang) 貨款的,稅款的差額部分不予退還。
納稅義(yi) 務人申報進出口的免費補償(chang) 或者更換的貨物,其稅則號列與(yu) 原貨物的稅則號列不一致的,不適用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的有關(guan) 規定,海關(guan) 應當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的有關(guan) 規定征收稅款。
第三十四條 納稅義(yi) 務人申報進出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被更換的原進口貨物不退運出境且不放棄交由海關(guan) 處理的,或者被更換的原出口貨物不退運進境的,海關(guan) 應當按照接受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申報進出口之日適用的稅率、計征匯率和有關(guan) 規定對原進出口貨物重新估價(jia) 征稅。
第三十五條 被更換的原進口貨物退運出境時不征收出口關(guan) 稅。
被更換的原出口貨物退運進境時不征收進口關(guan) 稅和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

第二節 租賃進口貨物

第三十六條 納稅義(yi) 務人進口租賃貨物,除另有規定外,應當向其所在地海關(guan) 辦理申報進口及申報納稅手續。
納稅義(yi) 務人申報進口租賃貨物,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租賃合同及其他有關(guan) 文件。海關(guan) 認為(wei) 必要時,納稅義(yi) 務人應當提供稅款擔保。
第三十七條 租賃進口貨物自進境之日起至租賃結束辦結海關(guan) 手續之日止,應當接受海關(guan) 監管。
一次性支付租金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申報租賃貨物進口時辦理納稅手續,繳納稅款。
分期支付租金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申報租賃貨物進口時,按照第一期應當支付的租金辦理納稅手續,繳納相應稅款;在其後分期支付租金時,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納稅手續應當不遲於(yu) 每次支付租金後的第15日。納稅義(yi) 務人未在規定期限內(nei) 申報納稅的,海關(guan) 按照納稅義(yi) 務人每次支付租金後第15日該貨物適用的稅率、計征匯率征收相應稅款,並自本款規定的申報辦理納稅手續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納稅之日止按日加收應繳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三十八條 海關(guan) 應當對租賃進口貨物進行跟蹤管理,督促納稅義(yi) 務人按期向海關(guan) 申報納稅,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第三十九條 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租賃進口貨物租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nei) ,向海關(guan) 申請辦結監管手續,將租賃進口貨物複運出境。需留購、續租租賃進口貨物的,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相關(guan) 手續應當不遲於(yu) 租賃進口貨物租期屆滿後的第30日。
海關(guan) 對留購的租賃進口貨物,按照審定進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和海關(guan) 接受申報辦理留購的相關(guan) 手續之日該貨物適用的計征匯率、稅率,審核確定其完稅價(jia) 格、計征應繳納的稅款。
續租租賃進口貨物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續租合同,並按照本辦法第三十六條和第三十七條的有關(guan) 規定辦理申報納稅手續。
第四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未在本辦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nei) 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留購租賃進口貨物的相關(guan) 手續的,海關(guan) 除按照審定進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和租期屆滿後第30日該貨物適用的計征匯率、稅率,審核確定其完稅價(jia) 格、計征應繳納的稅款外,還應當自租賃期限屆滿後30日起至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納稅之日止按日加收應繳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納稅義(yi) 務人未在本辦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nei) 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續租租賃進口貨物的相關(guan) 手續的,海關(guan) 除按照本辦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征收續租租賃進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外,還應當自租賃期限屆滿後30日起至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納稅之日止按日加收應繳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四十一條 租賃進口貨物租賃期未滿終止租賃的,其租期屆滿之日為(wei) 租賃終止日。

第三節 暫時進出境貨物

第四十二條 經海關(guan) 批準暫時進境或者暫時出境的貨物,海關(guan) 按照有關(guan) 規定實施管理。
第四十三條 《關(guan) 稅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一款所列的暫時進出境貨物,在海關(guan) 規定期限內(nei) ,可以暫不繳納稅款。
前款所述暫時進出境貨物在規定期限屆滿後不再複運出境或者複運進境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前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進出口及納稅手續。海關(guan) 按照有關(guan) 規定征收稅款。
第四十四條 《關(guan) 稅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一款所列範圍以外的其他暫時進出境貨物,海關(guan) 按照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和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進出境之日適用的計征匯率、稅率,審核確定其完稅價(jia) 格、按月征收稅款,或者在規定期限內(nei) 貨物複運出境或者複運進境時征收稅款。
計征稅款的期限為(wei) 60個(ge) 月。不足一個(ge) 月但超過15天的,按一個(ge) 月計征;不超過15天的,免予計征。計征稅款的期限自貨物放行之日起計算。
按月征收稅款的計算公式為(wei) :
每月關(guan) 稅稅額=關(guan) 稅總額 X(1/60)
每月進口環節代征稅稅額=進口環節代征稅總額 X(1/60)
本條第一款所述暫時進出境貨物在規定期限屆滿後不再複運出境或者複運進境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前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進出口及納稅手續,繳納剩餘(yu) 稅款。
第四十五條 暫時進出境貨物未在規定期限內(nei) 複運出境或者複運進境,且納稅義(yi) 務人未在規定期限屆滿前向海關(guan) 申報辦理進出口及納稅手續的,海關(guan) 除按照規定征收應繳納的稅款外,還應當自規定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納稅義(yi) 務人申報納稅之日止按日加收應繳納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第四十三條至第四十五條中所稱“規定期限”均包括經海關(guan) 批準的暫時進出境貨物延長複運出境或者複運進境的期限。

第四節 進出境修理貨物和出境加工貨物

第四十七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進境修理貨物的進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該貨物的維修合同(或者含有保修條款的原出口合同),並向海關(guan) 提供進口稅款擔保或者由海關(guan) 按照保稅貨物實施管理。進境修理貨物應當在海關(guan) 規定的期限內(nei) 複運出境。
進境修理貨物需要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的,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原材料、零部件進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進境修理貨物的維修合同(或者含有保修條款的原出口合同)、進境修理貨物的進口報關(guan) 單(與(yu) 進境修理貨物同時申報進口的除外),並向海關(guan) 提供進口稅款擔保或者由海關(guan) 按照保稅貨物實施管理。進口原材料、零部件隻限用於(yu) 進境修理貨物的修理,修理剩餘(yu) 的原材料、零部件應當隨進境修理貨物一同複運出境。
第四十八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進境修理貨物及剩餘(yu) 進境原材料、零部件複運出境的出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該貨物及進境原材料、零部件的原進口報關(guan) 單和維修合同(或者含有保修條款的原出口合同)等單證。海關(guan) 憑此辦理解除修理貨物及原材料、零部件進境時納稅義(yi) 務人提供稅款擔保的相關(guan) 手續;由海關(guan) 按照保稅貨物實施管理的,按照有關(guan) 保稅貨物的管理規定辦理。
因正當理由不能在海關(guan) 規定期限內(nei) 將進境修理貨物複運出境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前向海關(guan) 說明情況,申請延期複運出境。
第四十九條 進境修理貨物未在海關(guan) 允許期限(包括延長期,下同)內(nei) 複運出境的,海關(guan) 對其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的征稅管理規定實施管理,將該貨物進境時納稅義(yi) 務人提供的稅款擔保轉為(wei) 稅款。
第五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出境修理貨物的出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該貨物的維修合同(或者含有保修條款的原進口合同)。出境修理貨物應當在海關(guan) 規定的期限內(nei) 複運進境。
第五十一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出境修理貨物複運進境的進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該貨物的原出口報關(guan) 單和維修合同(或者含有保修條款的原進口合同)、維修發票等單證。
海關(guan) 按照審定進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和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複運進境之日適用的計征匯率、稅率,審核確定其完稅價(jia) 格、計征進口稅款。
因正當理由不能在海關(guan) 規定期限內(nei) 將出境修理貨物複運進境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前向海關(guan) 說明情況,申請延期複運進境。
第五十二條 出境修理貨物超過海關(guan) 允許期限複運進境的,海關(guan) 對其按照一般進口貨物的征稅管理規定征收進口稅款。
第五十三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出境加工貨物的出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該貨物的委托加工合同;出境加工貨物屬於(yu) 征收出口關(guan) 稅的商品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向海關(guan) 提供出口稅款擔保。出境加工貨物應當在海關(guan) 規定的期限內(nei) 複運進境。
第五十四條 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出境加工貨物複運進境的進口申報手續時,應當向海關(guan) 提交該貨物的原出口報關(guan) 單和委托加工合同、加工發票等單證。
海關(guan) 按照審定進口貨物完稅價(jia) 格的有關(guan) 規定和海關(guan) 接受該貨物申報複運進境之日適用的計征匯率、稅率,審核確定其完稅價(jia) 格、計征進口稅款,同時辦理解除該貨物出境時納稅義(yi) 務人提供稅款擔保的相關(guan) 手續。
因正當理由不能在海關(guan) 規定期限內(nei) 將出境加工貨物複運進境的,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前向海關(guan) 說明情況,申請延期複運進境。
第五十五條 出境加工貨物未在海關(guan) 允許期限內(nei) 複運進境的,海關(guan) 對其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的征稅管理規定實施管理,將該貨物出境時納稅義(yi) 務人提供的稅款擔保轉為(wei) 稅款;出境加工貨物複運進境時,海關(guan) 按照一般進口貨物的征稅管理規定征收進口稅款。
第五十六條 本辦法第四十七條至第五十五條中所稱“海關(guan) 規定期限”和“海關(guan) 允許期限”,由海關(guan) 根據進出境修理貨物、出境加工貨物的有關(guan) 合同規定以及具體(ti) 實際情況予以確定。

第五節 退 運 貨 物

第五十七條 因品質或者規格原因,出口貨物自出口放行之日起1年內(nei) 原狀退貨複運進境的,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進口申報手續時,應當按照規定提交有關(guan) 單證和證明文件。經海關(guan) 確認後,對複運進境的原出口貨物不予征收進口關(guan) 稅和進口環節海關(guan) 代征稅。
第五十八條 因品質或者規格原因,進口貨物自進口放行之日起1年內(nei) 原狀退貨複運出境的,納稅義(yi) 務人在辦理出口申報手續時,應當按照規定提交有關(guan) 單證和證明文件。經海關(guan) 確認後,對複運出境的原進口貨物不予征收出口關(guan) 稅。

第四章 進出口貨物稅款的退還與(yu) 補征

第五十九條 海關(guan) 發現多征稅款的,應當立即通知納稅義(yi) 務人辦理退稅手續。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收到海關(guan) 通知之日起3個(ge) 月內(nei) 辦理有關(guan) 退稅手續。
第六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發現多繳納稅款的,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可以向海關(guan) 申請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
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請退還稅款及利息時, 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退稅申請書(shu) 》(格式詳見附件3);
(二)原稅款繳款書(shu) 和可以證明應予退稅的材料。
第六十一條 已繳納稅款的進口貨物,因品質或者規格原因原狀退貨複運出境的,納稅義(yi) 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可以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
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退稅申請書(shu) 》;
(二)原進口報關(guan) 單、稅款繳款書(shu) 、發票;
(三)貨物複運出境的出口報關(guan) 單;
(四)收發貨人雙方關(guan) 於(yu) 退貨的協議。
第六十二條 已繳納出口關(guan) 稅的出口貨物,因品質或者規格原因原狀退貨複運進境,並已重新繳納因出口而退還的國內(nei) 環節有關(guan) 稅收的,納稅義(yi) 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可以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
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退稅申請書(shu) 》;
(二)原出口報關(guan) 單、稅款繳款書(shu) 、發票;
(三)貨物複運進境的進口報關(guan) 單;
(四)收發貨人雙方關(guan) 於(yu) 退貨的協議和稅務機關(guan) 重新征收國內(nei) 環節稅的證明。
第六十三條 已繳納出口關(guan) 稅的貨物,因故未裝運出口申報退關(guan) 的,納稅義(yi) 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可以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
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退稅申請書(shu) 》;
(二)原出口報關(guan) 單和稅款繳款書(shu) 。
第六十四條 散裝進出口貨物發生短裝並已征稅放行的,如果該貨物的發貨人、承運人或者保險公司已對短裝部分退還或者賠償(chang) 相應貨款,納稅義(yi) 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可以向海關(guan) 申請退還進口或者出口短裝部分的相應稅款。
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退稅申請書(shu) 》;
(二)原進口或者出口報關(guan) 單、稅款繳款書(shu) 、發票;
(三)具有資質的商品檢驗機構出具的相關(guan) 檢驗證明書(shu) ;
(四)已經退款或者賠款的證明文件。
第六十五條 進出口貨物因殘損、品質不良、規格不符原因,或者發生本辦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以外的貨物短少的情形,由進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承運人或者保險公司賠償(chang) 相應貨款的,納稅義(yi) 務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可以向海關(guan) 申請退還賠償(chang) 貨款部分的相應稅款。
納稅義(yi) 務人向海關(guan) 申請退稅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退稅申請書(shu) 》;
(二)原進口或者出口報關(guan) 單、稅款繳款書(shu) 、發票;
(三)已經賠償(chang) 貨款的證明文件。
第六十六條 海關(guan) 收到納稅義(yi) 務人的退稅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核。納稅義(yi) 務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規定形式的,海關(guan) 應當予以受理,並以海關(guan) 收到申請材料之日作為(wei) 受理之日;納稅義(yi) 務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海關(guan) 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 5個(ge) 工作日內(nei) 一次告知納稅義(yi) 務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nei) 容,並以海關(guan) 收到全部補正申請材料之日為(wei) 海關(guan) 受理退稅申請之日。
納稅義(yi) 務人按照本辦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或者第六十五條的規定申請退稅的,海關(guan) 認為(wei) 需要時,可以要求納稅義(yi) 務人提供具有資質的商品檢驗機構出具的原進口或者出口貨物品質不良、規格不符或者殘損、短少的檢驗證明書(shu) 或者其他有關(guan) 證明文件。
海關(guan) 應當自受理退稅申請之日起30日內(nei) 查實並通知納稅義(yi) 務人辦理退稅手續或者不予退稅的決(jue) 定。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收到海關(guan) 準予退稅的通知之日起3個(ge) 月內(nei) 辦理有關(guan) 退稅手續。
第六十七條 海關(guan) 辦理退稅手續時,應當填發收入退還書(shu) (格式詳見附件4),並按照以下規定辦理:
(一)按照本辦法第六十條規定應當同時退還多征稅款部分所產(chan) 生的利息的,應退利息按照海關(guan) 填發收入退還書(shu) 之日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活期儲(chu) 蓄存款利息率計算。計算應退利息的期限自納稅義(yi) 務人繳納稅款之日起至海關(guan) 填發收入退還書(shu) 之日止。
(二)進口環節增值稅已予抵扣的,該項增值稅不予退還,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已征收的滯納金不予退還。
退還稅款、利息涉及從(cong) 國庫中退庫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guan) 國庫管理的規定以及有關(guan) 規章規定的具體(ti) 實施辦法執行。
第六十八條 進出口貨物放行後,海關(guan) 發現少征稅款的,應當自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nei) ,向納稅義(yi) 務人補征稅款;海關(guan) 發現漏征稅款的,應當自貨物放行之日起1年內(nei) ,向納稅義(yi) 務人補征稅款。
第六十九條 因納稅義(yi) 務人違反規定造成少征稅款的,海關(guan) 應當自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nei) 追征稅款;因納稅義(yi) 務人違反規定造成漏征稅款的,海關(guan) 應當自貨物放行之日起3年內(nei) 追征稅款。海關(guan) 除依法追征稅款外,還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放行之日起至海關(guan) 發現違規行為(wei) 之日止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因納稅義(yi) 務人違反規定造成海關(guan) 監管貨物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海關(guan) 應當自納稅義(yi) 務人應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nei) 追征稅款,並自應繳納稅款之日起至海關(guan) 發現違規行為(wei) 之日止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稅款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
前款所稱“應繳納稅款之日”是指納稅義(yi) 務人違反規定的行為(wei) 發生之日;該行為(wei) 發生之日不能確定的,應當以海關(guan) 發現該行為(wei) 之日作為(wei) 應繳納稅款之日。
第七十條 海關(guan) 補征或者追征稅款,應當製發《海關(guan) 補征稅款告知書(shu) 》(格式詳見附件5)。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收到《海關(guan) 補征稅款告知書(shu) 》之日起15日內(nei) 到海關(guan) 辦理補繳稅款的手續。
納稅義(yi) 務人未在前款規定期限內(nei) 辦理補稅手續的,海關(guan) 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之日填發稅款繳款書(shu) 。
第七十一條 根據本辦法第三十七、四十、四十五、六十九條的有關(guan) 規定,因納稅義(yi) 務人違反規定需在征收稅款的同時加收滯納金的,如果納稅義(yi) 務人未在規定的15天繳款期限內(nei) 繳納稅款,海關(guan) 依照本辦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另行加收自繳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滯納稅款的滯納金。

第五章 進出口貨物稅款的減征與(yu) 免征

第七十二條 納稅義(yi) 務人進出口減免稅貨物,應當在貨物進出口前,按照規定持有關(guan) 文件向海關(guan) 辦理減免稅審批手續。下列減免稅進出口貨物無需辦理減免稅審批手續:
(一)關(guan) 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或者消費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一票貨物;
(二)無商業(ye) 價(jia) 值的廣告品和貨樣;
(三)在海關(guan) 放行前遭受損壞或者損失的貨物;
(四)進出境運輸工具裝載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飲食用品;
(五)其他無需辦理減免稅審批手續的減征或者免征稅款的貨物。
第七十三條 對於(yu) 本辦法第七十二條第(三)項所列貨物,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在申報時或者自海關(guan) 放行貨物之日起15日內(nei) 書(shu) 麵向海關(guan) 說明情況,提供相關(guan) 證明材料。海關(guan) 認為(wei) 需要時,可以要求納稅義(yi) 務人提供具有資質的商品檢驗機構出具的貨物受損程度的檢驗證明書(shu) 。海關(guan) 根據實際受損程度予以減征或者免征稅款。
第七十四條 除另有規定外,納稅義(yi) 務人應當向其主管海關(guan) 申請辦理減免稅審批手續。海關(guan) 按照有關(guan) 規定予以審核,並簽發《征免稅證明》。
第七十五條 特定地區、特定企業(ye) 或者有特定用途的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應當接受海關(guan) 監管。
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的監管年限為(wei) :
(一)船舶、飛機:8年;
(二)機動車輛:6年;
(三)其他貨物:5年。
監管年限自貨物進口放行之日起計算。
第七十六條 在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的監管年限內(nei) ,納稅義(yi) 務人應當自減免稅貨物放行之日起每年一次向主管海關(guan) 報告減免稅貨物的狀況;除經海關(guan) 批準轉讓給其他享受同等稅收優(you) 惠待遇的項目單位外,納稅義(yi) 務人在補繳稅款並辦理解除監管手續後,方可轉讓或者進行其他處置。
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監管年限屆滿時,自動解除海關(guan) 監管。納稅義(yi) 務人需要解除監管證明的,可以自監管年限屆滿之日起1年內(nei) ,持有關(guan) 單證向海關(guan) 申請領取解除監管證明。海關(guan) 應當自接到納稅義(yi) 務人的申請之日起20日內(nei) 核實情況,並填發解除監管證明。

第六章 進出口貨物的稅款擔保

第七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納稅義(yi) 務人要求海關(guan) 先放行貨物的,應當按照海關(guan) 初步確定的應繳稅款向海關(guan) 提供足額稅款擔保:
(一)海關(guan) 尚未確定商品歸類、完稅價(jia) 格、原產(chan) 地等征稅要件的;
(二)正在海關(guan) 辦理減免稅審批手續的;
(三)申請延期繳納稅款的;
(四)暫時進出境的;
(五)進境修理和出境加工的,按保稅貨物實施管理的除外;
(六)因殘損、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納稅義(yi) 務人申報進口或者出口無代價(jia) 抵償(chang) 貨物時,原進口貨物尚未退運出境或者尚未放棄交由海關(guan) 處理的,或者原出口貨物尚未退運進境的;
(七)其他按照有關(guan) 規定需要提供稅款擔保的。
第七十八條 除另有規定外,稅款擔保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ge) 月,特殊情況經直屬海關(guan) 關(guan) 長或者其授權人批準可以酌情延長。
稅款擔保一般應為(wei) 保證金、銀行或者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保函,但另有規定的除外。
銀行或者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稅款保函,其保證方式應當是連帶責任保證。稅款保函明確規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應當不短於(yu) 海關(guan) 批準的擔保期限。
第七十九條 在海關(guan) 批準的擔保期限內(nei) ,納稅義(yi) 務人履行納稅義(yi) 務的,海關(guan) 應當自納稅義(yi) 務人履行納稅義(yi) 務之日起5個(ge) 工作日內(nei) 辦結解除稅款擔保的相關(guan) 手續。
在海關(guan) 批準的擔保期限內(nei) ,納稅義(yi) 務人未履行納稅義(yi) 務,對收取稅款保證金的,海關(guan) 應當自擔保期限屆滿之日起5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保證金轉為(wei) 稅款的相關(guan) 手續;對銀行或者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稅款保函的,海關(guan) 應當自擔保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ge) 月內(nei) 或者在稅款保函規定的保證期間內(nei) 要求擔保人履行相應的納稅義(yi) 務。

第七章 附 則

第八十條 納稅義(yi) 務人、擔保人對海關(guan) 確定納稅義(yi) 務人、確定完稅價(jia) 格、商品歸類、確定原產(chan) 地、適用稅率或者計征匯率、減征或者免征稅款、補稅、退稅、征收滯納金、確定計征方式以及確定納稅地點有異議的,應當按照海關(guan) 作出的相關(guan) 行政決(jue) 定依法繳納稅款,並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guan) 實施〈行政複議法〉辦法》向上一級海關(guan) 申請複議。對複議決(jue) 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違反海關(guan) 監管規定行為(wei) 、走私行為(wei) 的,按照《海關(guan)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guan) 行政處罰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二條 保稅貨物和進出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倉(cang) 庫及類似的海關(guan) 監管場所的貨物的稅收管理,按照本辦法規定執行。本辦法未作規定的,按照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和海關(guan) 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八十三條 通過電子數據交換方式申報納稅和繳納稅款的管理辦法,另行製定。
第八十四條 本辦法由海關(guan) 總署負責解釋。
第八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1986年9月3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海關(guan) 征稅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附件:1. 進出口貨物征免稅證明(格式)
2. 海關(guan) 專(zhuan) 用繳款書(shu)
3. 退稅申請書(shu) (格式)
4. 收入退還書(shu) (海關(guan) 專(zhuan) 用)(格式)
5. 海關(guan) 補征稅款告知書(shu) (格式)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