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增值稅發票管理等有關(guan) 事項公告如下:
一、符合《財政部稅務總局關(guan) 於(yu) 明確生活性服務業(ye) 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7號)規定的生活性服務業(ye) 納稅人,應在年度首次確認適用15%加計抵減政策時,通過電子稅務局(或前往辦稅服務廳)提交《適用15%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見附件)。
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海關(guan) 進口增值稅專(zhuan) 用繳款書(shu) (以下簡稱“海關(guan) 繳款書(shu) ”)後如需申報抵扣或出口退稅,按以下方式處理:
(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僅(jin) 注明一個(ge) 繳款單位信息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應當登錄本省(區、市)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台(以下簡稱“選擇確認平台”)查詢、選擇用於(yu) 申報抵扣或出口退稅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通過選擇確認平台查詢到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與(yu) 實際情況不一致或未查詢到對應信息的,應當上傳(chuan) 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經係統稽核比對相符後,納稅人登錄選擇確認平台查詢、選擇用於(yu) 申報抵扣或出口退稅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
(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注明兩(liang) 個(ge) 繳款單位信息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應當上傳(chuan) 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經係統稽核比對相符後,納稅人登錄選擇確認平台查詢、選擇用於(yu) 申報抵扣或出口退稅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
三、稽核比對結果為(wei) 不符、缺聯、重號、滯留的異常海關(guan) 繳款書(shu) 按以下方式處理:
(一)對於(yu) 稽核比對結果為(wei) 不符、缺聯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納稅人應當持海關(guan) 繳款書(shu) 原件向主管稅務機關(guan) 申請數據修改或核對。屬於(yu) 納稅人數據采集錯誤的,數據修改後再次進行稽核比對;不屬於(yu) 數據采集錯誤的,納稅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guan) 申請數據核對,主管稅務機關(guan) 會(hui) 同海關(guan) 進行核查。經核查,海關(guan) 繳款書(shu) 票麵信息與(yu) 納稅人實際進口貨物業(ye) 務一致的,納稅人登錄選擇確認平台查詢、選擇用於(yu) 申報抵扣或出口退稅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
(二)對於(yu) 稽核比對結果為(wei) 重號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納稅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guan) 申請核查。經核查,海關(guan) 繳款書(shu) 票麵信息與(yu) 納稅人實際進口貨物業(ye) 務一致的,納稅人登錄選擇確認平台查詢、選擇用於(yu) 申報抵扣或出口退稅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信息。
(三)對於(yu) 稽核比對結果為(wei) 滯留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可繼續參與(yu) 稽核比對,納稅人不需申請數據核對。
四、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後開具的海關(guan) 繳款書(shu) ,應當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nei) 通過選擇確認平台進行選擇確認或申請稽核比對。
五、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其他個(ge) 人除外)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wei) ,需要開具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的,可以自願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係統自行開具。選擇自行開具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稅務機關(guan) 不再為(wei) 其代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當就開具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的銷售額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並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nei) 向主管稅務機關(guan) 申報繳納。在填寫(xie)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將當期開具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的銷售額,按照3%和5%的征收率,分別填寫(xie) 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2欄和第5欄“稅務機關(guan) 代開的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不含稅銷售額”的“本期數”相應欄次中。
六、本公告第一條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本公告第二條至第五條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國家稅務總局?海關(guan) 總署關(guan) 於(yu) 實行海關(guan) 進口增值稅專(zhuan) 用繳款書(shu) “先比對後抵扣”管理辦法有關(guan) 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海關(guan) 總署公告2013年第31號)第二條和第六條、《國家稅務總局關(guan) 於(yu) 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試點範圍等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號)第一條自2020年2月1日起廢止。